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 2009

一點澄清:概念與現實之間的混淆

【2008年10月8日】
在討論兩岸關係上,必須分辨概念/構思,與事實之間的分野。如果概念與事實混為一談,界線含糊不清,只能混淆視聽,無助讀者了解評論者的論據(讀者有權接 受筆者的論述,那是民主賦予的權力)。如果評論繼續充斥著宣洩個人情緒的漫罵,譴責與攻擊,那根本就是不屑一讀,那就任由論壇亂象持續下去。

馬英九推出兩岸地區論,只是一個概念或構思,概念是可以辯論的(漫罵除外)。事實上,兩岸在重返現實,師法自然的原則下,仍然還不是地區對地區的關係。然而為何馬英九會提出如此特殊的「兩岸關係論」,相信是基於策略上需要。

在討論兩岸關係上,必須把兩岸關係置於一個框架內,英文所謂的deliberation of content within a certain context。我們不能天馬行空,帶著個人的喜惡,抒發個人情緒,站在自我正義化,聲討對方的判官高點原寫評論文章,否則,這樣的作風,與文字上顛覆基 本價值觀的文化大革命有何不同,即與「文字屠場」有何兩樣?

這個框架的起點為承認彼此為政治體實,就如主文所說,脫離了這一點,即如無根的浮萍,到處飄泊,一切徒勞,兩岸找不到融合統一的歸宿。

兩岸關係需要很多概念,構思以及思維上的突破才能找到一條持久和平最終統一的出路。前提只有一個認同中華民族下的中國(內涵) 為何物? 如果連同一個民族都無法認同,那麼討論這個課題不再有任何意義,理由很簡單,兩岸的華人都不再是華人,何來統一?何來團結?何來復興?又與誰統一,團結與 復興呢?雖然兩德的統一之路不能模擬,最低程度兩德以「互不否認彼此為外國(同一民族)」為統一談判起點,單是這一點,勝於兩岸的所謂「華人」。

何為兩岸關係?為什麼有所謂的「兩岸關係」如此的課題?在下筆漫罵之前,請深思! 漫罵解決不了問題,也沒有理性的人會浪費時間理會一味罵人,情緒充斥的所謂評論。

至於「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前者只是一個名號,後者才是內涵,且是唯一的內涵,九二 共識如一個軀壳,一中各表為靈魂;有必要強調,後者雖有一些爭議,讀者有跟進時事發展,兩岸對此的異議已在縮小(特別是今年初胡錦濤與布什總統的通話正面看待一中各表的共識)。

兩岸關係需要很多空間去推敲,琢磨,配以前瞻性的胸襟與視野,創造未來,才能找到和平共存共榮,以致統一的可行方案,台灣目前能做的是以台灣既有的價值(民主自由體制與經驗),在政治談判中充當槓桿的角色,在兩岸框架內爭取台灣本土的最佳利益。

明顯不過的是,把兩岸關係的互相制衡置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框架內,主權,主體性與體制的意識形態等問題都相對的不存在(相對的不存在是屬於兩岸 的「特殊關係論「的特徵);這意味它(意識形態)是兩岸兩個中華政治實體認同同屬一個民族的內務。這就是所謂的框架下情境的推演(the envisaged scenario within the relevant context)。

如此推演,兩岸的關係在概念上的確屬於兩個地區;不過,馬英九「似乎忘了」重要的一點,兩岸相對而言,都是不折不扣的政治體實(詳文請參閱正 文)。所以,他也可左右逢源的宣示,他是以中華民國的憲法詮釋地區論,因為這吻合此岸與彼岸的兩岸的憲法限制--兩岸皆不允許中國國土上出現另一個國家。

總括而言,台灣人 如果嚴正看待本土利益,即應以「跨出台灣,立足大中華,放眼世界」(詳文請參閱李惠群特區)的胸懷與視野看待和平統一的大趨勢。部份的台灣人越早脫離否認 症候群越好,無論是對自己或台灣社會都是好事一樁,每日皆沈迷在漫罵聲中:搞到族群對立分裂的日子並不好受,反之,把胸襟打開,迎接一個即有挑戰,即有機 遇的大時代的來臨;一來可收歛亂象,化戾氣為祥和的正能量,減少內部族群的無謂斗爭,二來,為塑造一個前進的民族做出呼應時代的貢獻。

小結: 實際上,筆者所見,從兩岸謀求和解,和平,統一方案的各項議題上,此岸的台灣絕對佔有優勢,特別是體制,經濟潛能發揮的空間,問題是馬英九政府如何把握,拿捏及槓桿,把統一的「威脅「轉為空前的機遇。

儘管台灣政壇與政論亂象持續,上台才4個多月,馬英九幾乎每日都面對其「兩岸關係」的口誅筆伐,有如「兩岸」的猿猴啼聲不絕般,不留餘地,不給機 會,加上之前他宣佈延後落實633目標,啼聲音量加劇,更是不勝其煩,他的民調又再跌至新低點;他仍然不為所撼,不為所惑 ,堅持「練身」,練身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感言:智者不惑,勇者無懼,道心果定,無堅不達。此法本無諍,諍者失道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