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 2009

馬英九總統「輻射」西岸,兩岸關係「內化」啟動了!

【2008年12月2日】
根據台灣「今日新聞」日前的獨家報導,馬英九總統將於12月2日首次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對大陸播音,並間接接受大陸網民的CALL IN提問。緊隨著APEC 馬英九總統的名號通過兩岸的協商正式出現在國際外交社會後,馬英九繼續「練身」,這次練身的領域,首次「跨海」以中華民國英九總統的身份在空中向大陸民眾 播音。

近期的兩岸關係取得勢如破竹的進展,令人側目,也令人喜出望外。馬英九選擇擺脫優柔寡斷,改以堅定不移,勇往直前,堅持「練身」的精神,讓他煥發 出一個全新的馬英九,一個不折不扣,名正言順來自「中華民國」的總統。近來,許多大陸網民對馬英九年中上台前後一派優柔寡斷的印象也隨之一掃而空,完全改 觀。

換句話說,兩岸關係「內化」的輪廓已開始顯現,兩岸關係建立政治橋樑可望在近期落實。

馬英九不按牌理出牌,先聲奪人,勇於一中各表,把頭臚伸出台上,筆者上文提及他採納的是近乎「顛覆思維」的策略,這樣的馬英九對兩岸關係循經按絡 後,已深諳政治突破的「竅門」源自「內化」;就如中國大陸當局一再強調「主權對外」不可磋商。大陸留給台灣的創意的空間(詳情見李惠群特區) 已交待其蹊蹺;換言之,只要把兩岸關係的協商放諸「內化「的軌道範疇內,此岸擁有一定的創意自由爭取台灣所要的「對等與尊嚴「。在現階段,兩岸關係的發展 速度維繫於馬英九是否「有所為而為之」。面對全球大環境的急速惡化,為了「保經促政」的台灣利益,馬英九還有選擇的餘地嗎?

全球金融遇上海嘯及接踵而來的經濟蕭條,給馬英九的兩岸關係進度的拿捏,相關政策與應用策略帶來很大的衝繫;慢郎中遇上急驚風,慢條斯理已不管用,馬英九必須有備無患,以「備用」的政治護航開闢兩岸「通行道」,確保台灣這艘大海中的一條船能夠乘風破浪,安渡海嘯。

中國人的危機意識中潛伏著「生機」的意識,似乎帶給馬英九做事的勇氣,與堅定不移練習勇氣的意志與毅力;這些價值依附在中華民國總統的精神,顯現 從求道,悟道,到修道的心路歷程。一個勇敢的馬英九終於看到兩岸關係的大方向,及民族的神聖使命! 經由建立內化的管道,才能協商謀求兩岸任何事務的解決方案,可能這就是馬英九兩岸之道也!

此番中華民國總統向中國大陸播音是天經地義的事嗎?兩岸網民怎麼說?兩岸網民會因此感覺到中華民族在「一中」的原則下,兩岸訊息的互通界線已開始 糢糊了嗎? 彼岸的數億網民,以致老百姓聽到中華民國總統向他們廣播,並由一位民選總統間接接受CALL IN有何感想,有何感觸?

不管馬英九的該項創舉是否事前經由兩岸協商好,還是他敢於「顛覆思維」,邁出一個「大的小步」,大時代就在馬英九的腳下,就如在筆者特區內的評論所說,只有庸才才默守成規!

義無反顧「豁出去吧」!以求道行者鋼般的毅力,勇者般擇善而固,智者的大無畏,呼應時代,大時代呼喚英雄,英雄順應大時代,持續不斷製造利好條 件,放眼與抱定遠大的目標,創造與開拓未來,兩者二合為一,英雄人物就變成大時代,英雄與時代已不分彼此,這就是「體」的先行者,「體」的條件,「體」的 氣魄。經由「禮」(累積善意,增建互信)而成形,成制,融合,最終合成一體。

既然在「兩岸特殊兩區論」的一中各表下,彼岸亦是「一中」的疆域領土,中華民國的總統向大陸民眾播音開講解答兩岸課題是遲早的問題(早好過遲)。 另一方面,既使是「中華台北馬英九總統」在國際外交社會「見光」;顯而易見,兩體一國的一中各表已浮出水面,兩岸協商的精神已不在話下,最終形成融合的機 制。明眼人一看,兩岸「內化」關係的協商 (從共識提升為協商) 的精神已建立起來。

