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2日】
兩岸和平關係理念進入正軌? 馬英九開始「練身」!誰要拉後腿!?
馬英九推出兩岸關係特殊論,同時「膽敢「推出633跳票的宣示(儘管後者不是好事),要延後到2016年之後才能兌現,兩件事表面上看起來,風馬 牛不相及,如果深入分析與探索,兩者的因果及因緣不能與發生在非洲的蝴蝶效應相提併論。把它們放在台灣經濟前景維擊於兩岸關係的平台上,馬英九的謀略思維 開始發出微小但重要的訊號。
以馬英九的個性可能是一位「慢郎中」,慢條斯理(疏理)是他的作風,他需要接收許多各方的訊息,澈底掌握「個案病情」(兩岸從違反自然的隔離至良 性修好),讓慢郎中實習適應拿捏診斷的速度,不能操之過急(許多評論斷定馬英九個性與作風慢半拍,影響到他施政謀略的果敢與效率並非沒有根據)。
所幸他有天時與一批「民族義士」的鼎力支援,為他併肩奔走兩岸民族團結的使命(人和),及時搞好三通啟航,他才有充裕的時間佈署思考大方向,審時度勢;換言之,一旦馬英九重返民族和解團結大義號召的正軌,搞好團隊,分工協作,台灣的經濟前途還是「有可為而必為之」的。
在兩岸關係的定調上探索台灣的經濟前景的框架下,很多憂慮必須由台灣跳脫圍城與島民心態才能解開,及看清整體的格局,否則台灣 人容易妄下定論,動不動就鼓燥,鑽進牛角尖,把問題全部推給政府的傾向,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恰好這種島民個性與馬英九形成強烈的對比,時常碰撞在所難免! )。
馬英九這次「果敢」宣示其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特殊關係論」 ,實際上與宣示「633」在上台三個月後即跳票,及陳水扁的海外洗錢醜聞被揭發的天時一起解讀,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的任期還有三年多,「跳票換選票」? 表面而言,從來就沒有一個民選總統那麼笨,跟自己過意不去,自己拆自己的台;難道接近六成7百多萬選民選出的總統真的是這樣的質素嗎?
馬英九似乎已做好準備(至少策略心理上)要重返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正軌,宜黨宜政,或靈活應對,雙管齊下佈署應對大陸的政治協商與「和談」的啟動。
全球經濟不景,台灣股市持續跌至近年新底,三通被指望帶來的經濟效應有欠理想,陳水扁家族洗錢醒聞捲起的風暴繼續擴大,台灣政經一片風聲鹤淚,馬 英九承受的壓力不小,他必須思考大方向,以達到突破一點帶動全面的謀略,製造新機遇讓台灣最遲於2016年兌票承諾(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2016是個移動 的「政治承諾「,就如玩射擊的人 向游移的靶射擊一樣,旨在爭取時間,提高本身的臨場應對的能力與技巧)。
如果你是台灣選民,你要聲討涉嫌欺騙了犯下等同失信於民的陳水扁,還是把矛頭轉向提早知會你跳票的馬英九?
台灣民眾必須在兩者之間代表的價值與政治理念做個抉擇,一個肯定是犯科「無恥」的偽本土意識派,一個有待觀察的「無能」的游離中華派。再說,陳水 扁執政8年無法振興台灣經濟,這是前朝政府的遺留下來的擔子或包袱。馬英九與國民黨是冷手接過一個燙手的山芋,陳水扁浪費了八年荒廢了台灣的經濟(或說一 個胡搞蠻幹,「不務正業」的總統,任由台灣經濟往下滑)。
馬英九真的變了,揮去「優柔寡斷」,拿捏快慢(軟硬自如),變了勇敢與果斷,敢於面對一個崛起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熱身準備與彼岸展開政治 談判。台灣人應該慶幸他們的總統終於站起來,走到前線或第一線,面對一個「巨人」堅持「平視」而非「仰視」的(兩岸兩個實體)平等觀,不卑不亢爭取台灣本 土利益(如果台灣出現這樣的最高領導人. 筆者只能嘆一聲: 夫復何求?)台灣人所能做的是避免重陷傾向隱性台獨(「主權論」)的攪局。台灣深綠勢力堅持主權在台的僵化思維,就好像台灣媒體形容目前正在訪台的馬來西 亞執政黨國民陣線的50名國會議員被「綁樁」一樣滑稽(綁得了身,綁不了心): 身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心在中華綁得了樁嗎;再說,彼岸已暗示對內謀求和平統一的眼節上,連最敏感的主權議題可以擱置,學術界亦發出「共享」、「共護」主權的 權宜之計。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9月 10日在廈門宣佈促進兩岸交往的5項新措施,包括開放大陸13個省市的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旅游及經這三個起點赴台灣本島旅游(這是兩岸民間交流繼7月 周末包機開啟以來的又 一項重要突破)。王毅之前亦表示支持馬英九的和平新動向,大陸持續向台灣釋放善意,顯然回報馬英九的「政治新善意」。如此觀之,顯然的,兩岸問題的意識形 態的爭議並非本來自彼岸。
話說回頭,如果台灣 人認定台灣的經濟前景在兩岸,就必須明了天下間那有白吃的午餐,有權力必有義務,天經起義,世間那有只拿不給的差事。說穿了,兩岸至今仍然是兩個獨立運行 運作的政治實體(或「區」)。如果這樣的格局無限期維續下去,你說大陸那有機會繼續釋放善意,又怎能幫忙呢?你總不能叫大陸向南北韓看齊,人道「糧助「台 灣吧?(台灣也不須要吧!)。
