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1, 2010

胡錦濤引領兩岸攜手復興民族(上)

剛剛結束的中國第十一屆人大會議打出經濟搭檔文化凝聚共同意志的策略:一個先經濟,以文載道的模式,鞏固兩岸和平格局,邁向建構和平框架的中期目標。

2008年「胡六點」中曾提到:「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華文化薪火 相傳、發揚光大,以增強民族意識、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胡錦濤的高瞻遠矚,引領中共班子跨前躍過意識形態的桎梏,就如溫家寶在十一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官民的「相對尊嚴」那樣,讓人期待中國體制的改革在人大通過修憲後,執行在即。

胡錦濤主席與溫家寶總理在剩餘的3年任期,如何先行先試,引領中共幹部黨員做好思維矯正,以開放心懷,迎接還政予民的來臨,落實對人民承諾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框架與基礎;其攸關的層面不只是兩岸持久和平格局的奠基,最終統一的兌現,更是中華民族終極的復興。

一位領袖具備的素養,除了團隊精神外,必須兼具遠見,膽識,與同樣重要的果敢(適當時機做適當的事)。這三條素質缺一不可,才能降大任於斯人;正因中國積弱一個半世紀以來,面對如何洗脫鴉片戰爭蒙受的恥辱,呼應的是終極中華民族復興的挑戰:簡單的說,自孫中山1912年推翻滿清專制腐敗皇朝建立三民主義體制以來,兩岸朝向自由民主體制的另兩個「以民為本」的大日子,一個為1978年鄧小平在大陸推行市場經濟,以及1986年國民黨在台灣下放專政讓台灣轉型至自由民主體制;正值辛亥革命即將慶祝百年紀念之際,中國國運的另一個革新體制的歷史機遇的循環,就落在剛落幕的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民主化的啟動--農民與城民同票同選的劃時代的一人一票選擇權的降臨--對於掌權者,這是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時代,錯過這個歷史契機,就要等待「時勢造英雄」的替代了。

再造中華文明的任務,更是需要一支能夠持續超越舊框框的團隊的共襄義舉,而引領這個團隊的方向感,則是團隊最高領袖不可或缺的素養。

這一代的中國領導人除了能勇於掙脫舊框框,改由新思維取代外,最高領袖的方向感,領導群雄展示的膽識,與對追求自由民主始終堅定不渝的果敢精神,將成為中國未來接班領袖的標竿。在面對兩岸問題上,最高領導人還要具備一個特質--靈活變通。

胡錦濤是至今歷屆中國領導人中展現最大靈活性的中生代領導人;這種靈活性不只展現在兩岸關係的策略手法上,從這次歷史性的人大會議,胡錦濤的搭檔溫家寶對民主改革的發出的承諾,社會的正義公平化,更是令人倍感中國距離自由民主社會的目標已經在望了,或說修憲後鐵定開跑了!?

胡錦濤的堅定不渝,展現在聆聽人大代表的心聲,對農民的與城民同票同選的公平糾正,對國家民族深層掌握了兩岸政治體系互異的奧妙。

兩岸關係從著手民間的經濟,文化,繼續更上層樓,循序漸進,增進互信的過程,都是一個旅程,這個旅程的良性溝通,促進諒解,增進互信比什麼都重要,所謂的「聚同化異」,就是要先打開心結,繼而潛移默化,進而互相欣賞,營造雙贏的格局。

顯然,胡錦濤已經看透兩岸關係要持續取得和平良性進展,與中國政體民主化是連體嬰的關係,缺一不可。完成政體民主化,與中華民族的復興/中華文明的再造將扮演載體的角色,兩岸的統一,已成為中國完成民主化改革的必然結果,這個必然的結果,是一花開兩瓣(民主與復興),打造一個自由民主的中國帶來的信息,不言而喻,等於統一的問題已經被超越了,不再是問題!

由此觀之,由胡溫時代起,中國未來接棒的領導人肩負的終極使命,不再緊訂兩岸的統一,在和平的大格局被奠定後,放眼中華民族的復興與中華新文明的再造,才是歷史長河的等待挑起的最大使命。

從這個角度探索,胡錦濤高瞻遠矚的思維已是昭然若現,他與溫家寶的「夥伴團隊」在兩人上臺以來的現階段,打出的經濟配搭文化為戴體--即先促進兩岸民眾的民生與文化認同,享受經濟發展的果實,配以文化的凝聚力--的確是「既務實,且遠見」,認祖歸宗是自然的現象,操之過急,違反老子的自然之道,會弄巧反拙,壞了大事。

本小組觀察胡溫兩位領導人的「無縫配搭」,緊密追蹤是近5年的事,如今眼見時機成熟,才推出「胡溫團隊」的名號。這些年來,兩人的巧妙配搭,果然並未讓人失望,使中國進入一個「經濟蓬勃為基,推動政治改革」的大國。本小組稱它為「胡溫團隊奠基挑戰」,就如溫家寶所說的,給他(們)3年;往後3年,胡溫團隊政績如何,能否開宗明義,啟後承先(非承先啟後),堅定不移開自由民主體制的先河,引導民眾建立「相對尊嚴」的社會價值,催化官民建立「夥伴關係」,攜手共建一個民主化的政體,讓社會的公平正義更勝陽光,人民公平分享國家的財富(這是過程);如是,這將是本世紀最偉大人文工程的果實也!

