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8, 2010

三評:胡錦濤與蔡英文心中各有一把尺

蔡英文伸出的橄欖枝,大陸會接嗎?

這個問題會觸動兩岸關係頻密互動帶出的和平進程的前景,有助於突破意識形態,讓兩岸政黨關係邁進一個比較健全的發展階段。

然而,根據過去兩年來兩岸互動的「特性」,本小組分析認為,「一中各表」的命運與蔡英文的政治前途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話怎說,問診把脈,自從馬英九隔岸喊話提出一中各表,既使經由胡錦濤主席與布什總統2008年3月的電話交談確定了兩岸認同各自表述一中後,延至同年8月間馬英九接受外媒的專訪才非正式提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即一中各自表)的認同,自始,一中各表即陷入膠著。

本小組已經再三把大陸針對馬英九提出的一中各表進入不尋常深沈的緘默。至今已接近兩年的光景大陸仍然是三緘其口,集字不提一中各表。至今仍然未有跡象,大陸會對馬英九的主張表態,突出兩岸的政治關係持續處於糢糊的狀況。

基本上,兩岸關係特性過去兩年來取得之頻密連繫,是根據5年前(2005年)胡連會達致的諒解形成的輪廓;以兩岸兩黨(國共)形成的互動為基礎;民主進黨延後了5年,才從夢中驚醒,既使不算陳水扁掌後的3年,民進黨進入蔡英文時代也同樣視大陸為無物,持續抗拒了大陸2年。

明眼人一看,就會窺見民進黨現在才來搞兩岸關係,實屬後知後覺,有如上斜坡般吃力。當然後知後覺,遠比不知不覺強了許多。上篇的分析,蔡英文的善意吃力不討好,只剩「人和」因素讓蔡英文去操心。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可能說明凡事都有代價的,無論如何,午餐已經端上台面,總是要吃的(對於蔡英文)。

彼岸領導人心中的一把尺是非常清晰不過的,只有四個字:民進黨必須「放棄台獨」;此岸的在野黨黨魁蔡英文則擺明陣勢,不設政治前提,與大陸舉行對話:這是否等於要把大陸設定的一中(一個中國)的底線,及民進黨的台獨路線一併擱置?

就算如此,本小組解讀:兩者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台獨在大陸的眼中是不能妥協的。

至截稿為止,中國大陸仍然堅持一中的原則/底線;雖然有跡象顯示,大陸可能會權宜接受本小組倡議的一國的原則(詳情見筆者特區的「一國論」專稿),即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權宜轉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因為兩者是相通的(back to back)。

※ 兩岸實際在分享主權

現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果敢提出無條件對話,等於在兩岸關係的重大課題上,兩岸關係得由原有的國共兩黨變成國共民進三黨的參與,形成三個利益方;眾所皆知,國共現有的互信是經過重重波折與考驗才得以建立的基礎,並非從天而降:兩黨堅持的底線是一個中國;即使國共對中國的表述互異,其實兩黨爭論的關鍵最誰才是中國政府(政治實體)(如果讀者深入分析,兩黨實際上已經在國際上分享敏感的主權,既使是民進黨掌政時期,實況也如此。兩者的不同只是一個默認,一個拒絕承認這個既成的事實。)

再深入客觀探索,這意味著,當今兩岸確實存在著兩個政治實體。胡錦濤在「胡六點」中說的很清楚:「這是歷史(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內政對立的問題。」換言之,民進黨要加入成為利益一方(to be included as another interested party),它必須符合一個政治前提:即民進黨的加入,是來爭取代表中國政府的政治權。而不是搞分裂中國的台獨。

然而,明眼人一看,除非民進勇於黨斬釘截鐵公告天下放棄台獨,廢除黨網中追求台獨理想的明文,否則,民主進黨應繼續保持目前的路線,與大陸對話的問題是不存在的,而且是違反黨網的。

民進黨不能一方面維持台獨路線,另一方面,與大陸對話尋求和解,因為對話一旦舉行,民主進黨的兩岸政策就自然進入民進黨的黨網。退而轉其次,民主進黨在沒有制定一個完整的兩岸關係政策,讓黨中央通過之前,就擅自與大陸對話是削足適履的作法。民進黨如果認定因為大勢所迫,貿貿然這麼做,反映的是民主進黨領導層欠缺長期的兩岸與對外的戰略,除非它只是緩兵之計,為達到凝聚黨內部勢力應對台灣選舉的策略。

※ 民主進黨政治定位?

換言之,民進黨在搞清楚自己的政治定位之前,不應也不宜貿然與大陸對話。除非它勇於修正自己的定位:放棄台獨。當然,堅持台獨路線的風險特別高,難道陳水扁掌權時期,兩岸關係動蕩不安,每每處於戰爭邊緣的危機,台灣人以至綠營人那麼善忘? 選擇後者,就要準備做出最壞的打算。

三篇評論,最後的結論是,民進黨不能也無法在謀求與大陸和解的立場上採取模菱兩可的手段,大陸不可能與一個隨時變色,「易獨不統」的政黨和解的,甚至只是對話,理由已經是寫在白板上!

至此,大陸會否與民進黨對話?答案已在不言中了。這樣的命運與「一中各表」的前途堪虞是一樣的。民進黨宜三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