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成立兩岸共同事務委員會─兩岸第一道實體橋樑

建立兩岸軍事與外交休兵互信機制,挺進政治對話,解除敵對狀態(正式和解),搭橋鋪路簽署和平協議(進入和平實況)。

以上是本小組預見的兩岸今後3至5年的遞進式兩岸政治關係的進程路段;訪台的大陸「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大陸重要涉台大陸智囊、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長劉國深提出成立「兩岸共同事務委員會」的構想,由兩岸共同處理兩岸共同事務的合作問題。大陸智囊提出設立的兩岸共同委會的建議,即是兩岸互相尊重政治實體(正視現實)邁開的重要一步,符合兩岸通過(社會)和諧,(兩岸)和解,國家和平(三和)的環環相扣建構的政治平台,必定獲得全球心懷中華民族的華人支持,如此的思路也符合馬英九「內化」兩岸關係的軌跡。

這項建議中的兩岸共同委員,旨在探索兩岸如何通過一個政府對政府的機制,把兩岸事務區分為高層政治與普通行政事務,實為一個明智,適時,務實之舉,該建議與筆者前文兩岸空窗期之8/紅利篇/「是設立兩岸事務小組時機?」的建議類似(雖然跨海的委員會與小組的職權與功能有些層次上的不同)。這標誌著經過兩年來大三通的緊密經濟與民間互動交流後,兩岸政府已看透兩岸兩岸空窗期帶來的契機與機不可失。兩岸共同委會的首要任務,應是著手解決兩岸軍事與外交休兵建立互信須必備的機制,才能續而處理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和解問題及鋪平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之道。

兩岸政府對兩岸關係如何解扣,其實是一個思維的問題,也必是一個先知先覺思路的探索。大陸智囊提出兩岸共同委會的建議,必定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與考量,相信旨在平衡「先經後政」導致的傾斜的需要,讓兩岸關係板回政(正)軌,這樣的思路透露大陸積極且雙向看待兩岸的問題,一舉跳出單邊思維的牢籠,反映傳統價值的中道觀發揮務實的效用。還有重要的一點,此建議讓人看到兩岸關係即將從空窗期進入調整期。

可以預見,未來3至5年將是兩岸關係進程的關鍵階段,兩岸袞袞諸公能夠站在歷史與民族的制高點,從民族團結統一的至高利益進一步探索與共同塑造統合的路向圖;並帶著謙卑,超越小我(意識形態)的民族大愛精神對待彼此,大一統中華民族最終是可以預期的。

隨著大陸通過智囊透露雙向與互相尊重立場的塵埃開始沈澱,兩岸「政治和解」的問題再次浮出水面,兩岸政府,特別是馬英九政府如何回應大陸伸出的和解橄欖枝,這粒球現在又從大陸腳下踢回給馬英九。看樣子,馬英九須繼續「練身」以把兩岸進程推上更上層樓的挑戰/機遇已屆臨。

寄望兩岸政府以不折不撓,當仁不讓的無畏精進,繼續耕耘兩岸的政治心田,守得雲開必見月明,最後的勝利必定屬於勇者與智者的綜合體,兩岸堅定不渝努力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