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7, 2011

鄭丁賢‧孔子身上發現中國

中國推崇儒家思想並沒有錯,問題是,在這個講究多元性的時代,中國的人文遺產中有諸子百家,另加佛家。雖然星洲日報並未刊登筆者對鄭先生相關文章的迴響。然而,他似乎有參考了筆者提出的異議。至於中國特色的民主如何沒有人能預知未來;關鍵是中國如何”解放思想,解扣人治,建立法治”是中共統治下社會癥結的最大結構性挑戰;這也可能即是鄭和先生文章裡所謂的”不代表中國將永遠停留在一個境界”的絃外之音吧!換言之,中國政府/政黨應對學術,社會的信仰自由,包括政治信仰保持絕對的中立,如此,讓公民社會恢復學術與思想的活力,促進中國邁向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民主的境界,即由一個思想自由的公民社會起步!!!
鄭丁賢‧孔子身上發現中國 | 評論
opinions.sinchew-i.com
山東的定位是儒家之鄉,文化之都;孔子是中國的共同精神領袖,沒有另一人比他更能夠代表中國。

中共是文明的捍衛者?

中共是文明的捍衛者? 李惠群

拜讀了鄭丁賢10.11.2011的評論“雅格和中國國情”;心中有不吐不快之感。文中提到的數點似乎有商確的餘地:

中共政權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捍衛者嗎?此話怎說?

引述老外學者的如此評估,有媚外之嫌:外國評論比較圓乎?

如果評論所言只限物質文明/文化遺產,這樣形容自1949年接管大陸政權以來的中共政權,異議爭議不大。換句話說,評論只放眼物質與文化遺產的保養與維修,精神文明不在評論範圍;那麼,鄭先生的說詞,的確是有根有據的。

如果精神文明是評論的著眼處,超越物質文明的建設,評論似乎犯上盲人摸象之謬誤,以偏概全。

●建議有關方面上去微博做個問卷吧!看看廣大的大陸民眾怎樣看待中共政權政府是否為“文明捍衛者”,特別是在未來十年勢將左右大陸如何形塑中國未來的後文革年輕一代。因為他們的觀點看法,必將左右中國如何重振文明之路。

小悅悅被撞十八名路人視而不見以致身亡的事件,黑心產品,溝渠油再循環等等,不勝枚舉的社會道德淪亡,人心冷漠,各地官員貪腐,商界不仁,社會不公,官商鉤結的金錢掛帥,人慾橫流的現象,矛頭直指在一黨專政下的黨政不分的中共統治階層以及他們的“朋黨”。這一點已經是昭然若揭了,不必再赘述。這些都再再標誌著文明的優良傳統文化與價值鏈的沈淪。

說白了,這一切都是文明精神淪喪的眾生相,與物質文化遺產的獲得保養與維修,背道而馳。簡直就是軟實力的直空。

根據中國社研院日前發表的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指群體性怨恨心態是當前諸多熱點事件背後的民眾情緒基礎,反映了官民衝突與貧富衝突愈來愈激烈。這種現象反映的是大陸社會普遍上患有文明失落的。有一位時造訪大陸的藝術界朋友,被問及大陸人為何如此功利,冷血,冷漠,他答覆的非常經典:“民眾只是反映領袖行為。領導都這樣,民眾只是有樣學樣。“

把話說在前頭,大陸普遍性的精神文明的失落,持續下去,總有一天,中國刻意保修的物質,歷史古蹟,會否變成一堆堆失去靈魂的廢墟垃圾!?不再具有任何人文意義與價值!?

此話並非危言聽,而是進行式的事實。

鄭和先生的評論,引述馬丁雅格的話,稱中國是個文明邦國,與歐美的民族邦國不同。的確是事實(日本人的歷史觀點說,中國之所以稱為“中原”,即有群雄鹿逐中原的廣義詮釋,即“中國”這個為文明兼地理區域,及歷史的名詞);問題是中國這個文明邦國是建立在悠悠五千年華夏的文明基礎上,與中共自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以來的所作所為沒有瓜葛。還記得香港一位著名作家在評論文明中國時一刀切入,直指“亡”中國者非滿清帝制王朝,而是自1949年即統治中國的中共。此話講得雖然有些過火,不過卻反映一個現象:中共掌權以來對傳統文明與精神的破壞截至鄧小平1978年推動改革開放之前,已經寫入史實。在此無須贅述。

文中另有一點必須清澄:所謂的“愛國人士”,與“大中華主義者”“只要聽到批評中國的聲音,就要氣燄得蹦蹦跳”;這樣的說詞,有“管中觀豹;原地踏步”之嫌。再說,今天即使仍然抱著如此大中華氣燄主義者,已經成長,不再以狹隘詮釋“大中華”。

其實,追根究底,這裡指的“大中華”,英文原文是GREATER CHINA,是一個跨區域,涵蓋大陸,台灣,港澳的中華市場的區域的經濟體的方便總稱,並不具有狹隘民族主義的思想,或大中國的構思;此概念式稱號,隨後被延伸至仍然處於概念的政治體的總稱,也是近年的現象。

鄭先生如此引用大中華的政治涵意,引用的出處;與文中文字表義的“大”有出入,實無民族主義的思想參雜在內。提出這一點旨在說明,大中華主義倡議者,與狹隘大中國思想只有一線之差,可是卻別之千里也。

最後,所謂的“文明與政權掛鉤”亦為含糊的說法。文明如何與一個統治階層組體系織掛鉤,文化文明是屬於整體中華民族的軟實力資產,五千年中華文明其實是一個匯集文明與多民族融為一體的跨民族界線的區域軟資產;退一步說,今天如果沒有一黨專政或中共,中華文明仍然是,歷史學家把中國比擬為一個並非單純的國家,而是類似歐洲的大洲(CONTINENTAL);鑑此,中國並非一個單純的民族邦國,或文明邦國,實為兩者的多元性熔爐體(a combined entity evolved from melting pot of diversity )。

這篇評論最中肯的部份是直指中國以欠缺理論建構,及沒有完整論述的“特色”,“國情”,來推搪展開改革體制之詞,的確讓人們“產生更大的疑惑及批判”。

大膽提出以上的觀點,希望能與鄭先生交流,交流。但願能獲得“星洲日報”採用,以示尊重輿論多元性時代的降臨,民主精神的精髓,維護異議者“說的權力”。

Tuesday, October 25, 2011

馬英九跨出一步:奠定兩岸和局!

馬英九跨出一步:奠定兩岸和局! 李惠群

馬英九果然“練身”功力再上層樓!大膽出鞘:推動和平協議,邁向制度化維持現狀!?
顯然的,馬英九設下的公投門檻非常高。根據台灣憲法,公投必須有半數合格選民參加,贊成票也必須超過投票半數。(可見他立場非常審慎唯堅定)

未來十年期間推動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這個“維持現狀”就是馬英九現在階段的手握的一張“王牌”;即所謂的“不統,不獨,不武”。他強調,兩岸簽署動平協議沒有設下時間表;沒有時間表是外交詞令,以延攬充足的空間,爭取選民的政治認同。

從大局評估,明眼人一看,就洞悉,馬英九主動弈出這步“盤算過的險棋”(calculated risk),是基於判斷兩岸關係未來十年必有作為;兩岸關係是充滿動態,持續協調當中偶爾出現小逆流中的順勢:和平大局已確定;在進入和局的此階段,兩岸關係之前的不明朗硝煙,基本上已經煙消雲散,沒有後顧之憂。

雖然他沒有設定時間表,他的棋步旨在引導兩岸關係走向穩健發展的軌道的可見度,只欠兩岸一紙協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他已經很清楚的表達台灣特殊關係地位釋出的特殊作業--民主程序的公投—和平協議未必一定會在十年內簽署。除了通過公投前提外,他釋出的政治性條件,也必須回到胥視大陸對兩岸關係的重視;帶有考驗大陸把兩岸關係是否放在最優先處理的地位上?

換言之,未來十年發展是否符合奠定和平的大格局標準,就的胥視大陸中國對兩岸關係的重視程度,以及是否言出即行。
從此角度探索,馬英九與大陸談判簽署和平協議開出的前提,諒必包括馬英九之前已經多次提出並經由美國媒體透露證實的軍事對峙;另加兩項外交與國對國貿易自由化的尺牘,如下:

其一:大陸必須先撤除對準台灣的所有飛彈設施,以示友好;這是解除軍事敵對的前提,也是邁向和解的前序。大陸有必要從善如流,解除對台灣的軍事對峙,以打開袪除軍事對峙之路的和解;只有具備這樣的和平氣氛,台灣向美國添購軍備的問題才能順序上桌。
其二;可能包括打通台灣產品如何進入東盟加一(中國)自由貿易區管道,以掃除讓台灣享有成員國的免稅/減稅利惠的現存外交障礙。(這一點符合筆者提出的兩岸關係內化論((詳情參閱筆者“內化論”評論)),列入“兩岸內務”視之;在兩岸關係內化論的論述下,台灣可用中華台北的身份取得進入東盟自由化市場的便利;並符合世貿組織WTO的關稅區身份。)
以及,其三,爭取台灣在外交空間上獲得一定必要行使活動的權限,分享以中國或中華台北名義獲得外交權限的便利。(伊拉克海灣戰爭時期,大陸中國政府曾緊急給予台灣外交官相關的外交官特權,讓使館人員全安撤退,免受戰火波及。)

以上的兩岸互動(和平)的規劃,印證馬英九計劃打造的台灣“黃金十年”,正好搭上兩岸關係未來“十年大限”的蛻變時空。這樣的配搭充分反映馬英九政府審時度勢之妙。

馬英九果敢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構想與選擇。如果獲得公投的支持,預料對兩岸關係現狀的維持,必定打下一記興奮劑,對大陸未來可能釋出不利台灣民生民主的措施,產生制衡作用(這一點對台灣而言,比什麼都重要)。畢竟兩岸要永久和平相處,欠缺的就是一紙“公約”(國與國或跨國組織才簽署公約Treaty。這裡指的是“協議”Agreement政府對政府可簽署,也反映兩岸政府“內化”標準作業守則的進行式。 )

再次強調;,這一點比什麼重要。

從兩岸政府通過大三通及簽署ECFA引導民間及商業密集式的交往交流而論,維持兩岸關係現行的“特殊性”與半官方ECFA的水到渠成,遠比任何未來式的關係的提升更形關鍵。

換句話說,除非兩岸政府對政府的關係發生突變。否則,相信台灣人都不願看到兩岸關係節外生枝,橫生突變,破壞了2008年馬英九政府掌政以來的諸多建樹。

兩岸關係的平穩發展已經為台灣民眾帶來的既定利益,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簽署ECFA做到活領域受惠的成效,已經為台灣民眾與企業,包括南台灣的農漁民帶來進入大陸市場前所未有的利益。

從兩岸關係進程與日益改善的績效探索,經歷過李登輝與陳水扁兩位前總統對兩岸關係政策的搖擺不定後;除非是擦槍走火;諒兩岸關係只會向前邁進,這是大勢所趨。

至於大陸如何應對馬英九的“和平挺進”,大陸已經擺明陣勢,不會介入民主台灣總統選舉(經歷陳水扁與之前的李登輝掌政時期的交惡,大陸應學乖了!交了學費給民進黨!)

