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 2009

2009年兩岸政治談判的起點─互認政治實體

【2009年1月3日】
胡錦濤在人大委員發表「告台灣同胞書」30周年紀念的座談會上,呼籲兩岸展開和平協議談判,結束兩岸的敵對狀態,讓兩岸民眾得以在一個和平的環境中謀求幸福的生活。

胡錦濤的談話讓人聯想到大陸已把兩岸的和平共存共榮擺在第一位,為現階段當務之急,顯示談話涵意重點是,大三通還是不足以取代填補維續了60年兩岸政治禁忌帶來的「真空」。

兩岸關係經過2008年取得的勢如破竹的進展後,顯然兩岸領導人在政治上深切覺察到沒有一個政治橋樑的關係,是隨時經不起考驗的;民對民,商對商的三通必須有一個政治依歸,否則過去3年來的兩岸取得的進展,尤其是剛剛揮別的2008年的利好勢頭將功虧一簣。

步入2009年,現階段的兩岸關係正進入一個微妙期(詳情參考李惠群特區評論),一個處理不當,有兩種可能性會發生:一,因意識形態的作祟而「怠 延」導致陷入膠著狀況,錯失2008鋪下的利好基礎;二,策略上高瞻遠矚的運籌(源自領袖的高瞻遠矚),為和平協議的談判與簽署取得一點突破。

筆者所見,現階段的兩岸關係(先不談統一)取得政治突破瓶頸的三步曲為:完成一中各表;互認政治實體;及在認同或不否認同屬一個民族的前提下,啟動和平協議的談判。

有鑑於此,兩岸沒有必要在展開政治談判之前單方設立障礙,兩岸的關係應是平等(對等)的,一旦經由一中各表,及互認政治實體後,兩岸有必要在言行 都反映兩岸關係的平等觀,否則會乖離之前的取得之共識。在「內化」關係的引導下,兩岸關係呈現動感的生命力令人欣慰,與過去隔岸喊話或「各講各話」的情景 相較,已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兩岸關係要取得突破,進而促進開拓民族和平團結而新的格局,胡連會以來3年的進展是最佳的借鏡: 兩岸必須互認對方政治實體;根據「水」流向的本性,它自會在適宜的水位自動調適;只要沒有一方單方設下人為的障礙卡住,反而持續以開放,包容,雙向的務實 態度處理開啟政治談判之門。實際上,從兩岸「內化」的角分析,互認政治實體已是水到渠成必然與自然之能事。

所謂的三步曲為一條價值鏈,三合一,順序而成,缺一不能成事;而且都是基於內化兩岸關係的「共識」,包括台灣據力爭取的適當國際空間(胡錦濤在「告台灣同胞書」的紀念會表明會適當安排台灣力爭的國際代表權,包括讓台灣以WHA觀察員身份出席會議)。

現在的問題並不是意識形態的議題,正如胡錦濤所說,啟動和平談判,結束敵對狀態才是當務之急;兩岸沒有必要在車前擋帥,見林不見樹。可能歷史的包 袱摻雜黨性過強的單邊意識,蒙蔽了兩岸無法在見林亦見樹之間保持平衡,導致兩岸關係的處理失衡,難道經過大三通後,兩岸關係會重陷「理性不足,感(黨)性 有餘」的咀咒,提早結束兩岸的「蜜月期」不成?

除非兩岸「重返現實,正視現實,尊重現實,出發現實」,兩岸關係再次陷入膠著狀態的可能性高於取得突破,又是主體意識的情意結作祟?希望兩岸步入2009年向「兜兜轉轉,原地踏步,難以自拔」說不。

值得再提的是,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已針對一中各表完成表述。根據官方新華網的英文發稿大陸領導人胡錦濤2008年3月26日與美國布希總統通電話時 亦提及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在此特地附上新華網英文原稿,引述胡錦濤向布希表示,中國向來的立場是根據「九二共識」恢復兩岸的磋商,而「九二共識」中 雙方(指兩岸)皆認同只有一個中國,不過卻同意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各自表述。(He(Hu) said it is China's consistent stand that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should restore consultation and talks on the basis of "the 1992 consensus," which sees both sides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8-03/27/content_7865209.htm )(有一點耐人尋味,大陸當局至今,包括領導人仍然不願對新華網只向外發佈英文稿,對內則靜若寒蟬,未有中文版本進行解釋。)

無論如何,由此顯示大陸最高領導人最低程度已「默認」一中各表的原則,現在只待大陸加以落實 (表述) 。再說,如上所言,大陸當局事後並無否認新華網的報導。

根據慣例,如果報導出錯,或與事實不符,大陸當局必定加以否認,不會保持緘默,特別因它涉及重大敏感的兩岸關係政策議題。對於2008年下半年表 述在先的馬英九無疑是一記定心丸。鑑此,大陸的學術界與政界有必要調整步伐,避免繼續以「一國兩制」混淆視廳,應讓路予「一中各表」,給予空間讓兩岸釐清 「後」一國兩制出現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學術界應跟進大陸領導人思維的變革,因為「一中各表」仍然堅守一個中國的底線。差別是一國兩制已被超越,避免繼續 以僵化的思維解讀兩岸政治思維,應積極跟上兩岸關係的變動,改以實觀中道取角協助推進兩岸的和平進展。

筆者要借此良機重溫兩岸突破政治禁忌,邁入政治談判的三步曲如下:

一,完成一中各表;
二,互認政治實體;
三,互認或互不否認同屬一個民族。
(進入啟動政治談判階段)

2009新年伊始,謹此與兩岸及全球心懷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共勉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