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4, 2010

兩個peace maker狹路相逢,大陸要先喝誰的茶禮?


一個「獨台」(國民黨),一個「台獨」(民進黨),兩個都伸出橄欖枝,大陸應接不暇!誰有誠意?虛虛實實,誰在放煙霧?顯然言之過早,還是個未知數!

根據媒體報導,馬英九9日表示「不排除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同一天民進黨也證實,「已經委託民間智庫與學者規劃一個兩岸可以交流的平台」。

各造預期兩岸關係的進展在近期會有一個突破點,這個突破點繫於台灣年底五都選情的需要;從這個角度探索兩岸關係,大陸的重要性已經被融入台灣的選戰,任何一方,沒有作好全盤戰略思維,宏觀的著眼,不只將會在五都選舉中吃暗虧,更重要的是2012年的總統大選,勢將處於難以扭轉被挨打的劣勢。

與時併進,此刻在分析大陸與台灣關係的戲內進展時,有一個前提,誰不願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可以不是政治性的泛中國人),要與大陸搞好政治關係同樣是連門都沒有;這與放棄台獨是連體嬰關係的解讀是一樣的。

國民黨不願正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中華民國的公民是中國人嗎?);民進黨更是不願放棄台獨。

嚴格來說,兩個政黨都沒有具備先決條件與大陸談判,不管是和平協議,或先決的和解。

有人可能會問筆者,兩岸和平協議的談判與簽署是馬英九說了就算的嗎?國民黨仍然操縱兩岸和解和平的主導權嗎?馬英九放話「不排除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大陸就要言從計聽?

誰說,台灣兩大政黨自己設定的政治前提,大陸就一定非接受不可嗎?

就好像民進黨的主席蔡英文最近高調表示要「不設政治前提與大陸舉行對話」,大陸就不一定非接受不可。

兩個在台灣搞「獨台」與「台獨」的政黨,是否具備起碼的條件與大陸和談。前文「馬英九的獨台VS.蔡英文的台獨」一文就是就是要點出兩岸的「死穴」;風水輪流轉,兩岸關係只可用四個字形容:「過江之鯽,勢如破竹」,兩年後的今天再評估局勢,已經夕非今比。

根據本小組的評估,兩岸關係的互動性已經與兩年前大不相同。兩個獨處一偶的政黨可能錯誤評估兩岸關係的變數了!這是馬英九與蔡英文不能掉以輕心的誤區。

過去兩年多兩岸建立的民間經濟文化關係,量化的程度已非當年吳下阿蒙,未來數年是兩岸建構實質關係的天時,這個天時並非一岸政府所能單獨定奪者;如果政治關係是屬於質量化,兩岸關係不能停留在象徵性的獻殷勤,來表達善意,互信的建立是要大陸協商的。

坦白說,大陸對台灣的「讓利」與「順從」似乎就要告一段落;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大陸的讓利與順從不可能無限期延續下去。預訂今年中旬簽署的 ECFA可能就是大陸對台灣讓利與順從的最後的「總協議」;之後,台灣有必要做好心理準備,與大陸展開「實質」與棘手的談判,這並非獻殷勤,做做表面功夫即可過關的。

表達善意,無可後非,就好像蔡英文主席說的,如果與大陸對話只是喝喝茶,寒喧寒喧,那是沒有意義的。這句話的含意就止於此了。

換句話說,不管你(國民黨/民進黨,藍/綠營)喜不喜歡,兩岸關係的表象已經發放要進入實質進展的訊號:這不是大陸單方面取決的,而是兩岸關係「水到渠成」的自然定律。

台灣各政黨「滾滾」諸公,請醒醒吧!不要持續在獨處一隅的井下玩互拋泥巴的兒戲!

Boys and girls, heard the siren? Game over! It’s time to wake up NOW!