如今,馬英九已站在中華民族悲歡離合滄桑史的轉捩點,兩岸有形,無形的隔閡,兩岸意識形態的爭議,有形的分治,無形的分歧;他能否創造歷史,創造 兩岸的未來,即在他的信念中定形,全都在一念之差。佛說念念皆善即天堂,這就是正能量,憑藉行者(拓荒者)的智慧,心念(信念),意志,毅力不斷接受考 驗,求道與拓荒二合為一,即是兩岸的「道」。

這就是馬英九總統「精神」西向輻射,兩岸關係「內化」的雋永象徵意義。

※ 回歸政治

兩岸關係快速地走向無垠創意,「思維與價值共舞建構兩岸「心」的橋樑「(詳情參閱李惠群特區);幾十年來因意識形態分歧,築起的人為藩籬/隔閡, 如今已到達政治與民間接軌,政治必須汲取草根滋養,把百姓對民族統一的心聲與民意帶進政治融合,成為構成統一理念的基礎。皆因,搭橋的工作始終都要回歸政 治的領航。

綜觀上述,兩岸關係定調在以下兩個元素:

一,互不否認

在互不否認政治實體的基礎上定調兩岸關係(這樣的定調會促使兩岸關係在中短期內處於一個相對穩定與明確的位置上,有利於兩岸共謀未來關係的正常化發展,亦有利於為兩岸和平協議的簽字鋪路;

在現階段的兩岸關係需要一個超越三通,超越經濟民間,商對商的定調。互不否認給予兩岸關係一個休息驛站,一個能沉澱沈積,看清狀況的指標。

二,內化:

如上所言,「內化」兩岸關係已不再是兩岸關係規範化與約束性的「純概念」,馬英九向西岸播音意味著兩岸關係「內化」的實踐,啟動的象徵(馬英九領 頭各表一中的後續),它不再是紙上談兵。在內化共識下確定「以兩岸內務處理一切兩岸相關事務與任何出現的課題」,包括新舊,懸而未解的問題,以及在「兩岸 內務」的規範下,對未來方向進行探索;

「互不否認」與「內化」兩個元素構成兩岸現階段關係正常化的指導守則與基礎;不過,光有守則還是不夠,仍然需要建立一個機制化的協商;也唯有如此,把兩岸多年來累積的課題逐一解決。欠缺這個機制,兩岸的互否認與內化的價值難以彰顯,及找不到一個落實點。所以──

三,設定目標:協商機制化

通過內化 (內務) 協商機制,處理台灣提出國際空間的訴求。成功協商的案例包括避免諸小國利用兩岸外交承認國的矛盾分化兩岸,導致浪費兩岸資源,避免第三國從中牟利。

協商解決兩岸分享與善用外交資源,對外建立一個中國的認知與形象,內外通達,裡表一致 (這是第一步) ;

建議:

如果陸委會與國台辦還不宜出面,馬英九政府最近不是成立一個兩岸事務小組嗎?(顧名思義「小組「為內務單位) 這個小組應予啟動,以與大陸類似的組織挑起負責兩岸兩岸溝通協商機制的任務,名正言順成為兩岸的「官對官的」小橋,在兩岸正式簽署和平協議之前,做為兩岸 政府的交叉點。一旦時機成熟,才交由具官方地位的陸委會與國台辦出面擔綱。

三,對此岸有深一層的策略意義:

兩岸高層溝通,互動放話,啟動協商的模式,除了「兩會」與國共論壇機制在發揮穿針引線的作用外,過去半年馬英九持續主動性與積極詮釋一中,對往後 兩岸高層邁向大政策性議題的探索,帶來非比尋常的影響,這已是現階段兩岸關係在一中各表下發揮的良性互動取得之「特別效果」;鑑此,馬英九有必要繼續加強 與善用這種「顛覆策略」,使兩岸現階段的關係的即定目標—建立直接的政治橋樑與簽署和平協議--從協商提升到落實的階段。另一方面,兩岸小組式的「內務單 位」,可挑起兩項相關任務,即一,為鋪路簽署和平協議與建立直接的政治橋樑,擔當先頭部隊的任務(實際上,小組獲得授予這項任務等於是認可與自我實現小組 「內化「的政治溝通地位)。

