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9, 2009

大陸面對的三個選項:政治實體、獨台以及′台獨′

兩岸的政治關係有日漸清晰化之勢。

隨著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的舉行及其他前序與後繼的發展,兩岸智囊學者短兵相接揭露兩岸政策歧見已日益明朗化。(兩岸隔岸演義已有一段時日的「中道觀」間,也要從模糊重返明確了!)

綜觀各界的論據與建議不難看出兩岸的政治歧見不外圍繞在兩岸的政治地位與身份的問題,因為兩岸學術界已把重點縮小至兩岸以什麼身份(或以台灣的角度,台灣以什麼身份地位與大陸簽署和平協議)。

這是兩岸政治關係帶出的「關鍵難題」(胡錦濤語):根據本小組的分析兩岸現階段的關鍵難題就是「身份與地位」 ,或正如馬英九總統顧問黃國光所說,台灣需要大陸給予「面子」,才能下放解決後繼問題(後面那半句是筆者補上的)。

有學者在兩岸一甲子研討會上提出尚未簽署和平協議的兩岸關係是一個中國還是兩個國家的關係。儘管這樣的問題有「綠色」的傾向,然而,如此的問題卻標出胡錦濤的「難題所在」:大陸如何看待台灣的現狀!?

台灣的現狀是什麼?大陸的說詞是分裂出去的中國部份領土;台灣國民黨的說詞是中國分治的台灣;綠營可能堅持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至少是名號上的「台獨」)。

這對大陸是一個嚴正考驗政治睿智的問題,它可能是一個選擇題,也可能是一個理性夾雜感性的問題,不過它絕對是一個影響兩岸成為一個正常,正道國家的福祉與右左國民幸福的指數的關鍵問題。只有中共政府與他們的領導人知道答案。

可能有人會問,以上的標題單獨把「台獨」套上引號,為何政治實體與獨台沒有套上引號?答案得簡單,政治實體是存在的選項(根據其他國家的實例,並非兩岸獨創),獨台是台灣的現狀,英文是指independence against China;「台獨」嚴格來說,並非大陸的選項,不過卻是大陸面對的最壞的後果;也是一些人的憧憬,或說一些堅持獨處一偶台灣人的顛倒夢想,他們包括繪出「台獨」之路的李登輝與陳水扁(儘管他們兩人也承認「台獨」是不可能的)。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旨在一個沉澱的空窗期,提供一個第三眼的中道觀的客觀分析,探索掌握要和平發展兩岸關係的大陸,還是要在「和而不解」的環境中繼續兩岸的畸型的現狀:基本上選擇權還是操在大陸手中。

這麼說,是與時間賽跑,凡是都必須放在時空的框架內檢討,或說與時併進,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的認知都不能逃避時空的檢視。否則,兩岸的統一仍然是鏡花水月,儘管吃不到的葡萄可能到時已經感覺上不再「酸溜溜」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