馬英九的獨台VS.蔡英文的台獨


緊隨著蔡英文提前揭開台獨的底牌後,民進黨借據「不設政治與大陸對話」掀起的一股「蔡英文現象」已告急轉直下:看樣子,蔡英文現象只局限黨內的漣漪。

蔡英文提前的告白與台灣政局從現在至五都會選舉將的兩黨對峙的格局,已經演變成獨台與台獨的直接對壘。看來,台灣選民既使心繫統一也沒有選擇的餘地。

蔡英文近日(6日)接受鳳凰台視頻的訪問時開誠佈公表明「不會放棄民進黨的台獨黨網」。表面上已經顯示,蔡英文的確如她日前所言,是為了五都會選舉造勢佈局。

為何蔡英文如此乾淨俐落斬釘截鐵不會放棄民進黨的台獨黨網?相信與五都會選情相關。另一個因素與民進黨的新潮派崛起有待整合成一股新力量有關:時機尚不成熟,風雲有待聚會。

蔡英文打出「中華民國流亡說」的牌,之後表態不會放棄台獨網領,表面上蔡英文等於重回台獨的原位,她的策略讓人窺見民進黨台灣本位的縮影。蔡英文自已刺破近月散佈的「煙霧」,間接協助國民黨的「獨台」佔有一定的優點。加上國民黨中短期內兩岸宏觀戰略思路出臺的難產,民進黨已經沒有後顧之憂:選民只能選擇非統一的兩岸路線:獨台或台獨。

在國民黨的「巧妙配合」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領導的「新潮派」擁有充裕的時空去梳理黨內派系,如何整合成為黨的一股未來核心勢力,把民進黨帶入一個嶄新的台灣政治生態,追求台灣政權回歸台灣本土的時代。以台灣政治生態統一不是選項而論,中間選民無論靠那一邊站,都不會挑戰民進黨揮舞的台獨旗幟。

統一選項的被排除,台灣兩大政黨如何釋出渾身解術,承諾把台灣進入一個怎樣的新時代,已經超越城市治理權,不是2012年總統大選專美的課題了。根據傳統,五都會選舉的熱身賽剛好提供了一個兩黨「准與未來總統的淘汰賽」。

蔡英文以9對1壓倒性勝利連任黨主席,應被視為新潮派的「凱旋門」。一個蔡英文時代的民進黨可能在黨思維上漸漸就緒(問題反而是蔡英文準備好了嗎?以擬定兩岸政策!)

這個被喻為2012年總統大選熱身戰的台灣五大都會的選舉,自從蔡英文宣佈參選新北市市長後,即掀起全島的選舉熱;台灣近年來最令人矚目的城市選舉,將會讓人窺見台灣選民以何標準遴選他們的民選議會代表VS城市發展議題,在中國穩穩健崛起聲中,對選民會有何種程度的影響,也是值得關注的事態。

國民黨或民進黨誰拿下五都會選舉中至少四個席位,將會順利奪得後年總統大選的大位。

至於現在距離五都會選舉尚有半年的時間,戰情越來越熾熱是可以預料的。本小組做為海外組織,無法掌握一手台灣選情的虛虛實實,只能在兩黨的兩岸戰略思維方面,提供一個中立與中道觀的評論。特別是民進黨(蔡英文)思變的格局下,比較兩黨在兩岸關係微妙變數的佈局。

※ 政治實體未定牽連大局

到目前為止,國民黨仍然沒有釋出它的兩岸戰略路線或輪廓,即除了「不獨不統」與「一中各表」外,也沒有交待它的宏觀格局。換句話說,這種情景維續下去,國民黨給人的印象是它「只有過渡對策,沒有宏觀格局」;有「見機行事,隨機應變」的對策。這可能反映出一個非常現實:在兩岸關係對台灣前途日益吃重的趨勢下,台灣的政治地位未能確定的一天(台灣政治實體尚待大陸的承認),台灣唯一的選擇莫非保持現狀不可嗎? (這也間接迫使大陸檢討它遲遲不表態面對台灣的政治實體的問題。個中的因果關係大陸最清楚!)