※ 政治通路循環圖

上述兩岸政治溝通平台機制化後,領袖通過媒體包括外國媒體隔岸喊話的作業勢將調整。事因兩岸關進入內化後,兩岸有必要善用及通小組進行跨海互動, 協商相關事務。並在「特定授權」下通過各自的陸委會/國台辦審核,向各自政府高層提出工作評估甚至建議,再經由兩岸政府高層通過陸委會/國台辦下達決策予 小組協商斟酌,一個兩岸政治通路循環圖即告形成。如上所言,小組是兩岸政治通路的聯繫先頭部隊,對跨海進行政治領域的溝通,必須知己知彼,在細節與微觀 上,應無所不涉,春江水暖鴨先知也!* (筆者的觀察是,兩岸領袖隔海放話與通過「兩會」互相傳達信息的形式,似乎是兩岸特殊關係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盏兩岸期待跨海建立足夠認知的 照明燈,正好反映大陸「以逸待勞」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台灣則抓緊機會「以勞易逸」?)

必須強調,馬英九現階段的主動性是受到「諒解」下發揮的主導性角色,其中的必然性與其偶然性皆具,最重要的是它影響了兩岸關係的過程;兩岸關係發 展的過程比最終目標更重要,最終目標是和平統一,除非發生突變,否則不會改變。會生變的到是兩岸關係從「互不否認」,到「和平共存共榮」(包含和平協 議),到統一的過程如何走出一條屬於中華民族的路。既然馬英九過去半年內所行使的主動努力已對兩岸關係進程產生積極作用,產生激化作用;從此觀點,馬英九 未來採納的策略與其行動值得關注,它將大大左右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精彩之處莫過於此!

有鑑於此,筆者認為,馬英九必須適當拿捏他的策略,抓緊機遇,順勢而上,以「攻」為上策。只要馬英九心懷中華大地與民族大義,堅定不乖離一個中國的底線,他的空間就是他的創意。

兩岸通過務實的「兩會」與國共平台進行「對等協商」,是立於共識與良性溝通互信的基礎上,好不容易才把兩岸關係內務化,這個全新的起點必須好好珍惜,明確定調後,已具備挺進的初階。

鑑此,兩岸關係定調於「互不否認」與「內化」基礎上應被善用與最大化,以共謀兩岸關係在此基礎上繼續與時併進,繼續向上向善,使兩岸關係在中短期取得更大的增值。

有一點非常重要,世間上任何事物的關係都非一成不變的,否則「法」不會仗境而生。兩岸關係的進展不能長期立於一個點上,停滯不前,兩個政治實體必 須設法在兩岸氣氛最佳,人氣最旺的時機,突破一點,帶動全面,舉步邁向兌現對世代子孫的承諾──和平統一;過去李登輝時代兩岸關係遭遇的變調變質,是最好 的說明,否則陳水扁也沒有機會去繼承「偽台獨」的路線展開偷襲,盡其破壞兩岸關係的能事。

※ 好景不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正值中國崛起,適逢全球金融經濟陷入危機,大中華氣慨義薄雲天,兩岸關係融冰,春暖,花開之際,全世界聚焦都投向中華民族時, 慎防蟄伏的敵人在暗,我在明,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面對來自內外潛伏的破壞力量,兩岸不能滿招損,不宜掉以輕心。花是開了(好好訶護花蕊);結不結成果, 目前還言之過早。兩岸必須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充份把握歷史的機遇。所謂歷史的契機,即是來之不易,失去才來惋惜,已豪無意義可言。

祝願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大陸播音成功,早日促成兩岸政治橋樑的建立,開放兩岸民間網絡媒體溝通,把握時機的湧現,就在當下! 老子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筆者贈予「互不否認,內化兩岸,以民為本,健步挺進」


後記:今年下半年,為對兩岸關係取得良好勢頭的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李惠群特區內的另兩則分析文章,即「感性統一,顛覆思 維」,與「內化兩岸關係的省思」,三則文章順序閱讀,加上前幾則關於馬英九詮釋兩岸特殊關係論,將有助於掌握兩岸政治互動輪廓,並對於兩岸可預見將來的發 展,約略看到一些蛛絲馬跡,從中窺見馬英九心繫台灣(中華民國) 主體性的情意結,堅持台灣獲得對等與尊嚴對待的「執著」並未白費。馬英九請善用您的舞台!