現階段很難分辨馬英九是否「大智若愚」,兩岸關係上,大陸是「以逸待勞」,此岸的馬英九政府即「以勞待逸」;而台灣現政府與台灣民眾的關係似乎有 些「以逸待勞」的影子。以一般台灣民眾那麼急進的觀點而評分,馬英九肯定不合格,只有49分或更低(陳水扁及時幫上忙),英文比較名詞中的worse and worst 可派上用場,前者是「壞」,後則是「壞透」;一個壞透的總統下台去,上來了一個在萬民歌頌聲中的「壞」總統,或比較貼切的「夠蠢」的總統。台灣的政治生態 果然令人傷腦筋。說穿了,幸運的馬英九還是有些有持無恐,敢於揭底牌。(這一點似乎不像膽怯的馬英九)
馬英九的這一招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 它離不開「政治攻略」四個字;外圍的全球經濟生變,金融體系不穩定的牽制下,加上大陸經濟遇上加速轉型的刺激(由出口導向弱化轉至內需要與內部投資拉動的 變數),台灣做為大中華經濟圈的部份必須加速制定應對全球經濟冷卻(非放緩)的挑戰。
換句話說,台灣內外交困,尤其是外圍環境的變數,大陸的經濟結構的轉變,做為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台灣具備應變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且這個能力首 先必須來自政策與策略的調整,如果「不能」掌握變局,或「可為而不為」向大陸借力,台灣有什麼條件單獨去應對把全球經濟劇變帶來的衝擊減至最低點? 如果經濟/金融風暴重臨,台灣的港灣在那裡,答案已寫在白板上!
不管李登輝與陳水扁時代的政客當初怎樣反對,大陸(包括香港和澳門)已經成爲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對大陸的出口占台灣出口總額的40%。根據 2006年數字,雙邊貿易額超過1160億美元。在大陸有投資的台灣中小企業有數萬家。與此同時,有超過100多萬台灣商人、企業管理人員及技術專家生活 在大陸。
相對大陸的經濟現代化而言,更爲重要的不是與台灣合作的總量指標。作爲信息技術領域的領跑者,臺灣成爲引領中國大陸“快車”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火車頭」。目前大陸出口的高科技産品有70%是台灣公司生産的。也正是借助這一點,中國IT製造業躍居世界第三。
除技術外,在大陸落戶的台灣公司還有一個優勢。儘管中國已加入世貿組織,但國際規則仍禁止向北京出售最先進的可能被用于軍事目的的生産設備。但台 灣不受限制;所以台灣公司可以向大陸出口更爲精密和先進的産品。它們就是這樣做的。 (以上三段摘錄自「「大中國」將撼動整個世界「一文,它反映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兩岸的經濟融合已到了難分你我的階段。)
從務實的角度,台灣政府眼前最大的挑戰是在現有的「大中華經濟圈準版圖」巨大背景的依據下,制定一個政治領航經濟融合的政策,及順應大勢調整相關 策略的步伐。它仍然是經濟先行,不過由政治意願策動的政策護航。三通啟航只是一個行政上的議題,它恢復及依循執行九年前兩岸一度的協議內容,儘管兩岸民眾 與領袖取得一定的良性溝通與感受,「三通」仍然止於民對民(P2P) ,商對商(B2B)的互通交流,在政治與技術層面,兩岸依然處於敵對,欠缺一個建立政府對政府(G2G)的正式關係與機制。
三通後的台灣股市(通常股市是整體實質經濟的寒署表預兆)跌跌不休,反映投資者早已消化三通的利好因素,敏感的投資者依然對台灣的政經前景信心不 足,民間消費力度也是欠缺政策推手的原動力。如果以一句話形容台灣經濟:除了「膠著」之外還有什麼更貼切。呼之欲出的「兩岸自由貿易區「(福建與台灣先 行)的構想,或者類似香港與大陸簽定的CEPA(更緊密經濟互惠協議)鋪路及引導下,邁向的兩岸經濟共同體的起步(詳情請參閱李惠群特區)是台灣開拓經濟 活力的最佳途徑。由此觀之,馬英九面對的一個活生生突圍(筆者認為是如何突破瓶頸)的嚴厲挑戰。如果有「全民總統」這回事,應是著眼突破思維一點,帶動台 灣走出經濟困境的謀略。
馬英九是「大智若愚」,還是無可救藥的「蠢透」,台灣民眾如何對待馬英國的突圍之謀略,繼續由台獨牽著鼻子走,指他出賣台灣,受困於「台灣是一個 獨立擁有主權的國家」的典型台獨老調,無法變通,繼續被 「台獨之父」李登輝,與「台獨之子」陳水扁的「偽」本土意識牽著鼻子走;還是「跨出台灣,敢敢立足大中華,放眼世界公民」,台灣民眾的政治智慧受到嚴正考 驗。
誰說草根運動(游行)塑造政治話語權在台灣沒有一定的賣場? 如果民間及輿論無法善用「本土意識派剩餘的影響力去強化兩岸良性溝通的平台,反而依然故我,動輒就指責別人「賣台」,嚴然斗雞一派,至少應減低對兩岸和平 進程構成的干擾,並對馬英九突圍攻略保持中立,不蓄意去而扯他的後腿;以馬英九的個性與保守的作風,他臨陣退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到時,馬英九的633計 劃肯定不會在2016年之前兌票! 台灣持有斗雞心態的民眾與深綠營,請想透透,多多保重才押注!!