台灣選民的選擇是保持現狀(獨台),抑或擁護仍然舞動獨台旗幟的民進黨(獨台?,蔡英文提前揭曉她不會放棄台獨黨網,應該也讓台灣民選提早看穿她維護台獨的立場,不必等待到年底的五都會選舉的到來,即可揭曉。。

換言之,以馬英九可預見的路線演變,在短期內,他幾乎是不可能改絃易轍,調整「不獨不統」的兩岸對策,他已經斬釘截鐵說,在於他的首任任期內不會觸及兩岸統獨的問題。再說,以馬英九「注重細節、講求按步就班系統化行事,舉輕若重,缺乏戰略思考與宏觀格局」的審慎個性,他絕對不會走如此的險棋。

從兩岸關係評估政績,馬英九執政兩年多來交出的兩岸成績,除了大三通外,兩會代勞簽署的十大協議帶來的豐碩成績有目共睹,使兩岸進入歷史性的和平時期,經濟文化及民間的交融更是前所未有。預訂今年中旬簽署的ECFA更會把台灣與大陸的經濟的融合更上層樓,帶上全球最大擁有近20億人口的區域化的東盟加中國的自由貿易區的層次,不只提高台灣國際競爭力,亦回避落入被邊緣化的危機。

施政與黨際關係方面,馬英九予人詬柄,有「內硬外軟」的作風,就如一位兩岸資深評論員非常貼切的形容馬英九「逢藍必硬、逢綠必軟」的立場,無法獲得藍、綠民眾任何一方的好感,藍營深感「做馬英九的敵人比做朋友好,因為馬重視敵人重於朋友」這樣的說詞,已經道出,馬英九的兩岸對策的模樣兩可,遭遇兩面受敵。

民進黨方面,本小組已經多篇分析蔡英文的蛻變中的思路對台灣及兩岸未來關係的影響。以一此新潮派基層領袖支持蔡英文搞好兩岸關係的言論反映,蔡英文已經作好黨內各派整合的前秩工作。在聲勢方面達到新潮派引領民進黨共主(蔡英文)的「統戰」基礎。

※ 民進國民黨皆不入腦

台灣選民對兩岸維持現狀,與民進黨提前自行刺破承諾對話的煙霧,至少在短期內民進黨已經自動放棄參與兩岸關係的門票?蔡英文不可能如國民黨一樣如法泡製,即亦要無條件與大陸對話,也要保持不放棄台獨網領的立場,魚與態掌,豈能兼得!這樣與國民黨(中華民國)要代表台灣,亦要爭取中國合法政府的代表權一樣,令人啼笑皆非,那樣「不入腦」(這是馬來諺語tidak masuk akal的引用,意指沒有經過大腦思考,實為一廂情願的愚蠢之意。)。

從五都會選情的熾熱,蔡英文如何整合黨內新潮派建立一個新的民進黨,正是萬眾矚目的發展;後續如何,未來數個月影響台灣政治生態的五都會選情及結果,可能會帶來一個新潮派主導民進黨誕生的機遇,也直接沖擊2012年的國民黨民進黨的總統之爭,下屆政府誰主王朝?蔡英文會否穩守台獨網領?後續還是有玄機可尋的。

另一方面,台灣兩大政黨仍然泥淖深陷,在欠缺宏觀戰略,既「貧血又近視」的半封閉下,惟有在台灣獨處一隅的井底「繼續玩互拋巴泥的遊戲了」。但願聰明的選民不會被牽著鼻子下水去了!

大陸反應冷淡,蔡英文草草收兵!

蔡英文日前(6日)接受鳳凰台視頻訊問時,宣佈民進黨不會放棄台獨黨網。這樣急轉直下的演變,與她之前興緻勃勃大談「不設政治前提與大陸舉行對話」的說詞前後出現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深入分析後,發現她伸出的橄欖枝不獲大陸領情,反應出奇的冷淡,她惟有被迫提早鳴鼓收兵,草草了事,以免找不到下台階。

蔡英文如此「政客式落幕」,實為與大陸短兵相接。為投石問路之舉。可能也如她所言,是為了五都會選舉造勢。基於現在距離五都會選舉尚有好幾個月之久,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虛虛實實,難以單憑蔡英文的一句話,就裁定蔡英文對台獨的立場。然而,蔡英文的「草草了事」,暴露民進黨的弱勢如下:

●民進黨自視過高:「不設政治前提與大陸舉行對話」惟堅持台獨行不通;

●在蔡英文的領導下,民進黨與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一樣,仍然欠缺一個兩岸以及全球的宏觀戰略思維引領;

●兩岸政策既使在國民黨與民進黨眼中仍然屬於短暫的對策;尚未被納入兩岸的全球視野與戰略中;換句話說,「中國元素」在兩岸的視野內是「應對式」的;

