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6, 2010

十年大限之六:中華民族還能為中國做些什麼?(下)

海外華人已成長

中華民族中海外華人向來都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孫中山先生起義革命的南洋宣教募捐行是個案例。回顧象徵中華民族積弱成症,淪為「東亞病夫」的 1842鴉片戰爭,自始在這片土地上「兵慌馬亂,水深火熱,民不聊生,離鄉背井」就成了華僑的寫照。一個半世紀後,海外華人在另一片土地「飄洋過海,少壮南來,披荊斬刺,克苦耐勞,開枝散葉,另闢天地」的歷煉累積,在如此苦難中成長的結晶,能夠與大陸的華人比照分享嗎?多年來,這個問題一直盤旋在筆者的腦海裡,久久不能散去。

廣義而說,與土生士長的大陸華人比較,海外華人擁有的四大特色(優勢):

●民主制度:基本上生活在民主制度裡,知道自己的權力,也知道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擁有生命權,私產權與自由權。政黨與政府報是受委托(mandated),政黨與政府是人民的公僕,並非主人,人民才是主人;

●生活受到多元文化環境的薰陶;

●堅持保留,並進一步發揚華族文化在海外社會茁壯成長,守得雲開見月明,在 「異鄉」開出朵朵奇葩:自動自發把華族文化推展到海外,具有全球視野與胸襟特徵的華族文化;

●適應全球化:較早接受全球化,開放與改革(globalization, liberalization &reformation)的洗禮與衝擊,思想與思維,開放自在。

馬來西亞寶貴經驗

就以佔全球海外5千萬約七分之一的馬來西亞華人(約7百萬)為例,即是一個海外華人社會如何在「異鄉」環境中歷經適應,調整,磨合,碰撞,整合,以及再出發的典型案例:馬來西亞華人正在走著「聚同化異」之中道;一方面保有獨特文化個性,反映世界大同的文化多元性的特徵;另一方面以身言教,傳承並散發中華文化的芬芳,勤奮,節儉的儒家美德。

孫中山先生曾多次前來新馬一帶,向華僑華人社會發動募捐,資助中國的革命事業。今天遺留下來的孫中山遺跡仍然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獲得保存。除了筆者來自的檳城(1910年孫中來到檳城,他將南洋同盟會從新加坡遷移至檳城打銅仔街的檳城閱書報社策劃廣州起義,並在於此地召開「庇能會議」),與新加坡比較著名的遺跡外,中山先生在馬來西亞地區鼓吹宣傳革命逗留過的小鎮也有留下不少讓人緬懷的足跡。中山先生與新馬一帶的民主革命的淵源,百年後的今天回顧,確是一段中華民族推動民主淵源的「南洋美史」。可能也因此,前瞻賦予海外華人,特別是南洋華人一個歷史的使命感。

筆者敢於站出來講,馬來西亞華人是全球華人保留及發揚中華文化的佼佼者,我們在苦難中的自強不息,奮發成長,堅貞不渝,在跌跌碰撞中,今天中華文化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開出堅韌的果實,要歸功於傳統與現代的無縫融合。七百萬華人的優秀子弟,幾乎百分之一百接受過基礎母語教育的薰陶,可能馬來西亞華人佔有全球14億中華民族微不足道的比率,然而,華人熱愛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進而在中國以外的自由民主土地發揚光大,融入全球社會的模式,已經是廿一世紀不可多得的中華文化大家庭中一個獨特的個體…回頭再看已是百年身。

●回饋文化祖國

超過百年的文化艱辛成長的親身體驗,促成了海外華人在馬來西亞這個支流,額外珍惜得來不易的文化與語文的遺產。

對於文化祖國的反哺,海外華人難以數典忘祖,簡單的一句「飲水思源」,即讓海外華人摒棄不掉文化臍帶。不敢自詡馬來西亞華人傳承中華文化最優秀,卻敢於自認馬來西亞華人傳承得最傳統。在一個傳統價值受到無情衝擊的,在大陸一度在20世紀初全盤西化呼聲,及之後的文化大革命除四舊的口號下,連同吃人禮教幾乎一併被連根拔起的優良傳統禮儀教化,民俗,倫理價值觀,今天在南洋這片可稱為中國後院的土壤上開枝散葉了。

●難保不開歷史倒車

反觀大陸如果無法建立一個維護宏揚優良傳統的制度,難保法治仍然不彰,在人治潛伏的社會,假借泯滅人性的的利益集團會再次掀起斗跨斗臭的年代不會復返。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欠缺民主體制,令人遠慮與近憂皆具,仍然是對專制揮之不去的隱憂。否則,偉大民族及文藝復興將難以跳脫紙上談兵的宿命,甚至胎死腹中!!一不小心,行差踏錯,被打回內斗排外的年代,凡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慎防!慎防!所謂「有備無患」也。

一個半世紀後,海外華人悵望神州大地,這片正在學習容忍真理存活的土壤(延伸劉亞洲中將的名言:「中国不缺乏真理,但中国缺少容忍真理存在的土壤 !「) ,對自由民主的憧憬可能是海外華人唯一有能力分享,回饋,反哺的「軟實力」,筆者有幸代表海外華人的心聲,不禁要問:「巍巍山河大地,自由民主安在!?

兩岸關係用語新解:(一) 「有備無患」;(二)「巍巍山河大地,自由民主安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