3 comments:

  1. 马英九要 内化 两岸关系(1)
    2008-12-03

    根据台湾“今日新闻”日前的独家报导,马英九总统将于12月2日首次以中华民国总统的身份对大陆播音,并间接接受大陆网民的CALL IN提问。紧随着APEC马英九总统的名号通过两岸的协商正式出现在国际外交社会后,马英九继续“练身”,这次练身的领域,首次“跨海”以中华民国英九总统的身份在空中向大陆民众播音。

      近期的两岸关系取得势如破竹的进展,令人侧目,也令人喜出望外。马英九选择摆脱优柔寡断,改以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坚持“练身”的精神,让他焕发出一个全新的马英九,一个不折不扣,名正言顺来自“中华民国”的总统。近来,许多大陆网民对马英九年中上台前后一派优柔寡断的印象也随之一扫而空,完全改观。

      换句话说,两岸关系“内化”的轮廓已开始显现,两岸关系建立政治桥梁可望在近期落实。

      马英九不按牌理出牌,先声夺人,勇于一中各表,把头胪伸出台上,笔者上文提及他采纳的是近乎“颠覆思维”的策略,这样的马英九对两岸关系循经按络后,已深谙政治突破的“窍门”源自“内化”;就如中国大陆当局一再强调“主权对外”不可磋商。大陆留给台湾的创意的空间已交待其蹊跷;换言之,只要把两岸关系的协商放诸“内化“的轨道范畴内,此岸拥有一定的创意自由争取台湾所要的“对等与尊严“。在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速度维系于马英九是否“有所为而为之”。面对全球大环境的急速恶化,为了“保经促政”的台湾利益,马英九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全球金融遇上海啸及接踵而来的经济萧条,给马英九的两岸关系进度的拿捏,相关政策与应用策略带来很大的冲系;慢郎中遇上急惊风,慢条斯理已不管用,马英九必须有备无患,以“备用”的政治护航开辟两岸“通行道”,确保台湾这艘大海中的一条船能够乘风破浪,安渡海啸。

      中国人的危机意识中潜伏着“生机”的意识,似乎带给马英九做事的勇气,与坚定不移练习勇气的意志与毅力;这些价值依附在中华民国总统的精神,显现从求道,悟道,到修道的心路历程。一个勇敢的马英九终于看到两岸关系的大方向,及民族的神圣使命! 经由建立内化的管道,才能协商谋求两岸任何事务的解决方案,可能这就是马英九两岸之道也!

      此番中华民国总统向中国大陆播音是天经地义的事吗?两岸网民怎么说?两岸网民会因此感觉到中华民族在“一中”的原则下,两岸讯息的互通界线已开始模糊了吗? 彼岸的数亿网民,以致老百姓听到中华民国总统向他们广播,并由一位民选总统间接接受CALL IN有何感想,有何感触?

      不管马英九的该项创举是否事前经由两岸协商好,还是他敢于“颠覆思维”,迈出一个“大的小步”,大时代就在马英九的脚下,就如在笔者特区内的评论所说,只有庸才才默守成规!

      义无反顾“豁出去吧”!以求道行者钢般的毅力,勇者般择善而固,智者的大无畏,呼应时代,大时代呼唤英雄,英雄顺应大时代,持续不断制造利好条件,放眼与抱定远大的目标,创造与开拓未来,两者二合为一,英雄人物就变成大时代,英雄与时代已不分彼此,这就是“体”的先行者,“体”的条件,“体”的气魄。经由“礼”(累积善意,增建互信)而成形,成制,融合,最终合成一体。

      既然在“两岸特殊两区论”的一中各表下,彼岸亦是“一中”的疆域领土,中华民国的总统向大陆民众播音开讲解答两岸课题是迟早的问题(早好过迟)。另一方面,既使是“中华台北马英九总统”在国际外交社会“见光”;显而易见,两体一国的一中各表已浮出水面,两岸协商的精神已不在话下,最终形成融合的机制。明眼人一看,两岸“内化”关系的协商(从共识提升为协商) 的精神已建立起来。