●蔡英文沿續前領導人的步伐,引領民進黨與台獨幽靈的泥淖持續在掙扎,沒完沒了;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沒有把兩岸納關係入民進黨的兩岸定位,既使能擬定十年網領,也是緣木求魚,枉然的(情況與國民黨類似)。

綜觀上述,兩岸關係引發的「民進黨現象」及「蔡英文現象」,將是選舉熱的效應,屬於短暫的,反映一個沿續既定政策「為選舉而生存的政黨」的亂象民主特徵。

有鑑於此,台灣選民會否熱瘋了頭,把票投給一個只求選舉勝利,持續與大陸隔離,沒有「治國大計」的政黨繼續左右台灣政壇,以及操弄台灣的幸福,答案就在今年底的五都會選舉!

台灣性取代中國性--還原台灣政治地位的挑戰!

顯然的,蔡英文為了建立台灣在兩岸應有的政治地位,採取架空中華民國的手段,一旦中華民國在政治上被架空,中華民國「獨台」的身份即告暴露。蔡英文的盤算主要建立在中華民國不相等於台灣的權威性上。換句話說,中華民國可以退居台灣,可以在台灣建立其治理權,不過這不代表這樣的臨時性政府擁有中國的統治主權,暴露的卻是中華民國仍然無法代表台灣的正規性。(一方面要代表台灣,另一令面又要爭取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一中各表),中華民國(國民黨)是否自陷兩頭不到岸的困境?)

這點對蔡英文的論述非常重要,因為如果蔡英文不是放眼兩岸關係中台灣政治地位的合法性,而釋出切隔台灣與中華民國的策略,她不可能冒這樣大的風險提出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論述。

這樣的論述只有兩岸可能:她要協助台獨走上法理性的結果,直接與大陸對抗;或比較理性的可能是她要把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論述,放進兩岸關係考量;從而釋放台灣主體性的能量--讓台灣政權回歸台灣--為恢復它的應有政治地位而鋪路,不再「依附」在中華民國的權威性上;從中走出一條民進黨的兩岸之道。

※ 步步為營險棋

如是觀之,沿著蔡英文的思路點滴追索下去,就能窺見蔡英文在兩岸問題上走的是一記險棋,這記棋局中間出現一個分水嶺:這個分水嶺將決定蔡英文是否真誠為了開闢民進黨的兩岸關係的第三條道路,還是蕭規曹隨,犯了民進黨傳統思維的老毛病:走進一條「台獨幽靈」的不歸路,與台獨之父李登輝及台獨之子陳水扁一起被歷史洪流淹沒,應驗了民進黨窮命末路的政治宿命。

這是蔡英文必須警惕的,以防她定力與果敢不足,「革命」不成,反而被民進黨的台份子獨勢力融化了;或是為了短期利益,卻掩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正中下懷去了。

本小組放眼一個改革民進黨蔡英文的誕生:儘管如此的期望目前言之過早;一個果敢改革民進黨的新生代領袖,改革的不只是民進黨:從宏觀的角度,她帶動的改革將是兩岸及中華民族持久和平與統合的命運。這是在野土生土長的民進黨擁有的潛在爆炸力量,不可輕視;也是國民黨政府及中華民國正當性最大的威脅。

說實在,蔡英文提出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論,最大的震撼並非置疑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因它已經在台存活了六十年),而是中華民國的政體結構出現本小組之前評論之一(參閱「三評:蔡英文圖變兩岸關係游戲規則」)所點出的中華民國為一個「自相矛盾的政治綜合體」。這反而是中華民國結構上最大的敗弊。

現狀而論,蔡英文要走出一條屬於民進黨的兩岸之道,面對的阻力主要來自民進黨內部的台獨派系的如何從中整合;及對他們曉以大義,引導他們認祖歸宗---「放眼大趨勢,擁抱大視野,心懷大中華」--才是最大的挑戰及上上大策。國民黨與藍營撕裂族群的指責已是老調。

戰略上,蔡英文的挑戰除了區隔台灣與中華民國外(詳情見筆者特區三篇評論),主要來自再進行區隔獨台(中華民國)與兩岸民進黨之道;如果她成功凝聚黨內的各派勢力,與獨台(「自相矛盾的綜合政體」)割切,就好像與陳水扁切割一樣;一個創新兩岸關係的「蔡英文路線」亮點,即將浮出水面。

※ 全球華人期待蔡英文

至於這條蔡英文路線的內涵是什麼,這不只是全台灣人與兩岸感興趣,全球華人也一樣引頸盼望的。接下來就是蔡英文的舞台了!

