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經濟學者鄭國漢最近寫了一篇分析台灣沒有簽署ECFA的後果。筆者覺得內容滿有意思,可謂字字珠璣,理性有加,感性關懷,針針見血,讓人有難以迴避的壓迫感。如果台灣朋友有緣一讀,想必能夠協助更加理性看待台灣融入中國經濟共同體,帶入深層的了解,與掌握衡量其中大勢所趨帶來的機遇。特此鄭重推荐,希望「今日新聞」給予節錄轉載,以饗台灣朋友。
原文標題:香港名學者:台拒ECFA經濟必垮
「中評社」報導…鄭國漢總結,與大陸簽訂ECFA、並進而融入東盟10+3市場,是台灣經濟必然的出路,不應受到任何政治因素干擾。他並建議,ECFA需在時間上求快,內容上則不必求多和求全,務求先下大框架,一鎚定音,平息社會的分化和爭拗,關於細節,則可慢慢再商討和補充,社會也更容易形成建設性的討論。正如香港和內地的CEPA,也是採類似方法,由2003年首次簽訂,至今已作出六個補充協議。最後,他直言,台灣經濟正面臨關鍵的抉擇,政府須展現魄力、引領社會前進,沒有本(錢再內耗)。
換句話說,東盟10+3自貿區成立後,若台灣未能以任何形式融入這個區域,而想和區內的國家做生意,所面對的處境會比今天更加嚴峻。另方面,台灣優勢產業的傳統對手,包括韓國的電子業和印尼的化工業等,因為是自貿區一分子,享有幾近零壁壘的優勢,搶佔區內市場更加如魚得水。兩個效應相加,鄭國漢表示,台灣外貿產業的前景不問可知。
非但如此,搶市佔率的意義,不僅在於今年增加多少生意,更重要的是藉著規模效應和加大研發,進一步提升產業水平,為往後幾年的競爭力打下基礎。鄭國漢指出,這種藉著各國各自發展優勢產業,在龐大的共同市場裡分工合作、享受規模效應,最終提升整個區域的經濟競爭力,才是成立自貿區的最終意義所在。
舉例說,韓國面板螢幕廠藉著搶佔大陸及東南亞市場,一面提高生意額,一面享受規模效應,並增加科研的投入,改進生產技術和效率,形成良性循環。另方面,台灣同業廠商的市佔率會不升反降,生意做少了,科研投入因而削弱,競爭力逐漸消減,最終完全被排擠在市場之外。換句話說,就著可以規模化的產業而言,自貿區的成立會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後果。
※ 台灣平均薪酬僅及韓國一半
談到韓國這個台灣的老對手,熟悉東亞經濟情況的鄭國漢指,台韓從前同為亞洲四小龍,起步點差不多,優勢的產業也相似,可說是高度重疊。在90年代,台灣的出口總額和人民平均薪酬都高於韓國,但到了現在,兩個指標都僅及後者的一半。韓國由落後而迎頭趕上,台灣由佔優而大大倒退,原因何在?據他觀察,最重要的因素並非經濟原因,而是在於政治。
他指出,韓國人的民族特性是團結、堅毅、重視國家榮耀,縱然內部也有不少政治爭拗,但是在對外爭取整體利益的時候,很容易就可以團結一致、舉國投入於同一目標。這方面的特點,正正顯現在電子產業的成長過程中。在90年代初,韓國的電子業水平不如台灣,更遠遠落後於日本,但是政府決心要打造出幾個國際大品牌,為此不惜一切,由國家斥巨資支持企業研發,導致負債纍纍,期間並經歷了97金融風暴的衝擊,全國人民捱了好多年苦日子,才有今天的三星和現代等超強企業,支撐了經濟半壁江山。
鄭國漢強調,台韓的經濟模式有所不同,韓國由政府主導支持大企業,台灣更倚重中小企自發創新,因此享有高靈活性,兩者各有優劣,他並非要台灣仿傚韓國的模式。但是問題在於,就同一產業而言,台灣的科研投入確實遠遠不及韓國,這直接導致了兩者今天的經濟實力差距,且這差距還在繼續擴大。而經濟模式並不能解釋台灣科研投入的落後, 正如美國的經濟模式與台灣相似,都是著重企業自我發展, 但美國企業的科研投入是驚人的。
※ 科研投入嚴重落後
說到底,問題的癥結在於,自90年代中後期起,台灣企業對科研的投入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原因何在?鄭國漢直指,這是政治因素使然。他指出,一方面由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開始,直到陳水扁掌政,台灣當局的立場都是不鼓勵企業西進擴張投資,甚至還策動廠商「 南下」到東南亞其他國家投資發展, 這就使台灣企業錯失了大陸龐大的生產資源和市場,而在東南亞的投資又終於失敗,整個方向性錯誤,造成嚴重代價。
