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1日】
國民黨與馬英九傳出歧見,使一度樂觀的兩岸政策,表面上蒙上陰影,儘管如此,形容「躊躇滿志」的馬英九有些違反自然。
天下間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完全沒有風險的政治決策,否則這不叫政治,應該叫「家務」(有聽說過媽媽做家務冒著風險嗎?),特別是民主意識特強,動蕩時期的政治更加不好搞,不然板蕩就不會識英雄了。
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最大的本錢不只是識時務,更重要的是有智慧與勇氣去當機立斷,去承擔,從來就沒有一面倒的利害關係,如果是這樣任何頭腦清醒,智 力中規,有組織能力與一些煽動能力,加上一個討好群眾的臉孔,特別是能取悅佔選民半數的異性都可從政了!無法承擔政治風險的從政者,與平庸之備沒有兩樣。
有野心總是好的,要做全民總統也是不錯的志願,然而在實行民主制度多黨制的政體,這幾乎是天方夜譚(有聽說過參選政黨的候選人在選舉中取得100%的票數嗎!)這就是民主制度下可愛及可恨之處,因為它不讓你「完美」。
不知道58.45% VS. 41.55%的得票率(多數票221萬張),國民黨候選人是否滿意?否則不會自稱為台灣總統選舉以來,國民黨取得之最漂亮的戰績。如果你是中選及已上台執政的總統,你會以誰的委托為依歸,58.45% 還是41.55%? 任選!
實際上,所謂的全民總統是個標竿,是個理想的6位數標準,就好像流動性魚鉤的魚餌一樣,它永遠是可望不可達。激勵多於實務(誰應該醒醒!)。
講到黨政分家,黨政分家可圈可點,視情況而論,馬英九個人作風與國民黨領導層之間存有兩岸關係「歧見「,鬧出「黨輔助政,誰是兩岸第一線的問題(連胡錦濤也提出)「,馬英九是需要吳伯雄的,吳伯雄只能扮演與擔當過渡角色。
很明顯,目前「黨政分家」的特殊情況只能維持一個技術性的短時期,就如吳伯雄自己所說,功德圓滿即把棒子交回給馬英九。遲早馬英九都是要承擔與擔當黨政最高領導人的。
實際上,吳胡會後,吳伯雄確實已是「大功告成」,履行了他的歷史性情任務,為耽擱了9年的三通鋪好平台,取得胡錦濤「感受台灣訴求」的默契。過去 數個月兩岸良性溝通的蜜月期,馬英九與國民黨高層的分工策略,業已收到事半功倍的實效;緊接著馬英國九上台不久,情況反而有些膠著,令人感覺到,上台後的 馬英九個人作風佔上兩岸政策上風,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主張顯現「分歧」(或許這應歸功於黨政分家,或黨政分家的原先設計所致)。
明眼人都會很清楚,3年前胡連會延至今年上半年的一連串春暖,破冰,融冰的兩岸關係都是止於黨際的「輔助性」,至今還是未入「政軌」,也難怪國民 黨主席吳伯雄要急於交棒給馬英九(因為黨不能干政只能輔助)),同時傳出吳伯雄與馬的兩岸政策/策略不咬絃,包括最近馬英九的高官人選,黨領導向馬英九人 出現分歧。吳伯雄交棒給馬英九有先見之明,否則遲早會背負功敗垂成之虞。
外面短期的大環境與氣氛也有些凝重,來自大陸的中階領袖的確有些「硬」起來,君不見自從胡錦濤連續向台灣釋放善意後,由於兩岸關係只止於解下歷史 包袱的三通(返回九年前的兩岸民間關係),在戲肉政治方面還是「得個講字」。胡錦濤也難以在政治上交待大陸對台灣的善意與讓步(包括「不提」一中與「放 棄」一國兩制的前提)。「硬」起來的包括新任國台辦主任王毅,表明大陸不能讓台灣正式加入世界衛生機構(WHO),及人民解放軍副參謀長馬曉天反台獨言論 震動美軍司令。
說穿了,彼岸釋放如此多善意後,馬英九仍然老調重彈「 大陸是威脅也是機遇,最大化機遇,最小化威脅。台灣最大談判依據…是軍事力量」等等。
一位領導人,最令人仰慕的地方,是敢於承擔政治風險(其實執政者每項決策都承擔著程度不同的風險),加上以上所言各點,最大的風險並不是做出錯誤 的決策(再問問,以馬英九慎審的作風,能做出最大的錯誤決策是什麼!),而是明知決策是大勢所趨,遲遲延後,連定調和平也左願右盼,反映內心不是對兩岸前 路前景欠缺踏實感,就是另有文章(議程)。
如果是這樣,馬英九還是如「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7 月6日澄清所說,「繼續做個不統,不獨,不武的總統」好了,「排除恢復國統會的運作」,以免他(馬英九)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壓力;與此同時,如果馬英九仍然堅持,唯有祝福他繼續向「全民總統」理想挺進!
後記: 現在筆者才恍然大悟,馬英九為什麼說在他有生之年,兩岸統一都不會實現。他果然需要很多時間去部署至少這4年努力「去政治化」或延後政治融合的計劃策略; 突然間,筆者連想到,低調的蕭萬長副總統曾提出「不急統」,不獨,不武的政策,後援馬英九的全然「三不」,不知現在是否仍然靈光! 無論如何,短暫的蜜月期已過,好話已說盡,善意已顯盡,現在是卷起褲腳,做出政績以報答人民對國民黨厚愛的時候!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