感想:台獨與兩岸民進黨之道只是一線之差,很多時候也是一念之差矣!民進黨能從一個逢中必反的感性政黨蛻變成一個積極參與兩岸關係的理性政黨嗎?它的命運顯然已與蔡英文的命運緊緊相連!

兩岸用語新解:(一)「放眼大趨勢,擁抱大視野,心懷大中華」

Thursday, June 3, 2010

三評:蔡英文圖變兩岸關係遊戲規則


看透蔡英文的思潮澎湃:圖改兩岸關係遊戲的潛規則!

此刻突然想起中華民族歷史上,女中豪傑屬於少數;近代史上秋瑾是其中一位,清末志士秋瑾英勇就义,雖然在世只有32歲。為了革命,推翻腐敗的封建滿清政府,壯烈犧牲了的故事可歌可泣。流芳百世。

畢竟時代已經不同,今天中國人的社會政治斗爭已經步上文明與政治民主的程序,通過文明的政治鬥爭,實現理想的壯志與抱負,需要具備更多是靈活的手法,對民主自由的忠貞不渝。通過議會選舉與被選舉的民主秩序,爭取權益已是民主體制賦予的基本權力。最低程度在台灣這個奉行自由民主的政治實體,情況該是如此。(大陸體制的改革已經啟動:黨內小民主掀起的體改,擴大到社會層次,新生代預測給它十年,必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蔡英文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說」,招惹的國民黨與藍營的千層浪,口誅筆伐圍攻,說明了一個事實人是害怕改變的,政黨也不例外。中華民國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政治實體,對於國民黨而言,中華民國是個擁有主權獨立的國家。

不管你喜不歡喜,台灣這片小島嶼上,中華民國的政體確實存在超過半世紀,明年如果兩岸有幸共同慶祝辛亥革命百周年,將標誌著民主體制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已經足足一個世紀長,這的確亞洲國家自由民主的燈塔(無可否認,這座燈塔仍然在照耀著大陸的政改)。無論蔡英文與民進黨甚至綠營如何狡辯,都難以改變的事實。筆者相信蔡英文提及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說」並非要否定這個史實。

實際上,蔡英文要表達的也只是一個史實的案例:相對中國大陸而言,聲稱代表中國合法政體的中華民國,從大陸的觀點它仍然是一個流落在大陸行使有效統治的主體領土範圍外(即台灣)的流亡政權(government/regime in exile)。蔡英文只是參考大陸的觀點,講出事實。

換句話說,只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雙雙存活的一天,這樣的政府形式,難以名正言順稱為合法/正統的中國政府;符號也一樣不能憑藉「中華民國」的稱號取信予他國(獲得外交上的承認)。這個事實說明世上只有20多個小國選擇性承認台灣為中華民國(即中國的合法政府)。

或許,值得國民黨與藍營甚至綠營台獨夢幻者垂注的是,蔡英文似乎是從大陸的角度評定中華民國為流亡政府。

※ 自相矛盾的政治實體

蔡英文選擇性地拾人牙慧,未能全面反映事實,即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放棄反攻大陸的大計,包括國民黨的黨網也已刪除統一網領明文,也沒有計劃要恢復「國統網領」(國統會)的營運組織。兩年多來兩岸已經步上和平共處的階段,只是沒有簽署和平協議。(換句話說,「中華民國」在政治上已經放棄索取成為中國合法政府,只是停留在法理形式上「殘留」中華民國的符號而已。)

再說穿,試問一個不再有意願要與大陸進行任何或形式統一的「中華民國」(「不統」),它繼續存在的政治形態/空間只有「獨台」(符合馬英九的「不獨」);如果把「中華民國」當做一個具有政治過渡時期特徵的政治實體還勉強說得通;可是國民黨保持現狀(不獨不統)啟示的「非獨立,非統一」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政治綜合體」,一個飄浮在空中,雙腳無法著地,只依附在台灣這塊土地存活的政治構思而已。

簡單的說,「中華民國」目前存活的法理根據是非脆弱的,因為它把自己的手腳綑綁起來,根本無法適應周遭現實的變遷;一個無法著地,一個近乎虛構的政體即要試圖恢復中國合法政府的代表權,又要大言不慚宣示它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兩者之間的互相矛盾顯而易見,這不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政治綜合體」!是什麼?