願景導向:馬英九釋出和平協議發動的“和平攻勢”,願景清晰,任務清楚;只是認同蔡英文的“必須過公投這一關”;這一點,到是讓人有些意外;可能帶有“投桃”蔡英文之幾乎與馬英九同出一轍的宣告:“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政治靠攏的“報李”;兩位總統參選人對兩岸政策的磨合,也間接讓兩黨兩岸關係的政策性差距縮小了,此舉有助於削減台灣政治內斗的資源磨損,減低台灣人政治生活過度競選的不良內耗,起示範作用,讓台灣有限資源用在生產性的開支。

小結:兩岸關係已經處在和平的轉捩點,馬英九在未來十年如何使出渾身解術,擱置國共恩怨的包袱,以全球14億中華民族領袖自重出發,不只有助於提升他的歷史地位,更重要的他高瞻遠矚的視野,無畏無私推動兩岸民族的和解共存共榮為“中華民國”的目標;那他今日的宣佈(推動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將寫進中華民族的青史中,應可被視為辛亥革命百年劃時代的一塊里程碑也!

Saturday, October 15, 2011

馬英九登高:正視台灣的政治實體!

馬英九登高:正視台灣的政治實體!

中華民國在台灣總統馬英九在台灣舉行的雙十節慶典上發表題為“百年奮斗,民主台灣”的演說,特別強調辛亥革命是兩岸共同的記憶與資產,呼吁北京當局紀念辛亥百年不能割裂歷史,必須呈現歷史原貌,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馬英九藉此兩岸政治關係風雲際會寶貴的歷史性一刻,向北京發出正視中華民國在政治上在存的事實,再看看馬英九在台上發言時幾乎是搖旗吶喊,其內心的感受表露無遺;讓人不禁想起兩岸兩個政治實體分隔一條海峽的事實已經超過一甲子年了。

馬英九向來都以溫文雅爾後見稱,鮮少公開表現激昂慷慨之情。可見他選擇在此刻展現他激昂的一面;不禁讓人想起他的先父馬凌鹤的遺志(反獨促統):也讓人鉤起2008年他就任總統時登高望遠,拜祭先父時遥望彼岸山河的情不自禁。

馬英九的絃外之音即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呼吁正視海峽此岸的一個進行式的政治實體: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


2008年馬英九上台不久即通過國外媒體的專訪,向大陸中國伸出和解的橄欖枝:前提是承認台灣即成的政治實體地位;馬英九的這項要求其實並非新的政治訴求;而是根據九二共識的原則,對一個中國的原則進行表述(即所謂的“一中各表”)。

實際上,根據兩岸政府當年通過兩會達成的共識:一個中國不在是爭論的議題;內涵才是表述關鍵所在。

大陸中國遲遲不對馬英九的一中表述,做出回應,即使馬英九2008年上台至今,包括胡錦濤與美國時任總統布什通過電話皆認同兩岸各自政府有權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各自表述;馬英九的四年總統任期即將屆滿,下屆總統選舉已經近在2012年初,大陸中國由始至今,仍然對馬英九的一中各表保持緘默,不罝可否。

這是馬英九上台超過3年後的舊事重提:而且是登高一呼:在辛亥革命百年慶典的重要儀式上向大陸喊話。

根據兩岸問題專家學者的分析:台灣政治實體的地位與身份的問題,一天無法解扣;兩岸的正式和解,及解除對峙狀態將持續膠著。如此觀之,兩岸的和平統一也也就可望不可及了!

在這個關節問題上:大陸中國處理解除兩岸“技術上仍然處於軍事緊張”的關係,即使已經間接默契“互不否認兩岸各自的政治實體”的前提,也難以解扣兩岸的對峙關係;除非大陸中國勇敢地承認台灣的政治實體----這個即存已經超過一甲子年的政治現實。

說穿了,這裡的政治實體出現兩個版本:一個是台灣的政治實體;另一個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實體。前者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最返突發奇想喊出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版本有異曲同工之妙;後者當然是馬英九國民黨提出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實體地位;也就是馬英九堅持的一中各自表的內涵所在。

了解跟進兩岸關係的明眼人一看,就會區隔;前者是間接承認台灣為一個政治實體未必與中國有關連;後者則把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實體納入一個中國的表述內。也就是馬英九所訴求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實體,它仍然屬於中國部份(因為一個國家之內可以同時存在超過一個政治實體,它們都是組成一個國家的部份;並不影響一個國家的主權;即可分享國家主權。),或者被承認為一個進行式的中國在台灣的政治實體也。這亦是馬英九畫龍點睛之要訣。

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隔與差異。

辛亥革命迎接第二個百年伊始,大陸中國如何解決在台灣的政治實體問題,勢將影響兩岸最終如何統一的終極目標與!一個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與中華民國(在台灣)兩岸即存政治實體的國家和平統一之後;暫且把它的國號稱為“大中華共和國”(Republic of Greater China簡稱RGC)吧,這是延伸自現成,已經被廣泛使用數十年的“大中華”經濟圈(The economies of Greater China)的兩岸三地經濟體名稱。


作者:中國和平統一海外促進小組成員:李惠群(馬來西亞)

Wednesday, October 12, 2011

社評:兩岸兩重天 李光耀終成反獨鬥士

(筆者導讀:近期開始關注李光耀先生對兩岸關係的言論。李光耀以他非常務實與中道的評論見稱,其立場堅韌,在全球華人世界更是始終如一,可謂繼中國革命孫先行者中山先生繼往開來,承先承後的”集大成者”。他堅持的民主,民生與民族的”三民主義”與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如出一轍。根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的報導(6/10-2011),他針對兩岸統一的課題發表了鏘鏘有聲的評論。筆者特別寫了一篇回應李先生的文章,以饗心懷中華民族的讀者。有心的讀者朋友請參閱這篇轉載自”中國評論新聞”的”序文”,然後再參閱以”李光耀的真知灼見”為題的評論,交流交流;如何!)

社評:兩岸兩重天 李光耀終成反獨鬥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8 00:30:45

李光耀已成為毫不猶疑、毫不動搖、毫不畏懼地在國際上不斷痛批台獨言行的輿論鬥士。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出於各種原因,長期來對兩岸關係特別重視,並且不斷發表有關的心得體會。不久前他指出,中國通過和平發展可以解決台灣問題,堪稱真知灼見。結合他過去的言論,可知和平是兩岸關係唯一的出路,和平對兩岸有利,對美國有利,對新加坡以及國際社會有利,是李光耀堅定而不動搖的信念。

  李光耀於本月2日在新加坡總統府接受美國合眾社(UPI)特別任務總編輯博什格拉夫訪問時表示,中國已經得出一個結論,即如果它繼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不嘗試進入可發揮影響力的領域或挑戰任何現有的強權如美國或西歐,而是與所有的人做朋友,包括日本、俄羅斯、印度及其他國家,按照它現在已是成員的世界貿易組織的遊戲規則,它的實力將會越來越強,並在三四十年內將國民生產總值(GNP)提升至同美國相當的水準。中國的科技水準將可達到美國的一半,再過三五十年,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將超越美國,科技水準也可同美國相去不遠。對於這是否一個中國世紀,而非美國的世紀。李光耀認為這個答案也不一定。至少新加坡會願意跟中國分享這個世紀。而到了2050年,這個世界將很不一樣。即使是2030年,美國也無法在台灣海峽兩岸問題上插手,因為代價太大了。

  在此,李光耀的思維邏輯很清晰,基本上是這麼幾點:一,中國會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二,和平發展能使得中國在實力方面追上美國。三,擁有一流實力的中國絕對能夠用和平發展的手段處理好台灣問題。

  李光耀對大陸的對台政策認識是十分深刻的,是符合基本規律的。

  李光耀說,事實上,按照美國軍方的探測,中國正在加強制止航空母艦的能力,這正是中國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即不在於取勝,而是對美軍造成巨大的破壞。它在警告美國不要插手,如果台灣宣告獨立,它將以反國家分裂法來予以阻止。不過,中國是樂意讓台灣在兩岸問題上保持現狀的,因為這符合它的利益。

  在此,李光耀提醒美國人,要注意這麼幾點:一,中國有決心抵禦美國的武力干擾。二,中國不會不敢對台獨動武。三,如果美國不干擾、台獨不實施,中國願意維護現狀。

  李光耀的認知看來不是什麼新發現,但是價值就在於李光耀的認知深信不疑。而我們從大陸的角度來觀察,也深知李光耀所言極對,與大陸的政策思路吻合。而美國方面,因為利益不同、角度不同、需求不同,對中國處理台灣問題的思路也就看不清楚,似知非知,似信非信,似懂非懂。

  早在2000年6月,李光耀與美國的核心智庫人物就有過一場討論。
中國評論新聞
www.chinareviewnews.com

李光耀的真知灼見

李光耀的真知灼見

中華民族是一個“準”普世民族,正值兩岸四地與海外華人華僑紀念辛亥革命百年大慶之際,這個標誌著中華民族從武昌起義大事算起的普世進程,只能說“有待完成”。在此,借用孫中山先生的那句老話:“革命還未成功,同志尚須繼續努力。”

李光耀生先是海外華人奮斗另闢新天地的代表人物。也是海外華人含辛茹苦,成功在海外建立中華奇葩的典範。正際辛亥革命即將邁進第二個世紀的轉捩點,李光耀先生針對兩岸關係,中國的和平統一(見馬來西亞星洲日報9/10/2011第六版)發表的見解,可謂真知灼見;亦普遍反映海外華人社會對兩岸關係無畏無私,務實與中觀的看法,順應中華世紀降臨的大勢所趨,正如中國崛起那麼銳不可擋。

他的主要三點見解:全世界沒有國家會支持台灣獨立;在未來10至30年台灣必回歸中國;以及台灣最終與中國大陸統一。

其實李光耀說出了全球華人的一個未了的宿願,也是辛亥革命百年未完成的終極目標之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時期,雖然中國仍然陷於新舊交替的內戰,氣數已盡的腐敗滿清政府面臨體解,中國各股地方與軍閥勢力割據乘勢崛起的分裂狀態,然而即使中國內憂外患,它仍然是一個未分裂成兩岸體制的完整國家。

辛亥革命38年後的1949年,兩岸即因國共內戰,一分為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中國誕生;中華民國撤退至台灣,變成今天的“中華民國”在台灣。

李先生剛剛慶祝88歲生日,他從海外看中國與兩岸的關係;讓人,特別是海外華人儘管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卻是“剪得斷,理不亂”。原因很簡單,海外華人對兩岸關係以至中國的利益始終都是無畏無私,只有奉獻,沒有要求。就如孫中山當年發動辛亥革命,多次走訪南洋,招募人力與財力共襄義舉一樣,星馬兩地的華人華僑義無反顧,出錢出力,甚至犧牲生命參與起義展現的民族情操一樣;難怪孫中山把海外華人華僑尊稱為“中國革命之母”。

難能可貴的是,李先生以海外華人的獨特身份與地位,跳脫兩岸政治體制的分野,擺脫國共歷史包袱的糾纏不清,甚至不把民主引發體制改革的問題帶進兩岸,而以一個普世大視野,中華世紀的跨時代的角度,把兩岸和平統一的“台灣問題”帶入中華文明再造,復興的終極普世嶄新視野;他繞過體制改革,民主的問題,讓兩岸四地與海外華人,全球十四億炎黃子孫看到中華大世紀來臨的光明與積極,達觀的一面,去迎接中華世紀的來臨。

實際上,兩岸如何復和以至完成統一的民族歷史大業,儼然是中華民族的內政事務。就如台灣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兩位領導人一致認同的看法:中華民族擁有遠大的智慧去解決兩岸統一的問題。

李先先借助第十一屆世界華商大會在新加坡召開的平台,從海外登高一呼,把兩岸關的終結,帶入民族歷史洪流分久必合,中華民族與普世價值接軌的必然性;他的高瞻遠矚,確定了中華民族民族固務實中道的特性,與海外華人堅持民族文化教育的忠貞不移,互相輝映著璀璨的光芒。

作者:中國和平統一海外促進小組(馬來西亞)成員李惠群

Wednesday, October 5, 2011

從生產大躍進到基建大躍進,中共會吸取歷史教訓嗎?