馬英九已經把頭伸入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感謝陳水扁協助他壯膽),他的步伐還是有些戰戰競競,誰會為他站台? 只有來自此岸堅定不移的「民族大義」的護航,「膽怯」與「優柔寡斷」才會從馬英九的字典中袪除,台灣前路包括經濟民生出路,很大程度上有賴馬英九如在任期 啟動與大陸和平談判的一覽子,風向難測的民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會干擾馬英九的謀略新動向,對他的舉棋形成壓力;說穿了,一個持續戰戰競競的馬英九如何全力 維護台灣本土利益,民眾不希望一個信心不足,意志不夠堅定的領導人去面對一個崛起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吧,這個問題留待台灣人去思考!
後記: 有跡象顯示,隨著未經證實的此岸成立兩岸小組後,馬英九詮釋兩岸「非國與國,非兩個中國「的特殊關係論,以及此岸的和平發展關係的論壇建議成立跨海兩岸委 員會後,此岸已響起推敲兩岸邁向和解和平方案的探索,連台灣外交部也配合打破緘默,「高舉」兩岸外交休兵旨為「謀求兩岸和平共存共榮鋪路的」鮮明旗幟 「(借用大陸用語)。筆者大膽預測,在短期內,只要台灣內部的雜音受到控制,筆者大膽預測,兩岸的正式協商談判已露出一絲曙光。你可說馬英九孤注一擲,或 開始「識時務」去面對遲早都要面對格局(就談判攻略帶局而言,早畢竟好過遲,主動勝於被動,爭取拿捏一些一主導權總是好的))。外圍經濟環境的變幻莫測, 台灣的經濟榮景再現,除了務實的兩岸經濟融合之路可取外,筆者想不出台灣還有更好的選擇!
或許可以這麼說,我們期待的是一個超越藍綠政治門戶之見的台灣,在此政經面臨重大歷史契機的時刻,一個敢敢揮別台灣歷史悲情與島民心態的台灣,政 局重新洗牌,及適當定位,去迎來一個兩岸經濟持續融合,公開主張政治融合(和平統一)大中華願景臨界就在今朝! It’s now or never (不是朝向和平統一就是隱性台獨!)。
台灣人敢敢豁出去吧!!官民攜手累積善意,迎接一個大時代及好日子的來臨。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80年代中期由意大利著名导演家,贝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编剧导演的《末代皇帝-溥仪-The Last Emperor-Fu Yi》这部影片曾经东南亚好个国家放映,名噪一时。
ReplyDelete溥仪是清朝最扣一个皇帝,也是中华两千年帝制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是跌宕坎坷,充满传奇性的, 是一位历史性悲剧人物。
台湾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登位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后,大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放大三通人民密切来往。希望在位期间两岸正式签署《和平协议》。
我们深信随着时光推移,两岸关系越来越密切融合,内化不断地深入演变,国际政治大格局影响下也许马英九总统在连任2016年后步上清朝溥仪皇帝后尘成为《台湾末代总统》历史和时间会证明一切
80年代中期由意大利著名导演家,贝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编剧导演的《末代皇帝-溥仪-The Last Emperor-Pu Yi》这部影片曾经东南亚好几个国家放映,名噪一时。
ReplyDelete溥仪是清朝最扣一个皇帝,也是中华两千年帝制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是跌宕坎坷,充满传奇性的, 是一位历史性悲剧人物。
台湾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登位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后,大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放大三通、大合作、大交流、积极地促进两岸人民密切来往,增进双方的共识与互信,做了大量的实质工作, 希望在位期间两岸正式签署《和平协议》。
我们深信随着时光推移,两岸关系越来越密切融合,内化不断地深入演变,国际政治大格局影响下也许马英九总统在连任2016年后步上清朝溥仪皇帝后尘成为《台湾末代总统》让历史和时间去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