這可能就是蔡英文趁機切入兩岸關係的要害時空:兩岸和平相處只限民間與企業團體,兩岸政府在技術上仍然處於交戰狀態。除非兩岸明天就簽署和平協議,那是不可行能的

這就是本小組的核心論點,並根據此論述展開學術性探索如下:

●中華民國在技術上仍然是處於流亡政府或說自我流放的政權(de-facto ,self-proclaimed regime in-exile)的狀況;除非國民黨放棄代表中國不再自稱為中國合法政府;這簡直是叫馬英九放棄一中各表一樣困難。

●從主體中國(proper China)的角度,中華民國擁有一個政治實體的特徵;尚待主體中國的承認;換言之,除非主體中國(大陸)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實體地位,否則兩岸關係的和平協議將會夜長夢多(就是蔡英文著眼的優勢與機遇);

●就如蔡英文圖變兩岸關係的遊戲潛規則一樣,兩岸關係的玩法不一定要根據馬英九的「不獨不統」(不提「不武」因為戰爭與和平是對立的)立下的規範。只有跳脫馬英九的兩岸範疇,民進黨就能開拓一片新天地,進而與大陸舉行和平及政治對話,這樣的事態發展是很自然的。

以上三點之間的關係互為因果性很強,本文只集焦談牽涉到蔡英文民進黨的部份。

蔡英文的「果敢一動」,會牽動兩岸關係玩法的全身。蔡英文畢竟沒有國共包袱,與馬英九不同,屬於新生代,也可以蛻變成一個全新的政治人,只要她沒有乖離自由民主的信仰,這樣沒有包袱的兩岸政治人,正是目下,特別台灣土生土長所欠缺的人力資源。

三篇評論總結:往後數個月(五都會選舉之前),蔡英文兩岸遊戲的玩法,其思路及「蔡英文路線」的陸續浮出水面,可能會為兩岸關係的遊戲規則及目前的政治膠著狀態帶來變數;問題維繫在蔡英文領導素質能是否擁有如此宏大的視野,願力,與果敢,突破民進黨的傳統思維,對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正式結束兩岸交戰狀況注入一記強身劑,繼而建立兩岸持久和平的景觀;後續的功力不只考驗蔡主席的政治誠信,同時會讓人看清她的真面目:如何自我實現為一個心懷中華民族的政治家;還是一個只會放煙霧謀求短暫利益的政客! 時間是最佳的證人。

兩岸用語新解:(一)主體中國;(二) 一個自相矛盾的政治綜合體。

再評:以退為進,瓜代國民黨,建立台灣政治地位?

蔡英文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說,招惹國民黨內外的藍營的一片討伐聲不絕;這個現象說明一個淺顯的道理,蔡英文成功直搗國民黨政府的黃龍(間接質詢其合法性):在爭論下去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建立/延續的中華民國體制與其合法性,可能要陷入迷思之中,導致國民黨政府亂了方寸。

從海外看兩岸問題,包括台灣政治代表性的問題,可能會比較中肯與撥開感性與歷史的糾纏。

這幾天各媒體網絡後續的報導大多是譴責蔡英文的「枉做台獨小人的幫兇」,只有小部份的媒體與網民理性看清蔡英文背後的動機與目的。這可能也誤中蔡英文製造障眼煙霧。

新一代的兩岸民眾,包括有幸生活在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台灣人,如何看待既有的政治體制,包括延續自國民黨建立的中華民國體制,可能在民進黨與綠營人的眼裡,這並非全盤照搬,在兩岸既將慶祝辛亥革命百年之際,蔡英文主動挑起中華民國體制的合法性的問題,相信自有她的盤算與謀略。