從生產大躍進到基建大躍進,中共會吸取歷史教訓嗎?

陳裕如先生3/10/2011發表於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溝通平台的“富裕中的貧窮”一文,可謂針針見血;讀後有不吐不快之感。

歷史往往是一面鏡子,尤其對當政者而言。不過,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早年的一句名言:“以史為鑑”,卻讓人難以從歷史的借鏡中自拔。無他,歷史的借鏡往往是針對別人的。

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大陸中國展開的生產大躍進已經寫入歷史是中國社會的一大災難,估計數以千萬人飽受飢荒之苦。文中提及“生產大躍進”,事隔半個世紀有餘,如今會否演變成現代版的“基建大躍進”,真的是可圈可點,令人耳目一新,對大陸中國的基建熱潮的認識又有一番新的體驗。

這簡直是在問責:在歷史發展的大洪流中,中國人迷失了方向嗎?

“天宮一號”太空實驗室剛剛成功升空,中共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胡錦濤下令“精心組織,精心指揮,精心實施,確保成功,確保萬無一失。”關乎國家榮耀的國家級計劃必須確保萬無一失。這樣的精神體現的是中國人民族的榮耀感。正當中國國運,綜合國力騰飛之際,卻讓人窺見精神軟力量的相對偏低。


硬體建設的熱潮方興未艾。地鐵,高鐵快速推出市場運作的速度,反映的卻是中國彌補生產大躍進,以至文化大革命白白流失的十多年歲月的不平衡心態的反撲。

在追英超美的過程中,對於平白浪費十多年光景的大陸人而言,如何彌補歷史的空白帶來的滿足感,遠遠超過精神與軟實力所能填補的平衡。這是30年來’
鄧小平解禁經濟,引進市場發展機制以來,大陸中國人最前仆後繼的榮耀感被推至於巔峰。緊隨著,近年房地產發展熱潮終於遇上中國醞釀中的次貸風暴,金融銀根收緊,基建建設即隨機而上,把暖和下來的發展退潮問題迎刃而解。

基建計劃的上位原是無可後非。當人們變成一個只求推出效果,人的素質追不上硬體建設時,問題就一個個浮現在民眾的眼前。


在一個選擇性只許成功,不容失敗的社會,國家的榮耀遠遠超越個人的安危與安全。

這讓筆者想起向來高唱“以民為主”,“以民為本”的口號。有人說,國民的終極幸福感並非尖端的防衛科技,也不是爭取世界最快速的高鐵硬體設備,或是航空科技名列世界前位 而是人們的日常的生活指數,是否與精神滿足感取得一定的平衡。

誰這句說時,必裡的確有一個“虛”。那就是中國不是標榜傳統文明的大國嗎?傳統精神文化應是中國人日常的精神依據嗎?

寫這篇短文旨在紀辛亥革命百年。除了回響陳裕如的文章,也算是為懷念百年前從祖國海南島少理壯南來的祖父輦,在這是多元,富饒,民主的土地另闢一個新天地的淵源也。祉願大躍進的慘痛歷史會被吸取教訓,永遠不會在大陸中國重演。

作者:李惠群(中國和平統一海外促進小組成員)

邱震海:崛起期中国应汲取德日教训

筆者導讀:這是一篇可讀性非常高的政論文章,尤其正當中華民族崛起已經的自信與士氣接近白熱之際;如何平心靜氣,跳脫狹隘民族主義的糾纏,更是當權者,當政者,以及精英分子,以及專家學者的深思 (集體民族省思);身為海外華人,萬切祉望中華民族的重新崛起,更不是曇花一現,反而是穩健與可持續(steady and sustainable)以呼應大勢/大時代的降臨,勇敢展開邱先生所言的”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那麼,中華民族幸甚,世界幸甚,中華文明的再造指日可待也!筆者要借花獻佛,把此文獻給全球心懷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們。


邱震海:崛起期中国应汲取德日教训
(2011-10-05)

邱震海
观海听风
  当中华民族这个老实人数百年历经磨难后,又一次迎来“盛世”时,这个老实人内心的愉悦是无与伦比的,内心的冲动是触手可摸的。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周边又不太平,而且还将越来越不太平。于是,历史上从未有过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中国人,其内心的冲动是否可能会演变成另一场骚动?


今日中国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民间对军事的近乎狂热般的热情。只要对近年中国各地电视台的栏目收视率做一个粗略关注就可发现,任何与中国发展有关的题材,只要与军事沾上点边,那基本上就不愁成不了“收视拉动器”。


  一般来说,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着相当数量的军事爱好者或发烧友,这是一种无可非议的常态。但如果当这种对军事的热情,从军事发烧友较大规模地蔓延到民间,并在民间形成一股对军事的热情,人们就需要予以谨慎的对待了。


今日中国:军事发烧,思想漠然
  对现阶段的中国而言,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崛起并随之带来的民族自豪感的反映。经历了过去数百年的积弱贫穷之后,在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灵深处,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情。这种悲情既见之于中华民族百年前的焦虑和骚动,也见之于其今天的自豪与某种程度的膨胀。


  对一个曾经积弱贫穷的民族来说,渴望强大无可非议,但强大的目的又是什么?强大的途径到底在哪里?对军事的热情若不伴随对思想的追寻,那么前景便有点堪忧了。


  今天中国的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亦即在军事热上升的同时,是民间对思想的淡漠。从人性的角度说,一个对思想不感兴趣的人,可能是一个能干之士,但必定不是一个有深度的人;以此类推,一个对思想不感兴趣的民族,可能是一个发展迅速甚至具有极大潜能的民族,但必定不是一个能长久持续稳定发展,而且能稳健地把握自己发展方向的民族,因为在这个民族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浮躁和茫然。


德国崛起期:理性民族的愚昧
这种思想的漠然,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百年前的德国和日本。百年前的德日两国一如今天的中国,经济、军事迅速发展,但思想却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


  在欧洲,英国工业革命后,英、法、荷兰等国,都历经了思想启蒙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一方面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由知识界启动的大规模的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进程;两者数百年的进程,伴随着英、法、荷兰等国的政治历史。


  二战后,当清算纳粹罪行时,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希特勒只能产生在德国;希特勒若是产生在英法两国,那么以这两国人们的幽默,都早已将他赶下了台,或者根本就不会让他上台。”其实,将希特勒在德国起家归咎于德国人缺乏幽默,是肤浅了一点。希特勒之所以只能产生于德国,而不可能产生于英法两国,真正的原因在于英法在经济崛起期历经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进程,现代文明、民主、自由、公平的思想早已深深地扎根于这两个民族人们的心灵深处。因此,若希特勒产生在英法两国,鼓噪“德意志民族优越”、“将犹太人从地球上灭绝”时,法国大革命后早已深入人心的“人生来平等”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将会与这一法西斯思想产生严重冲突,而最终会成功地将希特勒拉下马,或根本就不会让纳粹思想盛行于英法两国。


  而德国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当英、法、荷兰等国正在经历人道主义、思想启蒙的洗礼时,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黑暗统治之下,专制主义体制犹如一张大网,将德意志任何灿烂思想的火种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那个时代的德国人,就其灵性而言,充满了高度的理性和逻辑精神;但就其思想文明程度而言,却又处于极度的愚昧之中。因此,千万不要以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就必然会走向现代文明,正如千万不要以为一个高智商的人就必然会成为思想开明之士一样。理性、逻辑和精神愚昧,在1945年前的德国,竟然如此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德意志民族的集体精神世界的深处。


  换言之,在德国崛起的年代里,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世界没有同时展开一场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进程,这一点与法国和英国的情况形成截然反差。因此,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意志民族犹如一个完成发育的强壮少年,一夜醒来,发现全球市场和势力范围已被攫取和分配殆尽,而此时少年的肌肉已足够强壮,再加上手上又正好有一挺“重型机枪”,因此德国加入世界范围的帝国主义的争夺便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两次均由德国发动的世界大战的悲剧也就在这时埋下了伏笔。


  也许我们没有权利指责每一个普通的德意志民众。作为普通民众,每个人都有人性的优点和弱点;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可能苛求每一个普通民众都成为思想深邃的“圣人”。但我们却有足够的理由指责那个年代的德意志知识精英,因为他们在德意志民族的崛起期,没有承担起足够的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重任。


崛起期日本:茫然的爱国主义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崛起期的日本民族身上。1860年代,和中国一样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的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的进程。这是日本民族的第一次现代化努力,可谓成功和失败参半,其经验教训十分值得今天的人们梳理和总结。就成功的一面而言,“明治维新”与近邻中国的“洋务运动”相比,无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导致日本在三十年不到的时间里,从一个落后的农工业国一跃而为先进的工业国和军事强国,并加入到世界列强的对世界的争夺中。


  然而,正是这种对世界的争夺,种下了日本民族在二十世纪悲剧的种子,其根源来自于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没有同时展开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进程。相反,在“明治维新”的历史进程中,日本始终存在两种国家主义的倾向,一是由官方推动的国家主义,另一类则是以国民为中心的国家主义;前者后来发展成为军国主义,而后者则与自由主义、平民主义结合,发展成为在野运动的思想基础。


按照日本当代思想家松本三之介的观点,在野的自发的国家主义,与官方推行的国家主义,在两个基本点上是相通的,一是国家独立,二是政治价值高于一切。值得注意的是平民国家主义的政治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它来自于成为国民之前的文化心理因素,即认为政治权力万能,对权力顶礼膜拜的臣民的心理,很容易使人对政治心驰神往。



松本三之介认为,近代日本的精神道路,是围绕着国家主义这一核心所作的向心运动,即便是对平民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解,也总是离开它们的现实基础——市民生活和个人自由,而从国家主义的立场,作急功近利的解释。例如明治时期的首要问题是国家独立问题,国家主义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理所当然地自明治精神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则必须围绕着国家主义来展开,充当国家主义的辅助工具。


  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明治时代大思想家福泽谕吉的思想演变历程。福泽早年鼓吹开化和自由思想,而晚年却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者。福泽在明治时代风靡一时的《文明论之概略》中认为,文明是“人类万事”的目的,只要有利于文明的发展,则无论君主制或共和制都“可以不闻其名而取其实”;以此类推,无论和平还是战争,只要有利于文明的发展,哪怕将整个日本置于背水一战的地步,“纵然全国4000万人种尽灭,也不后退一步”。甲午战争后,福泽为日本打败了过去的老师——中国而“激动得热泪盈眶”,狂呼日本的胜利是“文明对野蛮的胜利”,均源于这一十分茫然的思维逻辑。


  这一茫然思维逻辑的后果,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日本身上,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换言之,如果明治崛起时代的日本的思想家能少一点茫然,多一点对其国民的思想引领,而不是误导,那么当日本真正崛起之后,日本民族所经历的磨难也许就会少很多。


  当然,历史不可重复,但历史的教训却可以汲取,尤其对百年后同样处于崛起进程中的中国。


警惕茫然走向骚动
  这种警示,并不是指中华民族必然会走向对外武力之路。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基本上是一个平和、安详的民族,但老实人也可能有骚动的一面。当中华民族这个老实人数百年历经磨难后,又一次迎来“盛世”时,这个老实人内心的愉悦是无与伦比的,内心的冲动是触手可摸的。


  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周边又不太平,而且还将越来越不太平。于是,历史上从未有过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中国人,其内心的冲动是否可能会演变成另一场骚动?虽然这一定不是百年前中华民族处于低谷时的骚动,虽然人们尚无法预知未来几十年复杂的地区战略格局将导致中国人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但目前中国民间这种军事发烧,思想漠然的状况,无论如何都会使中国的未来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更何况,即便有一天中国民间忽然对思想感兴趣了,人们也要十分警惕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民间对军事的狂热很可能在下一阶段就导致极端思想的产生。届时,若中国再没有现代文明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那么情况就有点堪忧了。
  作者是凤凰卫视评论员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喜見溫家寶重申中國需要體制改革!

