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6日】
馬英九一上台即抓緊機遇,向大陸提出兩項催促大陸表態的訴求。這兩項訴求如果反應積極,兩岸關係的發展可能會出現一個突破點,使兩岸關係隨著4月胡蕭會融冰後,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與情境。
馬英九520總統就職演詞傳達「齊頭並進」的外交與國際空間的訴求,這一傳達的刺探性頗高,它的可行性卻依附在馬英九通過將於5月26日與胡錦濤會面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口頭提出的「擱置主權」的另一訴求上。這顯然是一石二鳥之計。
3月來,大陸最高領導人持續向台灣發放的善意,緊接著國台辦主任陳雲林亦高度評價馬英九演詞的兩關係政策部份,預料這已被馬英九詮釋為大陸對台政 策彰顯「從善如流」的情境,使到兩岸關係再度升溫;在確定7月4日兩岸三通的時間表後,馬英九顯然「意氣風發」,他對大陸的「訴求」預料將順應兩岸良性演 進,與時並進。
大陸領導層至今為止尚未正面回應台灣的各項話語與訴求,既使政策層面的一中原則,一國兩制,與受爭議的一中各表,也是間接地,隔岸地,暗喻隱晦的表述面之,可解讀為基於兩岸的正式協商談判尚未重啟,為持續營造會前的良好氣氛而休兵,暫時延擱分解。
從戰略的觀點,擱置主權的爭議與國際空間的訴求,息息相關,前後有序,一分為二;間中浮現一個問題,主權的擱置或繞道而行的基礎是建立在那裡?依 本小組所見,是建立在兩岸的兩個政治實體(政治實體不一定是主權國家,主權國家卻一定屬於政治實體)接受一個融合中介載體概念的基礎上;如是觀之,兩岸將 順序進入「兩體一國」的框架內,因為只有進入兩體一國的情境,受到該框架的制約,主權的議題才能被擱置(符合依時隱現條件);悠關重要的是,一旦兩岸都接 受擱置主權議題的建議,即意味著在兩體一國框架內,兩岸政權已互相承認彼此的政治實體或政權,或最低程度互不否認為同一民族(同屬中華民族)。這其實就是 兩岸關係推演依序進入和諧情境,繼而和解與和平兩個層次關係的寫照。(必須再三強調,如是關係的演進是在兩體一國框架內詮釋,否則,離開如是利害制約,兩 岸關係將歸零)
這種演義,可被推演為兩岸良性互動的沈積,足以引導良性循環價值的認同,進而建立共識,設法彌補兩岸自1993年達致九二共識以來,錯失歷史機遇發展和平關係的損失。
擱置主權訴求的提出非常果敢,也是勢在必行,如果兩岸關係要進入狀況,主權議題沒有擱置或繞道而行,兩岸就不可能進入親密的兩體一國「核心關係」 的制約內;一旦在此框架內,兩岸政權的對等關係被確定,啟動兩岸的和解和平協商只是後續行為,主權議題相對上不存在及不具有適用性(the issue of sovereignty is irrelevant and inapplicable vice-versa in the context of two entities with single state);再說,唯有解開主權議題的束縛,建立平等(對等)關係,兩岸才能開誠佈公,找到「人本互信」的平台,展開坦誠務實的協商與談判。屆時,兩岸 關係勢必進入一個嶄新的格局。
持異議者可能堅持主權那麼重大的議題不能被擱置,實際上,被擱置只是權宜之舉,國家主權原封未動,絲毫不受影響,打個比喻,月蝕現象是什麼,月蝕 並不意味月亮不見了(只是你的肉眼看不到),有點障眼術的做法。它只是一個情境,情境是相對的,必有一些必備的主客觀條件維繫,情境條件改變,月亮即自動 出現在你我眼前。
換句話說,主權「議題」(其實只是議題而已,對外才宣示主權)無法被擱置,協商談判之門將無法重啟,國際空間的爭取也等於海市唇樓,了無基礎。
大陸的對其模糊態度給予表態只是時間問題,反而馬英九的「融冰太快變成洪水」(蕭萬長語)的擔憂,才是真正的隱憂所在。事因馬英九「顧全大局」的 作風,可能對兩岸局勢的持續良性演變措手不及,招架不來。基於他對「全民總統」的考量與期許,安撫500萬綠營票所謂傾向台獨的選民而所發出的信號,與他 抓緊機遇向大陸發放訴求的行為互相傾軋;在決策面,他必須釐清糾纏,做出明確的抉擇,卻勿在此關鍵時期,東搖西擺,自亂陣腳,底線為確保台灣做好充份的準 備,應對大陸的政策性回應帶來的格局。
換句話說,馬英九提出擱置主權與國際空間的訴求,台灣方面不能毀棋,否則馬英九政權必須負起全責。老子說的好「兩腳不宜同步而行」,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台灣必須確定民族統一義無反顧後,穩住陣腳上路也不遲。
儘管如此,在台灣確定其與大陸融合的政治意願的前提下,主權擱置與國際空間的訴求,不啻是兩岸建立互信價值與機制的試金石。也唯有繞過主權課題的爭議,兩岸兩個政權才能開啟協商和平之門。
且看大陸如何回應馬英九明確與實質的「訴求」。慈濟的證嚴上人的一句口頭禪可能兩岸管用:「捨得」,有捨才有得,雙贏精髓體現也。
總括而言,全球華人都會祝福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馬英九開拓歷史創新之道所展示的勇氣與智慧,適時與全球華人分享他心中之譜,迎接兩岸雙贏時代的來臨。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