表面上,她有分裂台灣外省人與台灣人的政治信仰之嫌,讓他們對立於中國性與台灣性的意識形態。深入探索,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要取得一個切入點,她就必須直搗國民黨的黃龍。要達到嘩眾取寵,先聲奪人的優勢,最好與最乾淨利落的戰略莫過於挑起國民黨的根基──中華民國──沒有中華民國當然就沒有國民黨了。

中華民國是否流亡政府在蔡英文而言,並不是主題,它是一個手段,一個掩藏,達到干擾亂軍心,特別是製造兩岸對統一的問題至今無法取得共識膠著狀態的一個破局。

蔡英文的政治動機必定攸關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的定位。至於在她領導下的民進黨放眼怎樣的定位,目前還是一個迷團。很明顯的,她要帶領民進黨建立一個屬於民進黨的第三條路。一個有異於馬英九的「不獨不統」,大陸的「一個中國」的民進黨之道。

把蔡英文放眼的如此的目標,與她質疑中華民國合法性,再加上之前她放話無條件與大陸舉行政治對話連串起來一起解讀,就不難理解,為何蔡英文要提及中華民國的流亡狀況:從中一窺蔡英文志不在中華民國,而是台灣在於兩岸的政治地位與政治代表性。

很明顯的,蔡文英出發點在於區隔中華民國與台灣。只要她成功達到突出政治差異,區隔中華民國與台灣,能夠讓大陸詮釋在政治上台灣不一定經由國民黨代表,並釋出蔡英文的以下謀略;

●區隔兩者讓人能看清其實中華民國不等於台灣;相反的台灣不等於中華民國;

●如此的區隔,馬英九的一中各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將不復存在(irrelevance)

●如此的區隔,馬英九的「不獨不統」不攻自破。因為台獨的問題不復存在了,只剩下中華民國的「獨台」;或許,如此分析讓人透視,在兩岸政治對抗尚未解除的狀況下,中華民國在政治的確是一個流亡中的「中國政府」。所不同的是,它流亡的地方是「中國境內」(根據一個中國的原則)的台灣,不是國外。所以,中華民國是獨台非台獨的特殊地位。

兩岸關係中民進黨的定位可能性,與蔡英文放眼建立的兩岸共識:

●以全新的理念詮釋兩岸的政治關係,擺脫一個中國或一中各表導致的膠著狀況;

●經由這個全新的理念談判兩岸的持久和平與統一;

●一舉超越統獨的問題;

●高舉民主,經由普世與兩岸的價值觀,促進兩岸不同政治體制的磨合與融合。

小結:以退為進,放眼瓜代國民黨,建立兩岸台灣政治地位;這可能是蔡英文的如意盤算吧?(待續)

果然「全新與沒包袱」的蔡英文」開始出擊了!

信心滿滿的蔡英文,如何領導民進黨前進?

蔡英文以超過9比1的壓到性票數勝利連任民進黨黨主席,又決定參選新北市。這兩項黨政演變隱約讓人窺見一個蛻變中的蔡英文,在兩岸關係指望有所突破掀開了的新格局。

蔡英文的斬釘截鐵,邁向建立一個理性斗爭取代亂象民主的在野黨,的確讓人矚目:把話說在前頭,一個信心滿滿,似乎方向明確的蔡英文,會如何引領民進黨在兩岸政治困境上取得突破重圍的「宿命」?根據本小組觀察,未來數個月的演變,蔡英文兩岸路線的輪廓將趁勢浮出水面。

重頭戲所繫:民進黨怎樣蛻變,讓兩岸政策引導民進黨與大趨勢相輔相成,亦步亦趨,從中脫胎換骨,就如蔡英文本身所說明言的,「一個全新沒包袱的蔡英文」領導一個脫胎換骨的民進黨,才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大膽說一句,蔡英文將展開的蛻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維繫於蔡英文的視野,魄力與其果敢,特別是果敢:這取決於蔡英文的領袖素質(90%多數票的支持,蔡英文還猶豫什麼?)。