喜見溫家寶重申中國需要體制改革! 李惠群

再見溫家寶公開談論中國體制改革的“迫切性”與上回(去年底至今年初) 他在深圳等地力主實踐體制改革,延續鄧小平30年前的體改路線,“否則不改革是死路一條,一切經濟開放的成果將會打回原形”),事隔已是大半年後的事。昨日(14.09.2011),大陸中國溫家寶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舉行的論壇發表有關中國體制改革的“交流過程”,透露了大陸中國當前政治體制改革的五大重點和難點(詳情見共識網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1091445309.html )

溫家寶這次的論調,語氣,以及最重要的隨性散發的自信力,都讓人看到他這大半年來儘管面臨反動派的阻力不小,很顯然,他幕後的部署工作已經取得中共領導層對體制改革的一些共識點,或最底程度認已經縮小了兩派對體改的差距;所以他散發一股主導自信(SELF -ASSERTIVENESS);因他有與全民對話的良好感覺(引述他的談話:“不仅我同在座的各位互动,我脑子里想的实际上是我同全国人民的互动。因此,我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准确的、坦诚的谈出我对各方面问题的看法。”)

溫家寶的交流式談話有幾點值得關注:

體改天時:根據溫家寶的交流式談話:它散發的中共領導層的信息,直指體制改革是必須的,他對體改的信念未被動搖;向來中共一貫作業改革沒有列出時間表;卻暗示啟動的天時是落在已經開始的十年(即他所謂的2011年的十年內。)

這一點非常重要,任何的改革計劃都不能脫離時限的規範,現實的檢視;否則是天馬行空的泛泛之談。國家/政黨的改革計劃應按照人民社會的需求,與時併進。同時向聽取民眾的政治意願與構想。

以世界即定秩序,體制與普世價值評論中國,中國無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所以中國領導人非常務實並不斷強調;中國不會輸出革命)(筆者認為,只有某些因應特殊環境產生的社會主義特色結合自由市場舉措可供發展各國參考,包括以國家強勢的經濟,金融貨幣政策主導,並依據市場的變動,注入一定的靈活性。)

所以,要達到深入掌握,理性客觀評論中國的實況,民意在體制改革(政改)啟動之前,的確扮演吃重的投入驅動(input driven)角色。也即是實踐“以民為主”為依歸,達到階段性“還政予民”民主化,兼具實踐鄧小平30年前主張的黨政分開的體制改革目標。

這是溫家寶談話透露的其中一點信息要點:

其實,一般網民針對對溫家寶“交流談話”發表的短論:反映的即是這一重點:這次大陸網民正面肯定了溫家寶的體制改革路線的必備性,並讚揚溫家寶把問題提出,建立公開“與民交流”的作業;其中一位網民這麼說:“说出来就好,能做点更好,他说出来了,大家就都可以说了,慢慢的说得人多了,迟早会行动的。

(筆者預見,一旦大陸中國得以建立一個能聽取民意,讓民意自由交流的平台,在經濟條件日益改善的大陸,這類正面,務實看待政改的網民人數。勢將會隨著體改啟動的挨近,而正比增加;)

另一點是訪問員引述溫家寶“曾经提出要将中国打造成一 个开放、包容,文化上进步和和谐的国家,您还说没有开放和包容,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实现富强”。

其實這是交流談話的開頭。也是中國邁向全面富強國家的必備宏觀價值思維所在。一個能夠與時併進的政體,國家甚至民族,必備的一個前提是能夠與世界體系接軌的價值觀。溫家寶已經多次重申民主並非西方國家專有,它是屬於全世界國家與人民的。中華中族是一個偉大的普世民族,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能否被引導,進而打造成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說,促進一個成功走上民族復興之路的國家,很大程度上就要看大陸中國這兩三代後胡溫黨政領導人的素質,加上能否能成大事的胸襟;因為從未來十年體制改革著手,其實,中國才剛剛邁進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成敗關鍵;體制改革引發的爭議,抗爭,包括既定利益者的問題,都再再嚴峻考驗新一代領導層對體改注入民主的信念與價值是否牢不可摧;不過,它的總起點是,這批新領導人組成的國家領導團隊,是否吻合胡錦濤所體現及留下的“高瞻遠矚”大視野規格了!

最後,另一點值得一提的是,一位網民針對阿拉伯街頭革命的啟示;給中國上了寶貴的一課:他這麼說:“人民人心的坚韧不拔至关重要,人民能在上层找到代言人!利比亚的局势发展,应能给我们很多启示!这是潮流,阻挡潮流只是枉然!

筆者要借用這位網名之言,藉以擴散民意的心聲,做為這篇評論的結語: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1

蔡英文引領民進黨進入“夢幻國對國”的思路!

蔡英文引領民進黨進入“夢幻國對國”的思路!

“夢幻台獨(國對國)”是什麼?它與蔡英文主張的“模糊台獨”概念有何不同?


海外看台灣、兩岸關係,夢幻台獨(沒有兩岸的非特殊普通國對國VS馬英九的兩岸特殊非國對國關係))就是模糊台獨的國際外衣。進一步詮釋就變成“夢幻國對國”。本小組其中一篇分析兩岸關係中的台灣變數,已經點出台獨需要一襲亮麗的國際外衣,以稱托蔡英文描繪的台獨路線。因為民進黨克意要走出一條屬於民進黨的台灣第三條道路,以與國民黨及中共區隔,達到切割台灣的政治目標。


上文的分析已經看出蔡英文的台灣政治思路業已撇清與中國大陸的任何瓜葛,就算是一點藕斷絲連也不要!所以她把九二共識扯上台灣共識的本地化;連消帶打,連兩岸的唯一共識的“九二共識”亦給予封殺,台灣化去了!(說穿了,這就是在政治上”自我孤島化台灣”(self-imposed isolation of Taiwan)的蔡英文!)


追蹤報導,翻看兩岸領導2008年以來的隔岸喊話;2009年11月筆者發表的“胡錦濤暗喻:一個沒前提的九二共識解扣兩岸?!”可能給予蔡英文一個暗喻的靈感。讓她大膽“變相”詮釋走出民進黨自己的台灣之路(請留意,是變相台灣政治解扣之路的“怪胎”,不是兩岸政治解扣,因為在民進黨眼中正名化始終是台灣本位,其實,兩岸關係在“夢幻台獨”已經不復存在!)


從此切入,兩岸關係可能超越九二共識的框架,唯保持其精神嗎?,這樣的“扭曲”解讀,尋根究底要追訴至胡錦濤2008年3月會見時任美國總統布什時的電話交談的內容反映,九二共識精神延伸,給予斷章取義:


特此摘錄這篇文章相關內容,回顧2008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針對九二共識重要隔岸喊話/發言的啟示史實:

2008年3月,胡錦濤與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通電話時,兩位領導人認可了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大陸與台灣可以各自表述一中的內涵。

2008年8月,馬英九通過外媒表態: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即是中華民國;大陸與台灣的關係是非國對國,而是一種特殊的關係;

至今,大陸始終未有正面回應“九二共識即一中各表,以及馬英九的表述一中即中華民國”的說詞;

2009年10月,事隔一年多,胡錦濤在致賀電給馬英九國民黨慶祝雙十慶典時重提九二共識,可是未提一中各表。

胡錦濤此舉實有“下放”一中前提之暗喻:也讓人窺見九二共識的演進最終可能會超越一中,超越一國,重返九二共識原點。這個原點本身即是自然統一框架的起點:即確定統一的功能與作用後,在原有的九二共識的統一框架內設立前提,是否多此一舉的問題即告浮現!


當然,蔡英文的思路佈局旨在正名化台灣,以與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區隔,彰顯民進黨的路線主張,與兩岸堅持一中的九二共識差異化(differentiation)。


如此推理蔡英文的思路,旨在讓人看清蔡英文正名化台灣的動機與輪廓:即與兩岸關係無豪無關連!如是,台灣共識已經不屬於兩岸關係了,又何來兩岸關係呢!?

後續政綱玄機?

除非她拆細兩岸關係,抽絲縛繭完畢,把台灣抽脫兩岸的千絲萬縷現狀後,得以交待觸及兩岸關係的“後續政綱”;即連帶說明正名化後的台灣,如何與中國大陸保持國對國的關係(點破此點旨在讓讀者看穿她的“夢幻”何其經典!),以及有解扣的終極復合/統一的歷史問題。否則,蔡英文的夢幻台獨的外衣,放在模糊台獨的框架內,這樣的思路已經等同台獨,徹頭徹尾的台獨!答案已經寫在白板上,兩岸媒體省點氣力,不必苦苦追問了。


更要命的是,一個完全抹殺兩岸關係的政綱,否定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竟然沒針對攸關台灣命脈的兩岸關係,及地位提出替代方案;這樣政治素養的思路,如此夢幻的從政者,應是台灣的未來式政經災難的始作俑者;萬一2012年台灣大選,選民也一樣夢幻投票給她,讓民進黨再次輪替,蔡英文中選台灣總統,“被架空”的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只能從海外,仰天長嘯一聲“天佑台灣”了!祉願台民惜福及自求多福了!


兩岸關係用詞新解:(一)夢幻國對國;(二)自我孤島化台灣;(三)
後續政綱;(四)變相詮釋;(五)被架空的兩岸關係;(六)天佑台灣。

Saturday, September 3, 2011

中共孤獨求敗迴響篇:蔡英文繞得過九二共識嗎?

中共孤獨求敗迴響篇:蔡英文繞得過九二共識嗎?

2011年9月3日 00:36



李惠群

民進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最返頻頻推出她企圖邊緣化兩岸關係的論點。最顯眼的莫過於她公佈的“十年政綱”一口否定九二共識(被視為兩岸的政綱根據基石)。之前她接受一電視的專訪時,也隻字不提兩岸關係。甚至對台灣與中華民國,中華民族的任何淵源色一概不提;仿佛台灣已經被她“成功切割”出去,變成筆者形容,雖然仍然獨居一偶,已是非地球國籍的“外星台灣”。


其實,從宏觀政治與普世價值的角度,九二共識並非一部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典;追述源頭,它實際上是兩岸最早的口頭(非正式)政治協議,以讓兩岸政府對一中(一個中國)提出各自的表述。問題的關鍵反而是,為何蔡英文死命要否定兩岸接近20年前達致的一項屬於口頭性質協議的九二共識?她有何盤算?對她及民進黨有何好處?替代的兩岸關係又從何談起?


