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 2009

放下包袱,共創未來

【2008年11月3日】
十六字箴言果然成為兩岸關係的指導價值,這回輪到馬英九發揮他的創意,把兩岸關係定調在「正視現實,互不否認,為民興利,兩岸和平。」

根據台灣媒體引述國民黨人士消息透露,大陸海峽協會會長陳雲林即將訪台與江丙坤舉行的歷史性會議,馬英九把它定調為上述十六字。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互不否認」,這是十六字箴言中畫龍點眼的四個字。亦把馬英九為兩岸和平譜下啟動之門,或許這就是馬英九心中和平之譜的創作部份。

「互不否認」是建立在什麼共識基礎上?馬英九認為是建立在正視現實的基礎上,這是兩岸今年上半年的「胡蕭會」與「連胡會」首發四句偈精神所延續的共識。

(●胡錦濤:「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5月「連胡會」

●蕭萬長:「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3月「胡蕭會」)

這次的兩會「陳江會」兩岸關係能以和平為主題,前提是兩岸能否「實質上」正視現實,這個現實無他,即一個中國兩岸上兩個政治實體仍然活生生,各自為政,營運自如的事實。

「互不否認」是前提,馬英九的建議是互不否認(政治實體),這與互相承認都是「正視」,唯獨前者是消極的,被動的,後者卻是積極與主動的,就如當年兩德對德意志民族重歸統一的起碼的條件一樣,互不否認對方為屬於同一民族的政治實體。

儘管如此,兩岸中華民族能夠互不否認,對延後了17年的兩岸關係的修復已是一項突破,經過過去兩位台獨傾向總統的蓄意破壞後,重新來過,雖然已是去日苦多,可是來日可期。只要兩岸中華民族能本著中華民族大愛的普世精神,沒有問題是不能解決的。

自1991年以來,互不否認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它標誌著兩岸為了中華民族的和平,團結,統一與復興,努力放下耽擱民族大義的意識形態,重返人本, 人和,人性(「三人」)的原點,以人為本,為民興利,建構兩岸和平的基石。儘管兩岸跨海的政治建設是最棘手,難以一帆風順,然而只要凡是以「三人」為重, 以民族大義為依歸,必能勇往直前,迎戰未來。

「陳江會」是兩岸跨出歷史性的第一步,以和平為定調,起點就是互不否認,既然「一個中國」的底線已跨越,前路既使考驗重重,總方向,與大目標已確定下來,兩岸就應義無反顧,放下包袱,挺進吧!

全世界的華人都會深深祝福兩岸的和平之旅,願「陳江會」順利,成功,掀開和平的頁章,共創未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