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进入倒逼时代
作者:木然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8-14
本站发布时间:2011-8-14 21:37:49
阅读量:5968次
政治体制不改则亡,政治体制改则兴,政治体制改慢则亡,政治体制改快则兴。政治体制不改不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 伐,跟不上观念变化的步伐,跟不上民众对民主自由要求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政治体制只有速死,政治国家则陷入动荡。以维稳为手段的维持会,终究是权 宜之计,终究是对苏联式的老破车的修补策略,可是车已经破得体无完肤,再修也只是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巨大,收益为零。问题的关键在于,政治体制改 革已经不再是体制内人的事情,而是公民社会的事情,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如果单一希冀体制内人的承诺和行动,大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政治体制 改革已经不再是权力者一厢情愿的事情,也不仅是普通公民的言论要求,而是公民的行动要求,公民的抗争政治已经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代已 经到来。
抗争政治迫使权力者求和解。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求零博弈,一方赢另一方输,一方所得为另一方输,这样的改革只会使输者进行更顽强的抵挡。政治体制 改革是求双赢,这不但要给既得利益集团以活路,更要给既得利益集团以出路,不算旧账,只算新账,不究过去违宪之行为,只究在竞争之后违宪之责,让既得利益 集团走上政治体制不归路,让权力既得利益集团有所失,更要有所得,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走苏联东欧之路,也不能走现在如埃及穆巴拉克受审判之路,不能走 卡扎菲的不妥协之路,突尼斯的路更不能走,这些路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更应该自己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就是让既得利益集团有活 路,由垄断权力变竞争权力,由政党政治变内部竞争与外部竞争相结合的政治。权力既得利益集团无论是变相世袭的还是非世袭的,都由竞争决胜负。与此同时,给 所有人参与政治的机会,给非既得利益集团以活路和出路,在活路与出路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参与政治必须在宪法的轨道进行,新参与的人群如有违背宪法之 错,也难辞其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要有邓小平所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勇气和胆识,求和解,求共识,以共识求和解,以和解寻出 路。对立只会把所有人都带到死路当中去,换句话说,既得利益集团不能把新参与的群体逼到死路,新参与的群体也不能把既得利益集团逼到死路,既得利益集团只 有开拓让所有人都参与的路,才能实现二者的真正和解。
抗争政治逼迫权力者改变政治行为方式。传统的政治体制缺少公民有序的参与渠道,民意表达不通畅,由于大众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由于社会不平等被带 入了公共政治生活,由于无法为公民提供平等保护,使得公民参与大都在被动的情况下参与,可以说公民的被动参与是主要的参与形式。在强征土地、强制拆迁、侵 害公民权利、公民利益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公民被动参与的基本动因,被动参与在采取制度性渠道解决时遇到重重阻力,如上访变成了截访,捍卫宪法的公民权利变成 了危害国家安全,使得公民制度性参与被挤压成制度外参与,于是暴力政治、街头政治等抗争政治逐渐成了公民的首选。而抗争政治及其领袖大都被权力者"污名 化",权力者不是说抗争政治的人道德不高尚就是政治参与违法、违规,是敌对势力,甚至以暴徒相称,从而导致了抗争政治不是求和政治而是求胜政治,不是求有 序政治而是求无序政治,不是求民主化而是去民主化。为了把抗争政治变成有序政治,权力需巩固原来的政治参与渠道,清理和净化原有的政治渠道,使之更通畅, 同时开拓新的政治参与渠道,并承认抗争政治的合理性、合情性、合法性,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和对话渠道就成了权力者被迫的选择。由对话代替对立、由维权代替 维稳是权力者必须选择的行为方式,否则公民就会用脚代替投票,用炸弹代替和平。
