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組去年4月發表的相關評論:《讓一個 「民主中國」 造福全球華人》中曾提及全球華人深切關懷中國民主化的課題,因為海外華人社會幾乎都是生活在民主的國度裡,深知自由民主的可貴。才會發出民主的呼聲;正如大陸領導人胡錦濤與溫家寶多次提及「還政於民,問政於民,問計於民」(胡錦濤的名言)及「以民為主」、「以民為計」的心語,再加溫家寶鉤勒出民主社會所需的相關「人民尊嚴」的課題,讓人深深感染到大陸領導人也如民眾一樣響往自由民主。(否則他們那裡可能引領民眾,呼應民眾渴求自由民主的普遍心聲。)
現在把這則評論翻閱一番,其中的結語,讓人有溫故創新的感覺,尤其是前瞻下去的30年,考驗的的確是各級領袖與幹部的「鄧小平們」(包括抓權蠻幹,陽奉陰違的地方官員及黨書記)的政治意願,如何與現實結合。
只要翻閱各大小媒體網站,不難發現大陸網民對中共政改「行動慢很多拍」渲洩的揶揄,「諷言冷語」、不滿,以致無奈,充分驗證了網民與社會存在著巨大與普遍的失落感,以及對這個國家社會的「愛恨交織」,剪不斷理還亂的千絲萬縷寫照。這些多屬「憤青」(很快就要變成「憤怒中年」)的一群,藏於心中的悶郁可以想像與理喻。(可視為社會隱藏在社會各個角落的「不定時炸彈」!)
這些年來,盡量從第三眼,中觀道,海外華人無畏無私的中立角度觀察中國大陸的變化,內心因而生起近乎刻骨銘心的感觸(自認對中國問題有了比較深入的諒解)。無他,心中對這個偉大國家與古老文明的蛻變,也是悲喜交織。這種複雜的感覺,難以以筆墨形容,只能與民情分享。
新中國建立的前30年,筆者還是二十多歲的年少時代,少不經事,後30年,因緣成熟,加入新聞事業,身為新聞工作者的歷練使筆者提早開竅(筆者的心智比較愚鈍,應該是屬於遲熟的一類);經此開始關注中華文明,中華文化這些比較大的課題,歲月的歷練才得以掌握中華文明演變的整體觀,切入了解中華文化與中華價值的相互關係。
可能讀者會問中共承諾的政改與中華文明,中華文化,中華價值有何關連?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其實從中華文明整體觀的角度切入正題,正好反射出中共與大陸政體面對如何可撥亂返正,以梳理意識形態交織錯亂的挑戰也!
進入正題:比較「小民主」與「大民主」的差異:
中共選擇性從黨內民主的所謂「小民主」啟動政改,這樣的與手法,反映的正是專制思維與價值的延續。這種思維與延續中國數千年的帝制有類似之處(誰注意用詞是類似非等於);儘管仍然保留一黨專政與中央集權,也可以視為遞進式民主的手法。關鍵問題是沒有人能保證這樣的遞進式民主怎樣能與社會大民主接軌,因為黨內民主的機制欠缺透明,誰來監督黨內民主的執行與有效性?不可能會有一個太上中共去負責這樣的政改的民主化的監督任務吧!?
跨前一步,如果中共大膽選擇黨外社會的「大民主」著手,從劉亞洲中將建議由公民社會方法切入,那麼中共勢將大可以公告天下的大角度大勢野,扮演史無前例的醫生自醫的創新(屬於「中國式社會民主」的手法吧!),如此反射的即是社會民主的信念,信服與價值的一線牽。這樣的手法,讓人將能全球華人全球以致全球社會,窺見中共有「豁出去」的感覺。
小民主駕馭大民主?
根據大陸各媒體的報導,中共十七大之後,近一年的中共核心組織鮮少討論黨內民主的課題。連中共黨校各智囊亦是如此,不見以往偶有「醒湖佳作」的風範,包括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三句民主話語「民主是好東西」,「民主是陀螺,意義在旋轉」,以及「讓民主造福中國」的黨校智囊俞可平也開始沈寂;在一片寂靜中,來自廣東省書記汪洋支持輿論與媒體扮演公民監督角色的主張較為顯眼。如此罕見的沈寂讓人覺得有些山雨卻來風蕭蕭的感覺。儘管十七大批示黨內小民主的政改,外人甚至「中國子民」本身仍然無法透視黨內小民主的行動如何展開,更不用談如何與大民主銜接了。
●中道建議:有一個重點可以在兩個選擇之間起制衡作用:非政府組織(NGO)在大陸社會現有結構中幾乎不存在的事實,對於大民主的公民權力下放是一個盲點兼弱點,一旦中共能透視這一點,即應可權宜利用小民主的十年大限的過渡時期,下放允准並鼓勵非政府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湧現,填補中國社會最弱的一環,建立公民社會的根基;屆時,大民主即擁有一個「中介媒體」,按步就班與小民主接軌。中共正視目前已多達四億電子公民社會借助網絡發出的民主訴求之聲,兩者之間(當權者與電子公民)的落差將能在十年內逐步縮小,達到一定的社會共識,便利與大民主銜接。如此,即可讓去年公佈受到網冷淡對待的中國首份「國家人權行動計劃」照實執行(詳情請參閱筆者特區的《公民社會—中國民主體制切入的亮點,啟動了!》)。筆者大膽認為,這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民主制度”的建立矣!
感想:一個來自海外華人弱小,孤獨的聲音;可以比喻為掉入茫茫大海的一塊小石,除了「撲通」一聲外,一切將恢復平靜,馬照跑,酒照喝,舞照跳;惟恐時代前進的腳步,並非任何一個執政黨,即使是擁有革命黨背景可以左右的大勢,此現象與中國崛起論銳不可擋的硬道理,是同出一轍的!「順民者昌,逆民者亡」是新文明時代的左座銘,與民心水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軟道理」是同出一轍的。分別只是遲來還是早到。穿梭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專制的帝制被推翻即是最佳,屢試不爽,最堅實的歷史教訓與老祖宗的見證。謹此直諫。
兩岸關係用語新解:(一) 李惠群的心語;(二) 「諷言冷語」;(三)「不定時炸彈」;(四)「中道建議」;(五)「順民者昌,逆民者亡」;(六)民心水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