她會否成為中華民族近代史上解扣兩岸政治凝結的女中豪傑?一舉超越國民黨的領袖,自我提升為兩岸民族和解和平的締結者?無論在五都會選舉,或者 2012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是否得勝,甚至重奪政權,政權再次輪替,蔡英文在兩岸關係將取得一定的良性地位:蔡英文不只洗脫台獨的定性,民進黨一樣會定位兩岸,會被接受為兩岸政治游戲一個參與者PLAYERS( 而非旁觀者),這張門票無論對蔡英文還是民進黨都一樣重要,攸關大局。

兩年多來,兩岸關係進展的樹上結滿纍纍果實,就如東盟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在於實施的協議,有一項稱為早期收成(EARLY HARVEST)的開放市場的互動協議,一個視野寬大了的蔡英文能否坐享其成,在政治上成為季節收成的採果者,腦筋轉得快,依據「人和」窗口的突破,進而與國民黨瓜分甚至獨享國民黨的耘耕,一舉打開民進黨的黨政困境,就要看今朝了!

大陸對蔡英文的「坦白」必定領會。這可能就是蔡英文平衡兩岸策略給予大陸的一份「見面禮」。

一旦蔡英文繼續向國民黨的「禁區」步步挺進。國民黨的「不獨不統」的對策將首當其衝,備受考驗。從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以罕見的嚴肅語氣,痛批這是「前是今非的謬論」,與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對流亡政府論的激烈回響,馬英文樹立的兩岸「不獨不統」對策已經被擺上桌面,針鋒相對了。

蔡英文形容中華民國為流亡政府引來的強烈聲討,有兩面的解讀:一面是蔡英文要走出一條屬於民進黨的兩岸之道,所以它與中華民國這個政治實體保持區隔;另一方面,兩岸關係被國民黨壟斷的格局必須改變,既使「中華民國」被爭議,相對的台灣的地位則不應受到影響。這樣的切隔,將會協助民進黨找出一條不按照國民黨規範的範疇的兩岸關係。這一點對民進黨事關重大。

此外,蔡英文此舉會協助兩岸把「中華民國」的地位板回歷史:同時亦把國共關係重塑回到國共內戰的起點:兩岸仍然處於內戰的状態去。它點出的一點,兩岸圍繞在一個中國的爭議點上仍然膠著揮之不去;這是當下兩岸由國共主導的兩岸關係的盲點所在。這也解釋為何本小組前文分析拒變的進黨的命運,會如英九提出的一中各表的命運一樣(詳情參閱李惠群特區文章:「放棄台獨高舉民主:扭轉國民黨的兩岸優勢」上下篇)

蔡英文的流亡政府論調儘管並非台灣領導人首次提出,唯從天時而論,在此刻兩岸進入和平互動的階段來檢視,蔡英文的兩岸策略已經呼之卻出:製造變數,不讓國民黨專美。

實際上,從戰略的觀點,蔡英文提出的並非質疑中華民國的本身的合法性,她提出的反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國共政府應該給予正視的歷史事實;因為至今為止,兩岸仍然無法對彼此的政治地位,特別是台灣的政治實體地位給予認同。既使兩岸不否認此彼此的存有與合法性,讓兩岸持續展開人民對人民,團體對團體,企業對企業的緊密交流,製造水到渠成的既成事實;除非兩岸在簽署協和平協議之前這段日子政治議題保持風平浪靜,否則政治層面的隔離只會讓兩岸國共持續處於特殊的關係中,這樣的特殊關係日子一久會失去原動力,馬英九的不獨不統,將是兩岸關係可預見將來的最佳的樣板,這應是大陸的隱憂。從這個角度探索,中途殺出一個民進黨的作用與功能性,已經是照然若揭了!

說穿了,民進黨介入兩岸成為利益的一方,勢將觸及「一個中國」與「一國論」甚至她較早前提及的「新中國論」的兩岸核心爭議,對於民進黨這可能是一個千載難逢兩岸關係的切入點。三者的差別在於獨台(「中華民國」政治實體)與統合之間框架的杆桿(LEVERAGE)。它實際上已不再是「台獨」的議題!她挑出「中國性」與「台灣性」正在發生微妙關係,足見她準備讓帶領民進黨接受最大的定位挑戰,以把民進黨具有的土生土長的優勢發揮出來VS大陸西渡的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