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在新春前夕表示,ACFA不會列入九二共識及一中各表政治用語。這顯示,馬英九政府準備對北京智囊黃範章提出的「靈活變通」--正視台灣政治實體地位的看法---做出相應的「變通」,以投桃報李。馬英九如此積極的回應,讓人窺見兩岸建立實質的政治關係已趨近和解,突圍的關節。
馬英九皆不把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納入ECFA的主張,其實本身就是一項「靈活變通」的舉措。
此話怎說?馬英九向來強調,ECFA並非兩岸的政治協議,它只是兩岸締結經濟領域合作的框架協議:這是馬英九的說詞。然而,兩岸為了克服眼前的「政治未定論」,考驗的卻是ECFA「白馬非馬」的論調--一個必須與時併進的調適空間。鑑此,問題不在「馬兒」本身,問題是維繫在相關者的思維能否一樣與時併進,否則談論這個問題已經豪無意義,一個沒有情境/框架可言的九二共識(大陸的前提)與一中各表(馬英九的前提),實質已經淪為海市唇樓上的「兩隻天馬行空」了。
(從禪的觀點,六祖禪宗慧能的一句話或許可以派上用場:「不是風在動,也不是 旗在動;是心在動。」)
超越政治前提
仔細層層探索,對ACFA列不列入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的政治涵意的問題,實際上反映的卻不是ECFA(馬兒)的問題,是當局的心態未能與時併進;換句話說,在兩岸事務邁入內化與政治實體互不否認的框架下,兩岸簽署ACFA牽動的政治定位的問題不再是障礙,甚至可說已相對不存在!( Have been surpassed and comparatively irrelevance or undone with)。誠想想,世界上兩方簽署一份協議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情境框架(scenario of context)。這等於說兩岸簽署的協議,要不要把九二共識甚至一中各表(情境框架本身)列入的問題已被超越了。(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矣!)
其實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就好像兩個熱戀中的「政治個體」(情侶)到了談婚論嫁(或訂婚),締結良緣之際,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不是愛人已經被即將舉行的婚嫁超越,如果再強調他們是情侶關係(甚至堅持要在一紙婚約上註明「情侶」),會否多此一舉呢?畫蛇添足!答案幾乎是已經寫存白板上了!在這個關節上,最重要的反而是一紙婚約的締結時限,不再是受囿於「情侶」身份意識的攪局。
(兩岸「情定」ECFA,可被視為兩岸的初步和平協議,它只是一個正視關係的開端,經過大三通,與金融MOU等的重重考驗過關後,兩岸實質政治關係的建立眼見已呼之卻出。)
民進黨如此愚蠢?
嚴格上言,簽約的是兩岸政府,而非中共與國民黨。這關鍵的一點必須釐清界線,儘管大陸仍然是一黨專政,實質是中共與國民黨是各自政府的代表。胡錦濤不是講過一句也是高瞻遠矚的話「沒有人能確保中共永遠掌政,政黨/政權可來可去,國家民族才是永恆的。」換言之,大陸政府與台灣政府的協議是超越政黨的,即使有一天民進黨重新掌政,也不會改變兩岸的和平格局,因為在自由民主的政體裡,尊重前朝政府的所簽定的契約是戲游規則的底線。不然推翻前朝政府對外契約的有效性會沒完沒了。除非民進黨愚蠢到無可救藥單方宣佈撤消兩岸協議及台獨,惹怒大陸武統,那麼台灣2千3百萬島民只有長嘆一聲「天亡我也」。(因為民進黨的議員與立委是台灣人民自己票選出來的,夫復何言!)
另一方面,這也可能反映兩岸通過「兩會」白手套這個「代辦」組織溝通不足的問題(不能怪白手套因為它們沒有決策權只有行政任務),也同時反映兩岸進入政治性質的議題展現的過度謹慎的心態。
從一個另類的角度探索,北京智囊提出的「台獨」交換武統,令人想到的會不會是馬英九「三不」模式的積極延伸?這是兩岸的協議,馬英九堅持的三不並沒有白費,可能這就兩年來馬英九「忍辱負重」必須付出的代價吧!這也讓人連想到胡錦濤的「高瞻遠矚」VS 「馬英三不」的階段性立場,互放的光芒。
馬英九終解懷
緊隨著馬英九的「解懷」,大陸的「釋懷」(見筆者特區的前文:「京智囊露先機:大陸終釋懷正視台灣政治地位」),兩岸的政治共識與的歧見已在縮小中,一個增強政治互信的兩岸已在望。
小結:馬英九的回應(不提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醞釀成形的卻是一個雙贏的模式。ACFA 為兩岸和平相處到互認政治實體的起點,一個邁向和平協議的地標。眼見一個平等(對等),尊嚴,和平共處的兩岸政治關係已亮出,「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也須一定政治前提」的問題已經被超越了!如果它是問題,它是誰的問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