      如今,马英九已站在中华民族悲欢离合沧桑史的转折点,两岸有形,无形的隔阂,两岸意识形态的争议,有形的分治,无形的分歧;他能否创造历史,创造两岸的未来,即在他的信念中定形,全都在一念之差。佛说念念皆善即天堂,这就是正能量,凭借行者(拓荒者)的智慧,心念(信念),意志,毅力不断接受考验,求道与拓荒二合为一,即是两岸的“道”。

      这就是马英九总统“精神”西向辐射,两岸关系“内化”的隽永象征意义。

    ReplyDelete
  2. 马英九要“内化”两岸关系(2)
    回归政治
    两岸关系快速地走向无垠创意,“思维与价值共舞建构两岸“心”的桥梁“(详情参阅李惠群特区);几十年来因意识形态分歧,筑起的人为藩篱/隔阂,如今已到达政治与民间接轨,政治必须汲取草根滋养,把百姓对民族统一的心声与民意带进政治融合,成为构成统一理念的基础。皆因,搭桥的工作始终都要回归政治的领航。

      综观上述,两岸关系定调在以下两个元素:

      一,互不否认

      在互不否认政治实体的基础上定调两岸关系(这样的定调会促使两岸关系在中短期内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与明确的位置上,有利于两岸共谋未来关系的正常化发展,亦有利于为两岸和平协议的签字铺路;

      在现阶段的两岸关系需要一个超越三通,超越经济民间,商对商的定调。互不否认给予两岸关系一个休息驿站,一个能沉淀沈积,看清状况的指标。

      二,内化:

      如上所言,“内化”两岸关系已不再是两岸关系规范化与约束性的“纯概念”,马英九向西岸播音意味着两岸关系“内化”的实践,启动的象征(马英九领头各表一中的后续),它不再是纸上谈兵。在内化共识下确定“以两岸内务处理一切两岸相关事务与任何出现的课题”,包括新旧,悬而未解的问题,以及在“两岸内务”的规范下,对未来方向进行探索;

      “互不否认”与“内化”两个元素构成两岸现阶段关系正常化的指导守则与基础;不过,光有守则还是不够,仍然需要建立一个机制化的协商;也唯有如此,把两岸多年来累积的课题逐一解决。欠缺这个机制,两岸的互否认与内化的价值难以彰显,及找不到一个落实点。所以──

      三,设定目标:协商机制化

      通过内化(内务) 协商机制,处理台湾提出国际空间的诉求。成功协商的案例包括避免诸小国利用两岸外交承认国的矛盾分化两岸,导致浪费两岸资源,避免第三国从中牟利。

      协商解决两岸分享与善用外交资源,对外建立一个中国的认知与形象,内外通达,里表一致(这是第一步) ;

      建议:

      如果陆委会与国台办还不宜出面,马英九政府最近不是成立一个两岸事务小组吗?(顾名思义“小组“为内务单位) 这个小组应予激活,以与大陆类似的组织挑起负责两岸两岸沟通协商机制的任务,名正言顺成为两岸的“官对官的”小桥,在两岸正式签署和平协议之前,做为两岸政府的交叉点。一旦时机成熟,才交由具官方地位的陆委会与国台办出面担纲。

      三,对此岸有深一层的策略意义:

      两岸高层沟通,互动放话,启动协商的模式,除了“两会”与国共论坛机制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外,过去半年马英九持续主动性与积极诠释一中,对往后两岸高层迈向大政策性议题的探索,带来非比寻常的影响,这已是现阶段两岸关系在一中各表下发挥的良性互动取得之“特别效果”;鉴此,马英九有必要继续加强与善用这种“颠覆策略”,使两岸现阶段的关系的即定目标—建立直接的政治桥梁与签署和平协议--从协商提升到落实的阶段。另一方面,两岸小组式的“内务单位”,可挑起两项相关任务,即一,为铺路签署和平协议与建立直接的政治桥梁,担当先头部队的任务(实际上,小组获得授予这项任务等于是认可与自我实现小组“内化“的政治沟通地位)。