說穿了,蔡英文給人的直覺是:旨在政治上全盤否定由國民黨政府多年經營,進而達成的兩岸關係的“政綱根據性”;因為除了兩岸民眾,一旦國際社會理解及接受九二共識的原則性/根據性(兩岸同屬一個名字叫中國的國家)與中道觀(老祖宗順應潮流,民意,天意的天人和局),國民黨推動的兩岸民族和解續而邁上復合(統一)之道的努力,將因此殿定歷史性的功績,並帶來相應的歷史性地位;其中突現國民黨的兩岸和好建樹與和解的汗馬功功勞,已經不言而喻;從此觀點探索,如果讓九二共識變成“即定事實”的兩岸政綱,在兩岸民族復合/統一的歷史長流中,民進黨已經完全被排除在外,或說自行提早棄權了。


顯然的,為了力阻狂瀾或說為了讓民進黨“介入”大勢,奮力周旋到底,她要玩的是一場零和游戲!一切與她的“夢幻構思”中的“夢幻台獨”與“夢幻政綱”算起!(否則她不致於拒絕正視兩岸關係的既存事實,而又大談ECFA、直航、陸客來台與各項交流的“政目”(詳情見8月20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兩岸的 “政綱” 就是九二共識)


從海外,中道觀,第三眼角度看兩岸關係,讀者會發現,兩岸關係並非一成不變,它其實是動態十足的,在靜態中,充滿滾動的動態;在2008年國民黨的馬英九輪替上台之前,也是持續滾動的,所不同的是那幾乎都是惡性的滾動。兩岸關係在前總統陳水扁8年的掌政期,延續並加劇了前總統李登輝掌政後期的不確定性;2008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在兩岸領導人克意良性經營下,才得以建立兩岸和平的大局格,終於使一度煙硝瀰漫,充滿變數夾著危機的兩岸奠定了和平大格局。過去四年交出的兩岸和好的成績,兩岸領導人的苦心總算沒有白費。


鑑此,筆者不禁要形容蔡英文為:“兩岸特殊關係中特殊政治實體產生的夢幻式政治人物”。一旦台灣選民一樣“夢中起舞”,也“夢幻般”把票投給蔡英文,讓她2012夢幻般中選為台灣總統;那麼如下述的特徵/後果會浮上水面:
(小題)後果:

*中選下一任總統,九二共識不必廢除,因它已經自動失效;

*兩岸重返1992年之前的對峙緊張關係(即所謂的零和游戲);

*修憲加公投運動:蔡英文趁勝追擊,巧妙地借用台灣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地位不等同中國的詮釋,即借用馬英九最返劃出的中國(等同中華民國)版圖,以進行“修憲”宣傳,切割台灣脫離中國;並策動再次公投獨立(以延續台獨之子的“遺志”),之後一不做二不休,繞過公告天下,台灣即名正言順獨立(有點抄襲馬英九的說法:台灣不必宣佈獨立,因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至此,整個“法理台獨”由內至外伸張的議程即告完成(把球踼給選民,是全民的公投要的,不能怪民進黨或蔡英文“總統”);

*例行公事,申請聯合國承認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台灣國(聯合國承認與否,不是重點,重點是屆時,台灣已經名正言順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難道聯合國不承認,台灣就不是一主權獨立自主國家嗎!即使現在的台灣已經是“名不正”的國家。申請聯合國會員籍只是大聲告訴全世界的一項法理作業(legality exercise),台灣這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的”法理存在“而已;即是即成即定的事實的再一次的演習(a legality rehearsal)。


(蔡英文現在所做為所為的構思與佈局,一切旨在重返她的夢幻主張,為台灣正名化打先鋒。)


這裡要引述台灣“中國評論新聞”今年5月對蔡英文較早時提出的“憲改”言論發表的相關專論供參考:“時隔不久,蔡英文的談話雖不直接表示“修憲”、“制憲”的時間表,但她 這番“憲改”談話,又讓人產生對陳水扁時期“制憲”正名建國之恐怖回憶,非但令國際不解、兩岸緊張,更讓台灣內部朝野對立嚴重,社會撕裂充滿仇恨,當時的陳水扁,非但“制憲”正名“建國”無一達成,反而還換到麻煩製造者及《反國家分裂國家法》的出台,種種不堪回首的過去,隨著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與大選的情勢抵定而再度重演,蔡英文一連串對於“憲改”及“中華民國”定位的看法,一來顯示她絕對是一位主張台獨的信徒;二來彰顯出她對於“中華民國”存在的不舒服,對於“中華民國憲法”的感冒及極度反感;三來更突顯出選前喊口號來騙綠營基本支持者 的選票,選後什麼都沒做,這種選前與選後兩面訴求及操作的手法,恐怕是讓人最感反感的地方。”


(不管是民眾公投要的,還是蔡英文搞的黨派性公投;大陸的“反國家分裂法”會否派上用場!實行軍事干預解放台灣?難以預測。)


特性:兩黨隔岸相剋相生
至目前為止,根據蔡英文的政論與政綱展現的思路,兩岸完全是國對國關係(甚至超越陳水扁2002年8月提出的一邊一國論的關係更上層樓,因為陳水扁還有一邊一國的“間接”關係。蔡英文的模糊”兩國論“一點也不特殊;事因蔡英文一概否定了國民黨掌政下的兩岸關係的所有建樹與政績;當然也包括九二共識。所以,她談及兩岸事務時,只觸及事務,不提任何兩岸關係,包括口頭協議也不可。換句話說:在她的眼中,大陸與台灣的關係完全不屬兩岸,亦非兩邊論也)。


以此論之,蔡英文與陳水扁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戰略戰術謀略上,這可能是兵家所說的一不做二不休吧!廣東話所說的“博到盡”也。)


“台獨之女”呼之欲出
由此推論,可見蔡英文已經自我確定為“台獨之女”的身份與功能性;以繼承台獨父子李登輝與陳水扁的衣砵也!(順道一提,指望她與陳水扁切割的問題已經灰飛煙滅了。)


借力改寫游戲規則:
近距離觀察,蔡英文另想要借據“否定九二共識”的政治助力達到半襾撥千鈞,掀起的千重浪,製造輿論政論海嘯目標的手段,並另起爐灶,進而推出第三條道路的抉擇;到了這個地步,已非是無風不起浪。本文剖析蔡英文思路/路線的系列文章,昭示一個政黨千萬不宜遵循或抄襲另一個政黨的政綱路黨的主張,這等於是政治上自殺,犯上兵家大忌(詳情參閱李惠群特區,或筆者部落格“十年大限之八:誰將是台灣最偉大的政治家?”);顯然的,蔡英文已經鐵定朝著這個方向挺進了。


如是觀之,這條台獨不歸路招引著的是不是夢幻式台獨?交由台灣民眾的慧眼去判斷。(有人說“人因有夢而偉大”:一個典型冒險家與政客的結合體,又會為選舉政治主導的台灣人帶來的禍福代價堪虞!)


全盤否定了兩岸兩邊關係後,蔡英文有何後續,又是邁向明年的總統大選年,繼續看她冰山一角不斷浮現的“國對國的政綱”論述吧!


簡而言之,九二共識可能成為蔡英文的是催收命,還是救命符?全看台灣選民的“冷智慧”揮灑到什麼程度!也看台灣選民要保持現狀,兩岸繼續“和平主導大局,經濟引導政治”,還是要“把心一橫,不管二七廿一,不顧一切後果,建立台灣國”去了。


大視野重擊:最後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黨性及黨的結構風馬牛不相及,在處理兩岸關係上中共與民進黨的玩法不謀而合,具有一個共同點:兩個政黨都抗拒啟動任何可能觸及統一或與之接軌之道,大家都在玩拖字訣;講得比較露骨一點,動機可圈可點,各有潛議程;可謂殊途同歸:所謂“相剋相生,此消彼長,互抵消長”;兩黨都不要統一(務實中道的國民黨則提出要台灣政治實體受承認的先決條件);要的是大格局下的即得經濟利益與民間融合!這樣的先發性分析,交由享有自由民主的台灣民眾,與響往民主自由的頭腦清醒的大陸清流去判斷了!


結語:無論是中共,大陸,甚至國民黨,要與蔡英文議論兩岸關係想都不要想!簡直是椽木求魚。民進黨的台獨思維,自1995年兩岸國統綱領被李登輝掌政時期廢除後,經由李登輝後期的克意鋪路,與陳水扁全期8年陳水扁,前後共計13年給予台獨思想的疲勞轟炸洗腦,民進黨已經變質;不再高舉自由民主旗幟(這一點可以說明為何蔡英文拒提台灣人向來自豪的民主自由的價值);要求蔡英文改變初衷,的確是與虎謀皮;除非中共改變兩岸關係長中期的戰略思維:並勇於承認台灣的政治實體身份與地位;不然,兩岸關係只能立於“長安久分”的格局;中華民族與中國的融合,復合,統一;甚至中華文明的重新出發,除了物質的爆發文明之外,恐怕只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的政治游戲吧了!
(此文延續自前文“中共孤獨求敗,蔡英文有恃無恐!”;原文請參閱李惠群特區文章或筆者部落格。)


兩岸用語新解:(一)“台獨之女”;(二)兩黨隔岸相剋相生;(三)長安久分:和平分裂的正面詮釋。

原文網址: 中共孤獨求敗迴響篇:蔡英文繞得過九二共識嗎? | 論壇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9/03/142-2739849.htm#ixzz1Wt5EoGBj

Wednesday, August 24, 2011

兩岸一切馬照跑,舞照跳,酒照喝,機照飛!!!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台湾
我要发帖
『台湾』兩岸一切馬照跑,舞照跳,酒照喝,機照飛(转载)
访问数:82 回复数:0



挺深刻的一篇文章的.
  ------------------------------------------------------------------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1年5月15日 00:38
  
  分享3分享|
  
  (●作者李惠群,吉隆坡,碩士,房地產經紀。簡介表示,他是前新聞從業員,先後在馬來西亞兩家中文報社任職,後與友人組成志願性的中國和平統一海外促進者小組(PRC—Op),並繼續替中文報紙撰寫專欄,同時志在為兩岸的和平統一提供海外華人的第三眼的中立與中道觀點,為兩體一國(大中華願景)與克隆台灣母體概念倡議者。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個人部落格為kinglee lianganguanxi.blogspot.com。※→李惠群特區)
  
  
  兩岸三黨的演義篇
  
  自從中共於三年前以緘默回拒台灣總統馬英九提出的承認中華在台的政治實體後,兩岸的三黨關係即持續保持膠著。從大局探視兩岸關係,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的框架業已定調在保持現狀的基礎上,沒有選擇。
  
  蔡英文險勝選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對於兩岸關係其實是反映中共兩岸互動上,採取若即若離的游離策略的奏效。
  
  從戰術與兩岸價值互異,欠缺信任的角度探尋,繼續抽絲撥繭:發現最終真正操刀兩岸關係的政黨不是國民黨,不是民進黨,卻是中共。(馬英九三年內主導兩岸關係的發展,說穿了,其實是中共引蛇出洞,以締結兩岸和平的大前提,達到高枕無憂的目的。)
  
  自2008年兩岸成功大三通以來,經濟,民間關係勢如破竹,獨欠政治,仍然無法取得任何突破。所以,關心兩岸關係進展的各界,形容兩岸關係是「和平分裂」;姑不論如此的說詞對國民黨主政的台灣有何不公?它確實反映一個兩岸無法否認的現象:經濟民間改善有加,政治仍然行不得也哥哥,難以越雷池半步!(所以筆者一再形容,兩岸關係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下的「政治怪胎」!)
  
  何以如此?
  
