Sunday, February 1, 2009

馬英九兩岸政治實體對等觀就位了!(下)

【2008年10月31日】
馬英九接受印度媒體的書面訪問的確洩露了他的最新動向與手法,顯然的,他已開始調整步伐,從「單邊爭取「策略轉至雙邊互動的整體觀;最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馬英九從迴避兩岸關係的利害,調整手段至敢於全方位的鳥瞰。

順序探索馬英九的前後優先處理的課題,他把「兩岸」國際空間的議題列在和平協議之前,從秩序與字眼而論,這已比之前的定調有所調整;值得注意的 是,馬英九不再「單邊」要求或提出「訴求」去爭取台灣的國際空間,而是以「兩岸互動的雙邊」關係切入去謀求雙贏的方案與策略。這樣的手法如果持續貫徹下 去,兩岸的國際空間,在「兩岸特殊關係論」下已開始步入兩岸關係特殊框架內,間接導入及印證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為「根」的本位;換句話說,根據馬英九的兩岸 關係特殊論的調節下,明眼人可能已覺察到兩岸實體關係已「對號入座」了!

馬英九果然整裝待發,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對等觀首先是「兩岸關係特殊論,非兩國,亦非兩個中國的關係的包裝推出,實質卻是經過包裝推出」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對等論「的內涵。

可能馬英九心中的一把尺是,只要彼岸認同兩個政治實體對等觀,馬政府即能認同兩岸把所有的意識形態,即主權,主體性及體制的問題擱置兩旁(請參閱 筆者特區的相關主文)。如此觀之,國際空間變成不是台灣單邊的議題(也只有把台灣所要的國際空間變成雙邊議題,台灣對國際空間的訴求才能謀得全方位與整體 性解決)。

筆者在論述馬英九處理兩岸關係的手法與切入點時,曾提及馬英九在部署兩岸關係的氛圍上,必須在適當時機掌握某種程度的主動性,甚至主導性。兩岸關 係是一個「等待與製造空間」的遊戲,台方適當的主動與獲取主導性的戰術,將能試探大陸的進退維谷的反應。相信大陸也樂得「以逸待勞」,只要不觸及一國/一 中的底線。

馬英九上台前後兩岸關係成功營造的的「良好感覺氣氛」(sentiment of feeling good) ,是大陸「最厚待」台灣政權的時期,這當然要感謝陳水扁掌權8年來的胡搞與蠻幹,加上之前李登輝掌握後期搞定「台獨意識」的臨門一腳,也幫上一個不小的忙。

今年上半年,兩岸關係奠下的的良好感覺基礎,是馬英九把握施展政治抱負,發揮才華的絕佳歷史時機與空間。換句話說,馬英九如何善用大陸的「厚道與 寬容」而且散發的民族大愛,很大程度上將取決馬英九在任期內的主見作為。因為兩岸關係特殊論的到位,其實並非政策,只是一個依附在實體平等觀的策略/謀 略,一件外套,並非戲肉,真正的內涵是「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對等論」。不過,它附帶的條件是在往後3年半的任期內,策略運用得法,將決定馬英九能否推動兩 岸關係取得實質的進展,包括簽署開出的和平協議期票,進而為和平進程的後續加把勁。

或許,在馬英九的內心世界裡,唯有取得兩個政治實體的對等地位(到時不再是概念),台灣的兩岸的政治談判才能在平等、公平、公正、雙贏下,擱置所 有意識形態問題的阻攔,從而保住最大化台灣的本土利益的交換(可以預見,在兩岸關係特殊論的共識下,到時這就是台灣的底線,也是兩岸互相承認兩個政治實體 的最佳試金石也)。

一旦兩個政治實體對等地位被確定下來後(當然不會那麼快,金融風暴引發的經濟危機與經濟蕭條比兩岸課題更需緊急處理),正式的談判即會揭幕。如果 你是大陸領導人,你會怎樣回應馬英九短期顯得有些「咄咄迫人」的連消帶打,從墨西哥到印度外媒的爆料詮釋兩岸關係特殊論,到任期內儘量簽署和平協議的「出 擊」,都讓人有些意外的驚喜(有一點值得關注,馬英九在台灣扁密帳鬧得滿島風雨,及外來的全球經濟危機引發下的內外夾攻下,不正是馬英九連續向來大陸主導 攻勢,轉移島民視線的最佳時機嗎?)

一個全方位,改用整體觀( comprehensive and holistic approach)處理兩岸關係和平向前挺進的馬英九是否已浮現在腦海中! 如此推演,海峽協會會長陳雲林的到訪,必定有特別任務在身。

後記:馬英九先生請緊記「把握當下,創造未來」。兩岸關係有了明確的方向,有了政治意願,還是要繼續努力,眾志成城,集沙成塔,偉大的民族願景及 路向圖的出爐,應是和平協議後的下一個目標!或許現在言之過早,無論如何,全球心懷中華民族大義的華人及愛好和平的世人都會獻上深深的祝福。 (全文完)

※ 本文上篇:馬英九跨出政策性的第一步—-簽署和平協議(上)→http://www.nownews.com/2008/10/30/142-2357415.ht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