比起對外擴張投資的失利,鄭國漢指出,更重要的問題在於,陳水扁執政八年間引起的政治紛爭,導致台灣企業喪失了動力和方向,對本土投資的熱情也變得冷卻,因此台灣本土很多產業的技術水平仍停留於本世紀初,怎麼能夠跟韓國等對手競爭?他認為,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敗筆所在。
為了撥亂反正,馬英九上台以來,首重開拓大陸市場,拆除兩岸之間的經濟障礙,並提出與大陸簽訂ECFA,再進一步融入東盟10+3自貿區。鄭國漢指出,這是絕對正確的方向,也唯有透過善用大陸的生產資源,同時搶佔急速增長的大陸市場,台灣的企業才有條件向韓國等對手急起直追。
但是,締結自貿協議從來都是雙面刃,你窺覬對方的市場、 希望從中獲利,自己也必須向對方開放市場,而這可能招致損失。因此台灣不少人憂慮,一旦與大陸簽署ECFA, 對岸的優勢產品可能大規模湧入, 尤其擔心會衝擊台灣的紡織和農產品等市場,導致大批低技術工人失業。
※ ECFA是必然之路
鄭國漢認為,這種憂慮十分合理,但是他強調, 這也是政府需要展現領導力的地方,因為你不可能一面倒的要求好處,而拒絕付出任何代價,政府必須衡量得失,果斷作出對整體經濟有利的決定。他以日本為例,該國的造船業曾經十分輝煌,也是很多國民的驕傲,但是自70年代起,由於經濟水平提升,生產成本上漲,大批舊式的船廠都不再具有競爭力。日本政府頂住龐大的反對壓力,毅然決定讓沒有競爭力的船廠全部倒閉,而僅支持少數有優勢的船廠提升自動化,汰弱留強。 這自然造成大批工人失業,但這是產業升級必要之痛,代價需要由全民承擔,而政府也對失業的工人作出補助。
另一種反對的論調指出,馬政府現在過於著重西面的大陸市場,而忽略了東、南、北面的其他市場,認為台灣應放眼全球,不要侷限於中國兩岸。鄭國漢指出,這種說法在理論上完全正確,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必須有所取捨,尤其是作為體績細小的經濟體,不必要--也不可能--做到全面兼顧。他指出,現在全世界的企業都在窺覬大陸市場,千方百計要搶佔份額,台灣有近水樓台之利,若視而不顧,反而提出「放眼全球」 作為藉口,只是一種執拗。
又有一種論調指出,若台灣與大陸簽署ECFA,台企在大陸獲得巨大成功,就會變得過份倚賴大陸,等於讓對方掐住自己的咽喉,到時若兩岸政府有什麼爭拗,大陸隨時可以「割斷台灣的經濟命脈」,台灣就只有坐以待斃。鄭國漢指,這種說法也言之成理,但他形容,若不簽署ECFA,台灣的經濟不用等到將來,現在立刻就只有「死路一條」!
他並強調,台灣簽署ECFA後, 也可以防止這情況發生, 就是自己要「爭氣」,利用大陸的生產資源和市場,不斷提升生產技術和效率,造到價廉物美, 到時不單台灣倚賴大陸市場,大陸也極依賴台灣的產品, 若後者要停止貿易,「割斷台灣經濟命脈」,自己也須付出龐大代價,絕不會輕易這樣做。此外,台灣的產業利用 ECFA成功升級後,全世界的市場都會歡迎台灣的產品,反而有條件提升市場多元化,不會過度倚賴大陸。
鄭國漢總結,與大陸簽訂ECFA、並進而融入東盟10+3市場,是台灣經濟必然的出路,不應受到任何政治因素干擾。他並建議,E CFA需在時間上求快,內容上則不必求多和求全,務求先下大框架,一鎚定音,平息社會的分化和爭拗,關於細節,則可慢慢再商討和補充,社會也更容易形成建設性的討論。正如香港和內地的CEPA,也是採類似方法,由2003年首次簽訂,至今已作出六個補充協議。最後,他直言,台灣經濟正面臨關鍵的抉擇,政府須展現魄力、引領社會前進,沒有本錢再空耗日子。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ECFA協議條文在哪裡?會不會垮拿出來看看不就得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