  中共掌政的大陸,國民黨掌政的台灣,以及台灣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經過馬英九三年建立兩岸的和平定局後,基本上,兩岸統一問題的迫切性已經大減。兩岸已經進入一個變相的「長治久安」(即上述所謂的「政治怪胎」的正面詮釋);「和平分裂」也好,還是「和平不統」也好;只要台灣領導人不會愚蠢到單方面宣佈台灣獨立,觸動兩岸紅色底線。兩岸一切馬照跑,舞照跳,酒照喝,機照飛。
  
  三年後的今天,再檢視台灣與兩岸格局:可以那麼說,前三年主導兩岸關係互動格局的非馬英九莫屬,下來這幾年,尤其是至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的格局,各造不能也不可改變這樣的格局(和平),變動的一點是主導兩岸關係互動格局的主角,已經不再是馬英九(既使他連任),也不是任何一位可能接任馬英九總統寶座的領導人;主導權勢將重回中共的懷抱。這是大勢所趨。
  
  從歷史演義的觀點,馬英九生得逢時,中共在後陳水扁的亂局時代,急須一位能夠(信得過)定調兩岸和平格局的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呼之即出,所以,除了政治的敏感紅線外,過去三年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可謂無往不利,接近所向披靡。他的聲望 也如日東昇。然而只要深入分析,馬英九在政治上幾乎是交白卷。
  
  鑑此,馬英九對兩岸和平格局定調的功績將能協助他繼續在兩岸關係的問題上,扮演魯仲連的中介角色,亦擔當和平締造者與保持者的雙重角色。從這個角度探索,馬英九的兩岸功過與作用已經分明:整體非政治領域超越政治:把他稱為兩岸和平締造者應是名符其實。
  
  在完成了和平定調的歷史使命後,中共著眼的應該是保持現狀多過統一的出鞘。鑑此,在未來3至5年甚至更遠,保持和平定調的現狀,比任何問題都重要。不管說它「和平分裂」還是「和平不統」,都是和平領銜。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連2005年出爐的反國家分裂法也是旨在制止國家的正面分裂,而不是促進兩岸的積極統一。這種思維充分揭露中共統治下的大陸的心態無遺。中共的所做所為都是回應製造國家發生正面分裂的任何跡象或舉動。
  
  換句話說,只要台灣沒有名正言順宣佈獨立,一切仍然是正常活動的。所以,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才會那麼順暢。對於大陸而言,穩定和平比什麼都重要,統一已經不會那麼迫切。
  
  在這樣的思維左右下,其他與促進統一相關的事宜,包括政治實體,主權性,甚至所謂的共同價值的建構已經擺在其次了。何況,自由與民主的基本人權課題被台灣民主體制培育出的領導人冷落,最近中東人民力量突圍的重要時刻,台灣領導人,包括馬英九本身以及民進黨領導人都未曾利用這個良好時機,好好發揮,向中共 (大陸)進諫/喊話,即是最好的實例;非常令孤獨無援的大陸民運分子,熱愛民主自由的兩岸民眾,台灣人權分子,及海外支持民權人士及華人的失望。
  
  從歷史制高點的戰略探索,其實中共已經成功通過兩岸的和局牽制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進攻」;這裡的進攻是指切斷台獨的後路,有意無意協助保持「獨台」的有利「曖昧」膠著格局:即不必讓步去承認台灣的政治實體地位 ,給予台灣與大陸議價的身份;又可肘制台獨的士氣。正可謂左右逢源,一派春風得意的氣象,確確反映在最近中共領導層的風範上。
  
  這樣的戰略讓人窺見,受到制衡的國,民兩黨在中長期保持現狀的是兩岸,這樣的格局不會危害到大陸的政治主導的地位,台灣也沒有政治談判的籌碼可言了!兩面受到肘制是國,民兩黨,一面是經濟利益,另一面是和平格調。從這個角度再行探索下去,除非連任的馬英九或新任總統有能力突破重圍,營造氣氛製造有利條件與大陸展開談判,爭取到政治實體地位,或取得重大突破;否則馬英九或者下任總統,兩岸政治關係的延續仍然是原地踏步;進而陷入「談判不是,不談判也難,陷入左右受制」的窘境。
  
  從中共的保持緘默(對台灣的政治實體問題)應對的一貫態度而論,既使連任,期望馬英九在取得政治實體地位方面有所突圍,仍然是畫餅充饑,就如馬英九很有先見之明之說:「我有生之年兩岸都不會實現統一。」三年前就任總統時,馬英九講過的這句話,現在回味,仍然擲地有聲。
  
  最後說穿了,中共的兩岸關係政策與策略旨在自保政權,高枕無憂,比甚麼都重要;統一與否,那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反觀民進黨,諒蔡英文不會蠢到單方宣佈台獨吧!這簡直向中共宣戰吧!而馬英九能做的最多是隔絕與大陸政治談判,甚至回絕對話;如此,台灣政治實體的問題就束之高閣了!中共司馬昭之心,不知路人皆知嗎?馬英九也就變成與蔡英文一樣沒有願景的「地道台灣領導人」了!
  
  這個就是兩岸政治怪胎的詮釋。中華民族在中共統治六十年修練成另類專制王朝的延續。敢問,如此的「中華怪胎」,蔡英文能不有恃無恐嗎?從這個角度探索,「有恃無恐」的蔡英文拋出「憲改」說,不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假定台獨意識可試探,只要民進黨不會蠢到一天突然宣佈台獨,即使所做所為都是邁向台獨,不去踩宣佈台獨的紅線,中共就沒有和平解放台灣的理由了(因為沒有違反反國家分裂法);這可能就是蔡英文心中的如意算盤吧!
  
  小結:只要和平,統一可以等待。和平定調了,只要不宣佈台獨:酒照喝,馬照跑,舞照跳,大通小通加速,誰說兩岸關係不能融合為一體!?後和平格局的兩岸關係主導權將重回中共(大陸);除非…馬英九或他的繼承者成功建立台灣的政治實體地位與身份獲得承認。說遠了,那個人即是終極台灣,兩岸中華民族,以致未來締結「大中華共和國」的三項集大成者!!!
  
  此文獻給全球仍然心懷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與熱愛自由民主的和平志士。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原文網址: 中共孤獨求敗,蔡英文有恃無恐! | 論壇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5/15/142-2712521.htm#ixzz1MNnyb33t

Sunday, August 21, 2011

本小組建議中國設立全球華人創新特區獲得積極迴響!

中华科技产业园落户光谷 全球华侨华人创新特区
2011-06-28 07:02: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0
[提要] (记者望隽)第十一届“华创会”昨日上午在武汉开幕,与此同时,酝酿10年的“中华科技产业园”也正式落户光谷。本届“华创会”共发布推介国内及海外项目2227个,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望隽)第十一届“华创会”昨日上午在武汉开幕,与此同时,酝酿10年的“中华科技产业园”也正式落户光谷。

  该产业园选址东湖高新示范区龙泉山地区,一期规划用地38平方公里,将按“一中心、一组团、五大产业园”的格局,大力发展新兴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力争将其打造成全球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的政策特区、人才特区和创新特区。

  据悉,自举办第一届华创会以来,湖北武汉就一直希望设立一个以“凝聚华心、展现华智”为宗旨,吸引海外人才聚集的科技产业园区。10年来,由于政策、人才家底等方面限制,这一想法始终处于酝酿阶段。

  本届“华创会”共发布推介国内及海外项目2227个,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截至昨日,来自美、英、澳大利亚、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与武汉、黄石、襄阳等市州就74个项目成功签约。全部签约项目中,武汉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引进海外人才项目20个,襄阳市引进海外人才项目12个,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6家,IT光电子、生物医药、材料能源、节能环保、酒店旅游及综合类项目16个。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政治体制改革进入倒逼时代

政治体制改革进入倒逼时代
作者:木然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8-14
本站发布时间:2011-8-14 21:37:49
阅读量:5968次




政治体制不改则亡,政治体制改则兴,政治体制改慢则亡,政治体制改快则兴。政治体制不改不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 伐,跟不上观念变化的步伐,跟不上民众对民主自由要求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政治体制只有速死,政治国家则陷入动荡。以维稳为手段的维持会,终究是权 宜之计,终究是对苏联式的老破车的修补策略,可是车已经破得体无完肤,再修也只是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巨大,收益为零。问题的关键在于,政治体制改 革已经不再是体制内人的事情,而是公民社会的事情,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如果单一希冀体制内人的承诺和行动,大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政治体制 改革已经不再是权力者一厢情愿的事情,也不仅是普通公民的言论要求,而是公民的行动要求,公民的抗争政治已经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代已 经到来。


  抗争政治迫使权力者求和解。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求零博弈,一方赢另一方输,一方所得为另一方输,这样的改革只会使输者进行更顽强的抵挡。政治体制 改革是求双赢,这不但要给既得利益集团以活路,更要给既得利益集团以出路,不算旧账,只算新账,不究过去违宪之行为,只究在竞争之后违宪之责,让既得利益 集团走上政治体制不归路,让权力既得利益集团有所失,更要有所得,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走苏联东欧之路,也不能走现在如埃及穆巴拉克受审判之路,不能走 卡扎菲的不妥协之路,突尼斯的路更不能走,这些路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更应该自己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就是让既得利益集团有活 路,由垄断权力变竞争权力,由政党政治变内部竞争与外部竞争相结合的政治。权力既得利益集团无论是变相世袭的还是非世袭的,都由竞争决胜负。与此同时,给 所有人参与政治的机会,给非既得利益集团以活路和出路,在活路与出路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参与政治必须在宪法的轨道进行,新参与的人群如有违背宪法之 错,也难辞其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要有邓小平所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勇气和胆识,求和解,求共识,以共识求和解,以和解寻出 路。对立只会把所有人都带到死路当中去,换句话说,既得利益集团不能把新参与的群体逼到死路,新参与的群体也不能把既得利益集团逼到死路,既得利益集团只 有开拓让所有人都参与的路,才能实现二者的真正和解。


  抗争政治逼迫权力者改变政治行为方式。传统的政治体制缺少公民有序的参与渠道,民意表达不通畅,由于大众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由于社会不平等被带 入了公共政治生活,由于无法为公民提供平等保护,使得公民参与大都在被动的情况下参与,可以说公民的被动参与是主要的参与形式。在强征土地、强制拆迁、侵 害公民权利、公民利益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公民被动参与的基本动因,被动参与在采取制度性渠道解决时遇到重重阻力,如上访变成了截访,捍卫宪法的公民权利变成 了危害国家安全,使得公民制度性参与被挤压成制度外参与,于是暴力政治、街头政治等抗争政治逐渐成了公民的首选。而抗争政治及其领袖大都被权力者"污名 化",权力者不是说抗争政治的人道德不高尚就是政治参与违法、违规,是敌对势力,甚至以暴徒相称,从而导致了抗争政治不是求和政治而是求胜政治,不是求有 序政治而是求无序政治,不是求民主化而是去民主化。为了把抗争政治变成有序政治,权力需巩固原来的政治参与渠道,清理和净化原有的政治渠道,使之更通畅, 同时开拓新的政治参与渠道,并承认抗争政治的合理性、合情性、合法性,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和对话渠道就成了权力者被迫的选择。由对话代替对立、由维权代替 维稳是权力者必须选择的行为方式,否则公民就会用脚代替投票,用炸弹代替和平。


  抗争政治逼迫权力者保证公民安全。罗斯福总统提出"四大自由",其内容是:表达意见的自由,信仰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免除恐惧的自由。这四 大自由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得以重新再现和具体的发挥,成了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对于中国来说,免于恐惧的自由更应引起充分的重视,这种恐惧,有经济的, 有政治的,有文化的,有社会的,政治的恐惧居于主导地位,这与权力者思维有关,更与权力者的根本利益有关。权力者人治思维、阶级斗争式思维、维稳思维已经 成了街头政治的推手,权力者的根本利益成了恐惧的基本动力。这种人治性思维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就是经济发展本身也采取了人治性思维,人治性思维并没有 给人带来自由、幸福和尊严,反而在维稳中、维护权力者根本利益中带来了恐惧。免于恐惧的自由也因此成了国人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权力者总是以违背宪法 和法律的方式制造恐惧。就是发展之中也会有恐惧的气息。发展的恐惧很显然是由权力者制造,由普通人承担。免于恐惧的自由就应包括免于发展带来恐惧的自由。 一个简单的事实问题是:为什么出事都是外地报的?不是因为外地更勇敢,更勇于承担责任,而是因为外地更安全。实际上恐惧是大家的,只是恐惧程度不同而已。 比如云南4万方水染剧毒,传37人死,77头牲畜死亡,又比如山东郯城官方确认氯气泄漏致125人伤,此前通报为8人。对于上述两件事,如果本地报了,相 关报道人员就会开除公职、丢饭碗、被拘留、被教养、被精神病、被失踪等。在这种恐惧气氛下,只有用投降来获得生命的安全。