    ReplyDelete
  3. 马英九要“内化”两岸关系(3) 
    政治通路循环图
    上述两岸政治沟通平台机制化后,领袖通过媒体包括外国媒体隔岸喊话的作业势将调整。事因两岸关进入内化后,两岸有必要善用及通小组进行跨海互动,协商相关事务。并在“特定授权”下通过各自的陆委会/国台办审核,向各自政府高层提出工作评估甚至建议,再经由两岸政府高层通过陆委会/国台办下达决策予小组协商斟酌,一个两岸政治通路循环图即告形成。如上所言,小组是两岸政治通路的联系先头部队,对跨海进行政治领域的沟通,必须知己知彼,在细节与微观上,应无所不涉,春江水暖鸭先知也!* (笔者的观察是,两岸领袖隔海放话与通过“两会”互相传达信息的形式,似乎是两岸特殊关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盏两岸期待跨海建立足够认知的照明灯,正好反映大陆“以逸待劳”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台湾则抓紧机会“以劳易逸”?)

      必须强调,马英九现阶段的主动性是受到“谅解”下发挥的主导性角色,其中的必然性与其偶然性皆具,最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两岸关系的过程;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比最终目标更重要,最终目标是和平统一,除非发生突变,否则不会改变。会生变的到是两岸关系从“互不否认”,到“和平共存共荣”(包含和平协议),到统一的过程如何走出一条属于中华民族的路。既然马英九过去半年内所行使的主动努力已对两岸关系进程产生积极作用,产生激化作用;从此观点,马英九未来采纳的策略与其行动值得关注,它将大大左右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精彩之处莫过于此!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马英九必须适当拿捏他的策略,抓紧机遇,顺势而上,以“攻”为上策。只要马英九心怀中华大地与民族大义,坚定不乖离一个中国的底线,他的空间就是他的创意。

      两岸通过务实的“两会”与国共平台进行“对等协商”,是立于共识与良性沟通互信的基础上,好不容易才把两岸关系内务化,这个全新的起点必须好好珍惜,明确定调后,已具备挺进的初阶。

      鉴此,两岸关系定调于“互不否认”与“内化”基础上应被善用与最大化,以共谋两岸关系在此基础上继续与时并进,继续向上向善,使两岸关系在中短期取得更大的增值。

      有一点非常重要,世间上任何事物的关系都非一成不变的,否则“法”不会仗境而生。两岸关系的进展不能长期立于一个点上,停滞不前,两个政治实体必须设法在两岸气氛最佳,人气最旺的时机,突破一点,带动全面,举步迈向兑现对世代子孙的承诺──和平统一;过去李登辉时代两岸关系遭遇的变调变质,是最好的说明,否则陈水扁也没有机会去继承“伪台独”的路线展开偷袭,尽其破坏两岸关系的能事。
    好景不常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值中国崛起,适逢全球金融经济陷入危机,大中华气慨义薄云天,两岸关系融冰,春暖,花开之际,全世界聚焦都投向中华民族时,慎防蛰伏的敌人在暗,我在明,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面对来自内外潜伏的破坏力量,两岸不能满招损,不宜掉以轻心。花是开了(好好诃护花蕊);结不结成果,目前还言之过早。两岸必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充份把握历史的机遇。所谓历史的契机,即是来之不易,失去才来惋惜,已豪无意义可言。

      祝愿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大陆播音成功,早日促成两岸政治桥梁的建立,开放两岸民间网络媒体沟通,把握时机的涌现,就在当下! 老子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笔者赠予“互不否认,内化两岸,以民为本,健步挺进”

      后记:今年下半年,为对两岸关系取得良好势头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李惠群特区内的另两则分析文章,即“感性统一,颠覆思维”,与“内化两岸关系的省思”,三则文章顺序阅读,加上前几则关于马英九诠释两岸特殊关系论,将有助于掌握两岸政治互动轮廓,并对于两岸可预见将来的发展,约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从中窥见马英九心系台湾(中华民国) 主体性的情意结,坚持台湾获得对等与尊严对待的“执着”并未白费。马英九请善用您的舞台!(作者 李惠群)

    转载自:中国大陆网站融资通(http://www.rztong.com.cn)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