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兩岸獨立政治觀察家分析,有跡象顯示,近一年來,大陸當局正在佈局探測網民對於九二共識的民意以供參考,從而制定對台的最新策略,為可能提早來臨的兩岸政治和解,力謀一個兩全其美「圓融民意」的跟進政策。
5月底的國共兩黨黨魁的吳胡會,似乎為這個部署敲定了繼續前進的步伐,胡錦濤的「更上一層樓」的話語,暗示兩岸關係已不能單靠經濟民間層次的單軌導航,超越經濟與民間關係的時機,採取比較靈活的「宜經宜政」的時機,或許已經來到兩岸的門口。
政治觀察家指出,兩岸去年來,各大小民間網站「被默許」帶頭掀起的九二共識下的「一中」表還是不表的課題,以及被列為兩岸「政治解決方案式構思」的相關議題,其中兩岸和平統一議題的構思問卷而設立的新網頁;這樣的舉動有兩重意義,第一,教育與引導民眾客觀認識和平統一課題;第二,間接「中和「官方的立場,拉近官民差距。
兩年來,大陸對兩岸民族統一的課題保持穩健逐漸開放的中庸態度,包括對民進黨採取日漸包容的手法,及以陳菊為首的民進黨的高官陸續訪華的融冰突破,再再說明由九二共識牽動的兩岸政治關係,可能已屆臨一個重要的關口。
這個關口的突圍,將有助於解扣兩岸政治關係至今仍然陷入的膠著狀態,即是圍繞著九二共識超越「表還是不表」的關鍵上,及不排除可能超越「表與不表」的「關鍵難題」出現的「第三選擇」(「一中表體」)。
胡錦濤在會見吳伯雄時,大膽點破「一中」已被鑑定為兩岸「最關鍵的難題」。如此的直言不諱,在糢糊空間的作業上非常罕見,反映胡錦濤的拿捏符合天時地利,並謀求內外「人和」包括草根的配搭,這樣的「坦誠告白」,尤其是來自中共高層領袖,可能標誌著兩岸關係很快就要晉入新的層次階段──政治談判── 以謀求新共識新協商,開啟兩岸政治的旅程。
兩岸關係課題最棘手的當然是政治,因為在技術上,兩岸的政治關係尚待解凍,仍然是處於「對峙」的狀態,儘管經濟民間已遠遠把政治拋在後頭;如果形容政治「望塵莫及」都不會為過。(兩者的差距不宜太大,否則嚴重的「政治滯後併發症」將使兩岸關係正常化無法制衡!)
突出九二共識框架
稍微有跟進兩岸關係進展者都了解,兩岸政治關係的解凍維繫於九二共識的認知與認同。因為九二共識本身的內涵只是一個框架,一個以「一中」,或「一國」(雙向還原)為基礎的框架,否則,九二共識已經是一個沒有靈魂, 沒實體的軀殼。
兩岸之所以不能或不可放棄九二共識關鍵在於,它是維繫兩岸政治連繫的「中介」。失去這個中介兩岸政治關係可能會倒退至1992年之前的「混沌時期」,一切被迫重新再來,當然這只是理論上,技術上的說法;然而,兩岸尚未建立健全穩定的政治關係之前,沒有人能夠保證,兩岸關係倒退17年的可能性。凡事沒有絕對,何況是風雲難測的政治。
鑑此,獨立觀察者認為,現階段兩岸領導人有必要集中心思,放下意識形態的束縛,以「內化」角度著手共建「一個務實,前瞻,及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的協商橋樑」,確保在九二共識的精神引領下能達到預定的效益,擺脫繼續困擾兩岸因「一中」導致「政治意識構成的關鍵難題」(胡錦濤語)。
換言之,「一中」做為九二共識開啟政治談判的前提依據,不應成為兩岸努力尋求政治和解的「絆腳石」,否則會應驗5月底吳胡會繼續成為兩岸政治關係的「關鍵難題」膠著的強力膠,有鑑於此,兩岸有必要深入斟酌在什麼情況底下,「一中」不會形成兩岸的「關鍵難題」。其中一個方法即是超越「表中」而直接對一中表體。(詳情請參考李惠群特區的「一中表體」評論)
過程比目標重要
既然兩岸的糢糊空間作業已在一定的空間創意下取得解凍兩岸政治關係的效益,只要效果與取向仍然不脫離「一中」,或「一國」的前提,列不列為原則或前提都不再是「關鍵難題」,繼續朝向的目標(和平與統一)生變的可能性(脫軌)已漸行漸遠矣,這也顯示,過程遠比目標來得重要!
獨立觀察者強調,「變通,靈活,圓融的處理的方法才是重點」。萬變不離其宗,兩岸啟開政治和談的最終目標,都是一中,或變通的一國,兩岸展開政治談判旨在邁向和平與統一的取向,這已是超越「統獨」選項的問題;兩岸領導人/代表同坐一個談判桌時機的來臨,放眼的目標始終是一致的,不同的是過程與方法論。
有鑑於此,面臨檢視兩岸政策出現的新格局的兩岸政治領袖不只是大陸,馬英九最近形容「黨政合一」,以強化他尋求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重大訴求,以與胡錦濤以黨魁身份「平起平坐」,也顯示,兩岸領導的「默契協商」;此舉符合「宜經宜政」策略的伸延至國共兩黨的「宜政宜黨」的層面。單從這一點分析,兩岸領袖向前靠攏展現的高超靈活性與一定的圓融性已顯昭然若現。
抓緊這個大方向,兩岸應有基本的信心,增進上緣,繞過不必要的疑雲,試問一句,難道兩岸和平統一之道會突然變成「非中」,亦「非國」的四不像不成?請兩岸領導人深思重要的進程!避免因噎廢食,本末倒置!鎖定目標,錯失歷史契機,一舉跳脫意識形態對民族大義的枷鎖,貫徹中道觀,共建統一太平盛世。
後補:隨著大陸露出「下放」的跡象,投石問路,探索「問政於民」之道,顯然的,對於兩岸統一如此重大的民族課題,大陸當局拋出的已不是單純統一的課題,隱約之中窺見政治改革的思路與議題的浮現,難道大陸延後多時的政治改革時間表啟動的時機已屆?事實是否如此,目前尚言之過早,有待觀察,不過,從最近大陸把2009年列為問責年,以及不久前公佈的首份預計在今明兩年推行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書」而論,「和平統一」會否真的配搭「政治改革」的「雙潛議程」,預料將在今後一年內國共黨魁作歷史會唔之前後見真章!
兩岸關係用語新解:(一)奇異果(上則「中道觀「評論遺漏,特此補上);(二) 圓融民意;(三)政治滯後併發症;(四)宜政宜黨。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