  抗争政治逼迫体制改革必须以互动的方式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式就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体制内与体制外互动。仅有党内民主是不行的,仅有 党内民主或者变成精英民主,都不是党内民主的最好选项。或者变成党内特权,沦为党内寡头政治,这是最坏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选项。或者沦为党内的游戏或者招 牌,这是次劣的选项,但这种选项最终还会走上民主的反面,即党内个人专制。同样,仅有人民民主也是不行的,仅有人民民主或者变成民粹主义民主,成为专制者 手中的工具,或者沦为多数人的暴政,或者沦为至善论民主,这都不是人民民主的最好选项。人民民主只有在乡村自治、基层自治才会显示其意义,但没有自由的自 治,没有对少数人的保护的自治也会带来民主的恶行。所以精英民主必须与人民民主相结合,二者的结合为真,二者的分离为劣。二者的结合使民主充满活力,二者 的分离使民主成为一潭死水。仅有体制内民主是不够的,体制内民主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群众自治制度基本 上都是选拔制度而不是选举制度,把选拔制度变成选举制度必须有独立候选人的竞争机制,必须有公民社会的制约机制,必须有社会舆论的压力机制和监督机制,体 制内的民主形式才会有民主的内容。仅有体制外民主是不够的,体制外民主会成为体制的破坏性力量,会摧毁体制内人的民主形式,使社会和解成为乌托邦,使体制 内人变得赤裸,最终会变成体制内人的强制性反弹,使公民社会得到破坏。体制内民主与体制外民主的结合为真,体制内民主与体制外民主的分离为伪,体制内民主 与体制外民主结合互动才会使民主走向坦途。


  抗争政治使得政治体制不断涌现泄露口。政治体制改革没有突破口,只有泄露口。改革开放三十年,一直寻找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可一旦找到其突破 口,突破口就成了加固口,这既符合经济人的假设,也符合政治人的假设,更符合权力者的从政利益,因为没有人愿意在改革中放弃既得利益,突破口都是从政者失 去从政利益的地方,从政者必然会加固突破口,这就是每一次政治体制改革最后都在突破口失败的原因。比如邓小平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分开,最后失败的 关系也在党政分开。而泄露口则不同,它是所有人,尤其是权力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的,权力者难有机会去加固,甚至每一次的加固都会导致其它地方的失守,突 尼斯的泄露口就是一个小商贩的自焚,突尼斯想围堵这个泄露口结果导致整个政治堤坝的崩塌。泄露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机遇,如果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泄露口面前丧 失机遇,改革就会成为一场灾难。政治体制改革的泄露口在哪里,就在公民社会中,就在公民的行动中,公民社会的任何行为,都会导致政治体制泄露口的出现。谁 会想到郭美美的一个偶然事件导致了红十字会体制泄露口的出现?使得红十字会重拾公众信心都极为困难?逼得红十字会不得不被迫进行现代意义的改革。谁会想到 7﹒23事故导致铁道部门的改革?这其中的博客、微博显示出强大的政治压力,没有博客、微博死死盯住这两个重大事件进行倒逼追问,还原事件的真相,哪会有 红十字会和铁道部的改革呢?


  既然抗争政治如此有力量,就需要权力者彻底转变人治思维方式,变人治思维方式为现代思维方式,转变观念,视抗争政治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否则,江山尽失,社会重头再来,对任何人都是一场灾难。中国人再也折腾不起了。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您对本文是何看法?





評論:從海外華人民主社會與台灣民主體制看大陸的政治體制的改革;如果蹉跎了三十年的政改仍然是讓人民望選票長嘆連連,做為炎黃子孫的小弟,不禁悲從中來;只能再長嘆一聲:情與何堪!中華民族與文明復興再造,只是用金錢搭建的空中樓閣也。悲!中國和平統一海外促進小組成員:李惠群

Tuesday, August 2, 2011

再評:借問蔡英文:要把台灣帶去那裡?

再評:借問蔡英文:要把台灣帶去那裡?

2011年8月3日 00:28



李惠群

先問一句:蔡英文與民進黨是否還是中華民族一份子?(再直接了當:你們還是華人嗎?)

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看了蔡主席一電視訪問的延伸。根據蔡英文提出切割台灣的說詞(還沒論述),在她切割下的台灣已經完全與中國,中華民國,甚至中華民族沒有任何瓜葛了!

雖然她並非論述蔡英文式的切割台灣,是否與中國切割的亦包括文化,歷史,血脈的一刀切,從此不再與中國攀上任何關係?這樣的“另類台獨構思”影射的切割血緣、地緣的作法,是根據怎樣的邏輯思考?還是不擇手段的純粹政治短期利益的考量!

(“蔡英文式切割台灣”的政治主張在台灣本土會否有後續,還是胎死腹中,有待台獨意識能否發酵而定,目前還看不出任何跡象。)

一個主張台灣在國際舞台站起來的政治主張,原應是好事一樁,畢竟台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實體,說台灣是個擁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也不為過。因為它擁有一個獨立自主國家的一切特徵,包括獨立營運自如的國家政府管理行政機器,獨立的三軍國防衛隊。然而,台灣是一個主權獨與立自主的並非等同台灣是一個在國際主權、領土受到承認的所謂國家。

這是關鍵一點,除了“夢幻台獨”(蔡主席的模糊台獨構思的外衣)擁躉外;台灣“國民”都應該清楚台灣的政治實體的運作,是在中華民國政體的營運下得以存在的;再說即使“夢幻台獨”擁躉領取使用的也是中華民國的護照(雖然陳水扁時代把“台灣”的所在營運地列入護照。這一點蔡英文比誰都清楚(曾任李登輝時代掌管兩岸關係事務的副主任),而是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只要翻開承認台灣政權政治實體的國家,都知道台灣是代表著中華民國(中國)。這麼的一個政治實體與相關政權,這個實體即是中華民國,政權則是中華民國政府,只有一點例外,那就是這個政權政體是在駐在台灣,在台灣營運。

如今蔡英文試圖通過她的“國際夢幻外衣”,一廂情願地把台灣硬硬切割出去。把台灣切割出中華民國體制及政府之外。由此推理,根據她的說法延伸:不管是中華民國還是中國都不復存在了。(再說一句:兩岸關係並不存在!)

身為海外華人,即使不是兩岸的公民,站在中華民族的大視野,這樣的構思非常另類,與匪夷所思,萬一台灣民眾也一樣匪夷所思,“聞獨起舞”,被這襲“國際夢幻外衣”迷住,把票投給蔡英文。蔡主席中選為下任總統,蔡英文的下一步很可能順理成章,再陳水扁如法泡製,公投台獨了。後果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所以,本小組上篇分析台灣在“和平”擺中間經濟融合融合為主軸驅動的時代,除了政治制度與信仰外,台灣人,無論生活習慣、文化、風俗信仰、語言都與大陸中國人一樣的,都是漢族,奉行中國文化。

鑑此,蔡英文要切割的是什麼?

再說,蔡英文說,台灣有它自身值得自傲的價值。可是她並未說明這些價值是什麼,如果連台灣固有的價值(難能可貴大中華地區唯一建立的自由民主機制)都隻字不提,沒有闡明,她又如何帶領台灣走過沒願景的最具挑戰性的兩岸十年。她也完全不提最具關鍵,左右台灣前景前途的兩岸關係。

這樣的切割方式,從海外看台灣,簡直就是“魅影加虛擬”的它鳥一隻。

這兩篇分析探索蔡英文式切割台灣的手法,不切實際,試圖在沙灘上建築城堡,與魔術師變魔術,橫空出術一樣,不相上下也。

蔡英文要把台灣帶去那裡!足以影響中華民國與中華民族順應大局進行復合的長達切身利益。以及兩岸的持久和平的大格局,並為兩岸和平大格局的基礎設下埋下變數,橫生枝節。

總結一句:“蔡英文式切割台灣”的政治主張,可以在政治上不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甚至做到絕,連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即成政治實體也給予抗拒,不過欲不可自我否定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這樣的做法,等於是自我撕裂族群,重蹈台獨父子李登輝與陳水扁的覆轍,步向陳水扁的後塵,導致兩岸和平建樹被打回原形,前功盡廢。

在以中共副主席習進平大陸中國的新一代接班人2013年接替之際,可能會把“紅潮”轉為“新民粹主義”大旗;民進黨此際打出“堅持台獨路線”作風,兩股對峙勢力正面碰撞,一個擦槍走火,後果的嚴重,可以想像:正是“如履薄冰”的寫照。歷史是一面鏡子,這樣欠缺大格局,大勢視野,堅持獨居一偶的台灣從政者,是誰的不幸(可以肯定的,絕對不是大陸中國的不幸)?至此,一個不折不扣的“投機兼夢幻政客”的輪廓已經歷歷暴露在現眼在前了!

Sunday, July 31, 2011

中共孤獨求敗,蔡英文有恃無恐!

中共孤獨求敗,蔡英文有恃無恐!


2011年5月15日 00:38


李惠群

兩岸三黨的演義篇

自從中共於三年前以緘默回拒台灣總統馬英九提出的承認中華在台的政治實體後,兩岸的三黨關係即持續保持膠著。從大局探視兩岸關係,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的框架業已定調在保持現狀的基礎上,沒有選擇。

蔡英文險勝選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對於兩岸關係其實是反映中共兩岸互動上,採取若即若離的游離策略的奏效。

從戰術與兩岸價值互異,欠缺信任的角度探尋,繼續抽絲撥繭:發現最終真正操刀兩岸關係的政黨不是國民黨,不是民進黨,卻是中共。(馬英九三年內主導兩岸關係的發展,說穿了,其實是中共引蛇出洞,以締結兩岸和平的大前提,達到高枕無憂的目的。)

自2008年兩岸成功大三通以來,經濟,民間關係勢如破竹,獨欠政治,仍然無法取得任何突破。所以,關心兩岸關係進展的各界,形容兩岸關係是「和平分裂」;姑不論如此的說詞對國民黨主政的台灣有何不公?它確實反映一個兩岸無法否認的現象:經濟民間改善有加,政治仍然行不得也哥哥,難以越雷池半步!(所以筆者一再形容,兩岸關係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下的「政治怪胎」!)

何以如此?

