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4, 2009

生活化民主與「中國式民主政治道路」的探索

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完善民主化中共推行黨內小民主,擴大至社會大民主的議決,標誌著中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前夕做出的一個歷史性的承諾;意味這個逐漸從革命黨蛻變為執政黨的專制政黨跨出門檻的這一步:中共已做好思維變革,在建國六十年之際準備展開第二個階段的改革--政治革新。

中國是文明大國,中國的改革,不管是經濟、政治、文化,都會對世界帶來難以評估的影響,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鄧小平啟動的市場經濟改革以來,對世界資本市場經濟帶來的衝擊已浮現,眼前最引起全球注目的莫過於剛結束十七大四中全會採納的政治承諾;這項足以左右中國今後幾十年方向的「政治承諾」,令人一窺中國正致力探索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的「中國式民主政治道路」。

擁有7千6百萬黨員的中共的黨內民主的目標,可視為一個小型民主規範化的運動,執政黨內部的還政於民過程。在一個可以掌握的機制與範疇內,中共的實驗式小民主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十七大提出了「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的論斷,這在中共歷次黨代會報告中是首次出現。這標誌著黨內運轉機制從高度集中向民主化轉變的開端,其重要意義不可小視。

「黨內民主的實質是全體黨員是黨的主人,黨的一切權力屬於黨員。『黨員主體地位』的提出,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蔡霞指認為,這意味著黨內權力重心將逐步向黨員轉移,改變黨主要依靠骨幹力量驅動廣大黨員的狀況,這將帶來一系列關係和制度調整。」

「中共充分認識到黨內民主對推進人民民主的重要作用。」中央黨校黨建部主任王長江說,「黨內民主發展具有緊迫性,否則就要落後於時代。」

這無疑是個體制改革跨出的重要及英勇的第一步,眾所皆知,大陸的政改滯後經改已是公開的秘密,在理論上,可謂政改已「等待了30年」,如今由黨內啟動的「完善化民主機制的改革」,並非試驗性民主,應是由實驗性切入。

兩者有何不同?試驗性民主是根據民主理論以實驗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實驗性民主則依據普世價值觀的實踐民主原則,以生活化為基礎,配搭中共黨內的初階民主實驗,走出一條適宜中國民情,體現中國文明,反映中國特殊性的道路,即所謂的「中國式民主政治道路」。

換句話說,除了民主的普世價值觀外,中國人必須從中走出一條屬於中國人特性的民主政治道路,這就是今後幾十年中國面臨的體制挑戰。

這個過程不只對中共重要,對中國民主體制的革新重要,更攸關中國人的社會最終生活民主化的轉型;這個被譽為「本世紀最偉大的人文工程(民主大業)」,旨在與世界體制接軌,並扮演關鍵性的文明復興的引路燈。它牽涉的不只是中共如何由一個革命黨轉至執政黨,也牽涉中國由一黨專政轉型至自由民主體制與內部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化的遠大目標。

民主的真諦來自生活,民主的實踐來自生活化,唯有生活化的實踐民主,才是檢驗民主真理的唯一標準。民主不能在真空內檢視,因為淘空了實踐,理論民主脫離了民眾檢驗的基礎,就好像一場春夢了無痕。換言之,中共黨內民主的完善化,最終必須擴大至中國社會層面,使中國人的生活民主化,因為從中國全民社會的立場,全民生活民主化才是終極的的偉大目標。中共黨內民主扮演的是個民主先鋒實驗的角色,是為了適應中國民情與國情而設計。

有鑑於此,全世界包括心懷中華民族的兒女都在緊密觀察「中國式民主政治道路」的啟動;從另一個角度探索,它實際上也是一個新文明的出發;對兩岸民族的團結與統一的共同制度與心路落差的融合大有裨益;這即是本小組所謂的「三味一體「的體現(詳情請參閱李惠群特區的「一個新文明的破繭與出發」兩個系列文章)。

小結:最後要強調的一點是,從中華民族宏觀人文進化的角度,中共有必要牢記,中共黨內民主化是對傳統文明進行「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以與現代文明的結合,進而整合之,為重新出發肩負的文明重任的開端。必須提醒,在過程中(未來30年),扮演歷史長河的中驛站與催化角色的中共,必須創造屬於全體中華民族的價值,走上民主化道路堅定不渝,不可逆轉,以不辜負塑造一個新文明使命的民族重託。從此角度探索,其意義非凡深遠。

本小組僅以此文贈予慶祝六十周年紀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同仁:全球華人萬目期待民主化政改實驗的啟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