可以預見,要達致以上「社會尊嚴」的目標,間中最大的問題,不是自由民主本身,而是一黨專政的體制如何設下一個可為與靈活時間表,逐步放下身段,最重要的是把重點放在執行力上,言出必行,行而必誠;讓人民沐浴在自由民主的風範與氣氛中,民眾得以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自由開發個人的潛能;人民在健全的法治下,恢復精神與物質平衡的人性尊嚴;引領繼而催化人民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協助中國建立一個自由,民主,法治,人權,均富的「陽光社會」;屆時中華民族的復興將指日可待,如百川匯集納大海。

敢問一聲,心懷中華民族的各界,一個走上復興的民族,再造的文明之道,兩岸民族的一統不是被超越了嗎? 還是問題嗎?

是時候加速放手,展現中華民族的睿智,豁出去了!!!全球華人及民主社會寄予厚望!

贈言:「以經推舟,以文載道,政治普世,政體磨合,民族復興,文明再造,兩岸統一,水到渠成。」本小組要以這三十二字箴言贈予中國領導人的跨出的「高瞻遠矚,按部就班,齊頭並進」。

後記:對於以胡溫團隊為首的現有領導層與接棒的未來領導層,未來3年是兩人引領中共與中國步上體制改革,建立自由民主的關鍵期的嚴峻挑戰,也是考驗胡錦濤激發黨內熱愛民主的細胞倍數成長與擴散的,最重要的是挑戰胡溫團隊的執行力 (execution) ,因為外界特別是西方媒體向來都把中共對公民自由民主的承諾視為理論上存在而已 (相等於中國的俗語:紙上談兵) ,中共擬定的憲法亦釋明這些人身人權的保障;鑑此,未來3年胡錦溫如何向來國民與世界展示對民主的決心,公信力與透明度,很大程度上就要看這3年的行動與執行能力,說到是否做到;中國人民將是最好的見證者。就如一位網民在人大通過增量民主修憲時,做出的一針見血的評語:「天開始打雷了,會不會只打雷,不下雨!?」

兩岸關係用語新解:(一)胡溫團隊奠基挑戰:未來3年奠下自由民主框架基石的歷史挑戰;(二)啟後承先:請參閱2008年5月26日筆者特區體製作為再造文明戴體推薦的新思維文章 :啟後不承先,兩岸關係迎來人本互信的前瞻 !)

參考資料一:背景故事:為了推動民主政治的運轉,胡錦濤自2005年開始已經有所部署。廣東的《南方週末》於2006年1月4日報道,1月底,中共將完成五千「縣官」大輪訓。據報道,有關計劃是2006年春節,胡錦濤親自提出的。胡錦濤當時在視察延安幹部學院時說,「只到省部這一級還不夠,說到底要落實到縣一級」。似乎,接受完「大輪訓」的五千名縣官,就是要為胡錦濤的改革在地方鳴鑼開道的尖兵。

另外,胡錦濤在地方換屆時為改革注入活力,加促去除思想陳腐幹部,打擊地方分利集團的一些舉措還包括:各地換屆大部份將實現「一正兩副」、黨外幹部加快進入決策層、容許一些民主黨派幹部出任正職、以及藉奧運之機,放寬國外及台灣記者限制,各地採訪,毋須再由外事部門接待及陪同;基本上,這些舉措的目的都不外加速黨內新陳代謝,打擊地方分利集團擴大影響。

2006年4月,胡錦濤訪美時重複說了兩次「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分析指出,胡錦濤此言,並不是空話。現時胡錦濤開始在地方組織上加強工作,在地方注入支持改革動力,到十七大前後,各項黨內民主措施將陸續出臺。加上中國現時經濟發展,法治在加強,中產階級在興起,民間社會在建立。到2017年中共十九大前後,中國要發展民主政制,將不再是一個夢。

中國國家主席(領導人)胡錦濤生平:胡錦濤是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參考資料二:胡錦濤的簡歷上雖說是安徽績溪人,但他卻是出生於江蘇(1942年出生),胡錦濤是家裡的獨子,他有兩個妹妹胡錦蓉和胡錦萊。他所讀的中 學便是江蘇泰州中學。胡錦濤1959年以高分考取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胡錦濤的夫人劉永清,與胡同為清華大學水利系1959年級的校友,他們有一子胡海峰,一女胡海清(又名胡曉樺)。

在他的生平中,你常常都會看到他是「最年輕的……」 出任貴州省委書記時,他是當時歷來最年輕的省級一把手;出任政治局常委時,他是歷來最年輕的政治局常委;出任國家副主席時,他是歷來最年輕的國家副主席。 另外,他亦是鄧小平在世時挑選的最後一個指定接班人。(待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