抗争政治逼迫权力者保证公民安全。罗斯福总统提出"四大自由",其内容是:表达意见的自由,信仰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免除恐惧的自由。这四 大自由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得以重新再现和具体的发挥,成了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对于中国来说,免于恐惧的自由更应引起充分的重视,这种恐惧,有经济的, 有政治的,有文化的,有社会的,政治的恐惧居于主导地位,这与权力者思维有关,更与权力者的根本利益有关。权力者人治思维、阶级斗争式思维、维稳思维已经 成了街头政治的推手,权力者的根本利益成了恐惧的基本动力。这种人治性思维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就是经济发展本身也采取了人治性思维,人治性思维并没有 给人带来自由、幸福和尊严,反而在维稳中、维护权力者根本利益中带来了恐惧。免于恐惧的自由也因此成了国人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权力者总是以违背宪法 和法律的方式制造恐惧。就是发展之中也会有恐惧的气息。发展的恐惧很显然是由权力者制造,由普通人承担。免于恐惧的自由就应包括免于发展带来恐惧的自由。 一个简单的事实问题是:为什么出事都是外地报的?不是因为外地更勇敢,更勇于承担责任,而是因为外地更安全。实际上恐惧是大家的,只是恐惧程度不同而已。 比如云南4万方水染剧毒,传37人死,77头牲畜死亡,又比如山东郯城官方确认氯气泄漏致125人伤,此前通报为8人。对于上述两件事,如果本地报了,相 关报道人员就会开除公职、丢饭碗、被拘留、被教养、被精神病、被失踪等。在这种恐惧气氛下,只有用投降来获得生命的安全。
抗争政治逼迫体制改革必须以互动的方式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式就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体制内与体制外互动。仅有党内民主是不行的,仅有 党内民主或者变成精英民主,都不是党内民主的最好选项。或者变成党内特权,沦为党内寡头政治,这是最坏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选项。或者沦为党内的游戏或者招 牌,这是次劣的选项,但这种选项最终还会走上民主的反面,即党内个人专制。同样,仅有人民民主也是不行的,仅有人民民主或者变成民粹主义民主,成为专制者 手中的工具,或者沦为多数人的暴政,或者沦为至善论民主,这都不是人民民主的最好选项。人民民主只有在乡村自治、基层自治才会显示其意义,但没有自由的自 治,没有对少数人的保护的自治也会带来民主的恶行。所以精英民主必须与人民民主相结合,二者的结合为真,二者的分离为劣。二者的结合使民主充满活力,二者 的分离使民主成为一潭死水。仅有体制内民主是不够的,体制内民主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群众自治制度基本 上都是选拔制度而不是选举制度,把选拔制度变成选举制度必须有独立候选人的竞争机制,必须有公民社会的制约机制,必须有社会舆论的压力机制和监督机制,体 制内的民主形式才会有民主的内容。仅有体制外民主是不够的,体制外民主会成为体制的破坏性力量,会摧毁体制内人的民主形式,使社会和解成为乌托邦,使体制 内人变得赤裸,最终会变成体制内人的强制性反弹,使公民社会得到破坏。体制内民主与体制外民主的结合为真,体制内民主与体制外民主的分离为伪,体制内民主 与体制外民主结合互动才会使民主走向坦途。
抗争政治使得政治体制不断涌现泄露口。政治体制改革没有突破口,只有泄露口。改革开放三十年,一直寻找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可一旦找到其突破 口,突破口就成了加固口,这既符合经济人的假设,也符合政治人的假设,更符合权力者的从政利益,因为没有人愿意在改革中放弃既得利益,突破口都是从政者失 去从政利益的地方,从政者必然会加固突破口,这就是每一次政治体制改革最后都在突破口失败的原因。比如邓小平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分开,最后失败的 关系也在党政分开。而泄露口则不同,它是所有人,尤其是权力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的,权力者难有机会去加固,甚至每一次的加固都会导致其它地方的失守,突 尼斯的泄露口就是一个小商贩的自焚,突尼斯想围堵这个泄露口结果导致整个政治堤坝的崩塌。泄露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机遇,如果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泄露口面前丧 失机遇,改革就会成为一场灾难。政治体制改革的泄露口在哪里,就在公民社会中,就在公民的行动中,公民社会的任何行为,都会导致政治体制泄露口的出现。谁 会想到郭美美的一个偶然事件导致了红十字会体制泄露口的出现?使得红十字会重拾公众信心都极为困难?逼得红十字会不得不被迫进行现代意义的改革。谁会想到 7﹒23事故导致铁道部门的改革?这其中的博客、微博显示出强大的政治压力,没有博客、微博死死盯住这两个重大事件进行倒逼追问,还原事件的真相,哪会有 红十字会和铁道部的改革呢?
既然抗争政治如此有力量,就需要权力者彻底转变人治思维方式,变人治思维方式为现代思维方式,转变观念,视抗争政治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否则,江山尽失,社会重头再来,对任何人都是一场灾难。中国人再也折腾不起了。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您对本文是何看法?
評論:從海外華人民主社會與台灣民主體制看大陸的政治體制的改革;如果蹉跎了三十年的政改仍然是讓人民望選票長嘆連連,做為炎黃子孫的小弟,不禁悲從中來;只能再長嘆一聲:情與何堪!中華民族與文明復興再造,只是用金錢搭建的空中樓閣也。悲!中國和平統一海外促進小組成員:李惠群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