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5, 2010

開竅,超越,及轉型之間

這三字代表三個文化。

「開竅」一百份比是中華文化,道地的道家術語,中華文化的專用名詞;「超越」不屬於中華文化,它是洋味十足的泊來品;「轉型」比較中性,兩者兼有之。

新春期間在家看電視,看了一部大陸片,體材有關射箭與舞蹈。一位舞蹈教練考核了兩位舞者的舞技,讚賞其中一位,評語是從模仿中舞出自己,舞出生命的激情。另一位只是一名模仿者,因為他還沒有開竅。

就是那麼簡單,她一語道出中華文化遣詞用字的竅門,因為她深知開竅與用功是兩回事。開竅這個專用名詞,在英文沒有相等的翻譯,最接近的翻譯是 awakening,比較正統的可用enlightenment。我本身比較喜歡a strike of lightning。因為它立體感十足。

這就是中文的奧妙,它可以是電光一擊,擦出火花,它也可以是,禪宗的頓悟。

開竅可以是指個人,在某些格局與框架內,也可以形容一個民族與國家。變成政治用語。

如此觀之,如果有人問我,中國作為一個民族,開竅了嗎?這樣的提問,可圈可點,因為一個民族或國家,不可能集體開竅,事因開竅非常個人,然而,這樣的問題,放在中國這個國家的體制去考量, 放在一個政治格局去斟酌,可能會讓人另有一番體會與觀想景象。

「超越」(to surpass/beyond)比較麻煩,因為一般中文用語的常規理解,相對的用語比較二元,對立的理解性較強,不是對就是錯,不是黑就是白,黑白分明,不是朋友就是敵人,觀念多麼清楚;「超越」就打破這種二元論的藩籬,不斷超越自我,不在黑白,所以,超越有永無止境的含意。

「超越」這個字之不屬於中華文化因為它敵友不分,黑白混雜,屬於灰色地帶的中性,亦敵亦友,欠缺正義感,不站在正義的一方進行批判。超越最大的優勢在於包容兼有,無中生有,創意超前,具有啟後才有資格承先的涵意。

「轉型」(to transform)非專屬中華文化,也非泊來品,它是兩個文化的橋樑,中道十足,溝通樞紐。現在世界各國,包括中國與筆者來自的馬來西亞也在談論如何使國家經濟轉型。轉型頗有經濟專用味道;筆者反而覺得,經濟可以轉型,只有經濟轉型,行嗎?只有經濟的轉型,沒有政治陪伴文化的轉型做為後盾,這種非整體的轉型成嗎?會持久嗎?

這三個文化之間能貫通並接軌嗎?找到共同價值的一線牽嗎?我在問自己,也在問關心中國的朋友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