中共掌政的大陸,國民黨掌政的台灣,以及台灣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經過馬英九三年建立兩岸的和平定局後,基本上,兩岸統一問題的迫切性已經大減。兩岸已經進入一個變相的「長治久安」(即上述所謂的「政治怪胎」的正面詮釋);「和平分裂」也好,還是「和平不統」也好;只要台灣領導人不會愚蠢到單方面宣佈台灣獨立,觸動兩岸紅色底線。兩岸一切馬照跑,舞照跳,酒照喝,機照飛。

三年後的今天,再檢視台灣與兩岸格局:可以那麼說,前三年主導兩岸關係互動格局的非馬英九莫屬,下來這幾年,尤其是至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的格局,各造不能也不可改變這樣的格局(和平),變動的一點是主導兩岸關係互動格局的主角,已經不再是馬英九(既使他連任),也不是任何一位可能接任馬英九總統寶座的領導人;主導權勢將重回中共的懷抱。這是大勢所趨。

從歷史演義的觀點,馬英九生得逢時,中共在後陳水扁的亂局時代,急須一位能夠(信得過)定調兩岸和平格局的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呼之即出,所以,除了政治的敏感紅線外,過去三年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可謂無往不利,接近所向披靡。他的聲望 也如日東昇。然而只要深入分析,馬英九在政治上幾乎是交白卷。

鑑此,馬英九對兩岸和平格局定調的功績將能協助他繼續在兩岸關係的問題上,扮演魯仲連的中介角色,亦擔當和平締造者與保持者的雙重角色。從這個角度探索,馬英九的兩岸功過與作用已經分明:整體非政治領域超越政治:把他稱為兩岸和平締造者應是名符其實。

在完成了和平定調的歷史使命後,中共著眼的應該是保持現狀多過統一的出鞘。鑑此,在未來3至5年甚至更遠,保持和平定調的現狀,比任何問題都重要。不管說它「和平分裂」還是「和平不統」,都是和平領銜。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連2005年出爐的反國家分裂法也是旨在制止國家的正面分裂,而不是促進兩岸的積極統一。這種思維充分揭露中共統治下的大陸的心態無遺。中共的所做所為都是回應製造國家發生正面分裂的任何跡象或舉動。

換句話說,只要台灣沒有名正言順宣佈獨立,一切仍然是正常活動的。所以,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才會那麼順暢。對於大陸而言,穩定和平比什麼都重要,統一已經不會那麼迫切。

在這樣的思維左右下,其他與促進統一相關的事宜,包括政治實體,主權性,甚至所謂的共同價值的建構已經擺在其次了。何況,自由與民主的基本人權課題被台灣民主體制培育出的領導人冷落,最近中東人民力量突圍的重要時刻,台灣領導人,包括馬英九本身以及民進黨領導人都未曾利用這個良好時機,好好發揮,向中共(大陸)進諫/喊話,即是最好的實例;非常令孤獨無援的大陸民運分子,熱愛民主自由的兩岸民眾,台灣人權分子,及海外支持民權人士及華人的失望。

從歷史制高點的戰略探索,其實中共已經成功通過兩岸的和局牽制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進攻」;這裡的進攻是指切斷台獨的後路,有意無意協助保持「獨台」的有利「曖昧」膠著格局:即不必讓步去承認台灣的政治實體地位 ,給予台灣與大陸議價的身份;又可肘制台獨的士氣。正可謂左右逢源,一派春風得意的氣象,確確反映在最近中共領導層的風範上。

這樣的戰略讓人窺見,受到制衡的國,民兩黨在中長期保持現狀的是兩岸,這樣的格局不會危害到大陸的政治主導的地位,台灣也沒有政治談判的籌碼可言了!兩面受到肘制是國,民兩黨,一面是經濟利益,另一面是和平格調。從這個角度再行探索下去,除非連任的馬英九或新任總統有能力突破重圍,營造氣氛製造有利條件與大陸展開談判,爭取到政治實體地位,或取得重大突破;否則馬英九或者下任總統,兩岸政治關係的延續仍然是原地踏步;進而陷入「談判不是,不談判也難,陷入左右受制」的窘境。

從中共的保持緘默(對台灣的政治實體問題)應對的一貫態度而論,既使連任,期望馬英九在取得政治實體地位方面有所突圍,仍然是畫餅充饑,就如馬英九很有先見之明之說:「我有生之年兩岸都不會實現統一。」三年前就任總統時,馬英九講過的這句話,現在回味,仍然擲地有聲。

最後說穿了,中共的兩岸關係政策與策略旨在自保政權,高枕無憂,比甚麼都重要;統一與否,那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反觀民進黨,諒蔡英文不會蠢到單方宣佈台獨吧!這簡直向中共宣戰吧!而馬英九能做的最多是隔絕與大陸政治談判,甚至回絕對話;如此,台灣政治實體的問題就束之高閣了!中共司馬昭之心,不知路人皆知嗎?馬英九也就變成與蔡英文一樣沒有願景的「地道台灣領導人」了!

這個就是兩岸政治怪胎的詮釋。中華民族在中共統治六十年修練成另類專制王朝的延續。敢問,如此的「中華怪胎」,蔡英文能不有恃無恐嗎?從這個角度探索,「有恃無恐」的蔡英文拋出「憲改」說,不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假定台獨意識可試探,只要民進黨不會蠢到一天突然宣佈台獨,即使所做所為都是邁向台獨,不去踩宣佈台獨的紅線,中共就沒有和平解放台灣的理由了(因為沒有違反反國家分裂法);這可能就是蔡英文心中的如意算盤吧!

小結:只要和平,統一可以等待。和平定調了,只要不宣佈台獨:酒照喝,馬照跑,舞照跳,大通小通加速,誰說兩岸關係不能融合為一體!?後和平格局的兩岸關係主導權將重回中共(大陸);除非…馬英九或他的繼承者成功建立台灣的政治實體地位與身份獲得承認。說遠了,那個人即是終極台灣,兩岸中華民族,以致未來締結「大中華共和國」的三項集大成者!!!

此文獻給全球仍然心懷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與熱愛自由民主的和平志士。

民進黨切割台灣,兩岸關係橫生變數!

民進黨切割台灣,兩岸關係橫生變數!

2011年7月24日 00:04


李惠群

日前接受電視媒體訪問時,蔡英文拋出台灣的國際定位論。訪問員的​提問角度非常吻合這位民進黨總統女候選人的角度。說詞聲稱高達8​0%的台灣民眾已經接受並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是老調。對於現階段如火如荼與大陸搞經濟​融合體的台灣民眾,不會再關心這個充滿政治火藥味的老議題,包括​近年來因大陸開放農漁產品市場而受惠的南部農民。

縱觀台灣趨勢,其實,台灣的政治定位已經不是熱門議題。經過三年​多來馬英九的兩岸破冰之作,達成經濟融合及政治默契(即政治擺兩​邊,經濟民生放中間)以來,台灣人似乎不再關心到底「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的兩岸政治身份與定位。

這讓人聯想到,此時此際喊出這樣的政治定位論之「蔡英文式切割台​灣」主張,與香港人自認是「香港人先,中國人後」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同小異之別。不同的一點蔡英文直接了當與大陸中國劃​清楚河漢界,完全不提大陸或中國。從這個角度剖析兩岸關係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拋出台灣國際定位論,的確有畫蛇添足!且有與香港同​出一伙,自我被歸類為「港台同一等級」之嫌。

蔡英文前言不對後語,今年初拋出讓人莞爾尋味的「和而不同」;之​後,即消聲匿跡,沒有了下文;如今不再拋書包,暫且不與老祖宗玩​弄古文游戲。

不過,這次,她實務了許多,她已豁出去:不再模稜兩可,拐彎抹角​:敢敢給台灣一個國際身份與定位,「認真」與 大陸中國切割(根本不提大陸中國)。這是此次訪問最大的自我明確​定位。一改過去拖泥帶水,故弄玄虛的做法。

根據剖析,蔡英文的策略著力處已經更上層樓,基於她近期的民調支​持率再次降低,拉大與馬英九的差異;她若不再擺明架勢,一舉跳脫​模稜兩可的作業,恐怕流失的民調支持率將更多;直接打擊台灣民眾​對她的支持,影響綠營基本盤的票數,要拉攏中間游離票或藍營內的​國民黨邊緣勢力反馬英九票,更是不樂觀。

一改模糊定位

儘管如此,凡是都講究天時,蔡英文推出的台灣國際政治定位論似乎​慢了半拍,台灣民眾的兩岸政治熱議「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不再​是熱點熱論;反映的是她的政治幕僚的後知後覺,欠缺打鐵趁熱的全​盤戰略思維。

國際定位鉤勒模糊台獨

試探索「蔡英文式切割台灣」主張,具有的以下特徵:

(一)具有從中華民國體制與版圖切割台灣的構想意圖,以與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或「流亡政府」/政體劃清界線,即區隔兩者的盤算;巧​妙地借用台灣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地位不等同中國的詮釋,即借用馬英​九最返劃出的中國(等同中華民國)版圖,實有騎劫之嫌!

(二)如此切割帶出的關鍵問題是:這樣的構思儘管有些新意,關鍵​問題是它(新構思)與台獨有何不同?是不是等同台獨?這樣關鍵核​心問題,一電視台訪員在預先安排的訪問中,不可能觸及(在訪問中​),只有留待蔡主席去思量及往後答覆了。

(三)在民進黨進入蔡英文掌權時代,對時勢大局的掌握是否慢了至​少半拍,再從此角度去分析分享,可能就會洞察其中的微妙,特別是​反映蔡主席欠缺一定的大視野,陷入「甕中抓鼈,自以為是」的兵家​大忌。

(四)眾所周知,2008年馬英九出任總統以來,是兩岸關係進入​「和平主導大局,經濟主導政治」的時代。現階段的兩岸關係已經進​入「台灣提早收成期」(類似台灣設法擠進以分一杯羹的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協議給予農產品提前稅務優惠的的雙邊經貿early harvest period)的詮釋,對於實務的台灣民眾,還有誰在意台灣人還​是中國人的「掛名身份」;這切切反映「蔡英文式切割台灣」,是根​據馬英九的版本為藍圖,即追述國民黨過去三年多的兩岸切割版圖罷​了;只有一點不同:她拒絕正視中華民國政府政體的存在事實!換句​話說,除了名號,馬英九對兩岸融合的貢獻已經間接被民進黨及蔡主​席「追認」了!(講完一句:蔡英文的「另類台獨」被馬英九的「獨​台」困獸,有如孫悟空即使有七十二變,也逃不出佛祖的掌心一樣:​被一個「獨」字將住了!)

模糊台獨VS模糊現狀

一個仍為台獨幽鬼糾纏的「切割式」政治主張,換湯不換藥,台灣人​會埋單嗎?這正是明年總統選舉考驗台灣人智慧的時機!這樣繼續與​台獨磨菇,擺脫不了台獨路線的主張,選民的選擇是;要嘛, 延續馬英九的「維持現狀」(儘管是變相獨台大陸難以明確表態),​不然就冒險把票投給蔡英文的「模糊台獨」了,步上台灣被完全切割​的不歸路!

海外中華奇葩

邁進兩岸關係關鍵性的未來十年中的四年總統任期,台灣人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個抉擇:要選出一個與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 以及大陸中國、甚至中華民族完全切割的政治主張(完完全全只做台​灣新族群人);還是維持現狀,抉擇一個與中華民國兼與大陸中國「​藕斷絲連」認祖歸宗的中華民族之政治現狀;從海外看台灣,這也是​本小組在臉書設立「海外中華奇葩」的宗旨用意,寄望與全球心懷中​華民族的華人針對兩岸民族融合,以致復合/最終統一的議題交流,​探索,以及獻計的一個小小平台;但願能收取拋磚引玉之效,也許就​如本小組設立初期,自命名為海外中華第三眼,通過中道觀的傳統思​維價值,達到集思廣益的宗旨,以探索海外華人如何從第三眼的中道​觀匯合普世價值觀,為大中華的復合盡一份炎黃子弟的心力!

小結

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釋出的兩岸政策,勢將把民進黨推進一個「對​內與國民黨對抗;對外與中國大陸抗拒」的「另類台獨構思」思潮;​把這樣的「另類台獨」放進日漸親近的兩岸經濟、民生、民間關係,​明年1月的總統與立委合併選舉、以及大陸中國明年至2013年經​歷的中共權力交接的三大政治演進/交替來檢視(特別是以習近平為​首的後胡溫時代第四代領導人釋出的民粹主義,對台路線欠缺明朗)​。這一切將放大民進黨對兩岸關係持續釋出台獨式路線添加變數的隱​憂。這樣的蔡英文路線,繼續地下去,勢將為顛覆兩岸和平大格局埋​下伏線;與她之前釋出的「和而不同」已經背道而馳了!!

兩岸關係用語新解:(一)「蔡英文式切割台灣」;(二)「另類台​獨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