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崇儒家思想並沒有錯,問題是,在這個講究多元性的時代,中國的人文遺產中有諸子百家,另加佛家。雖然星洲日報並未刊登筆者對鄭先生相關文章的迴響。然而,他似乎有參考了筆者提出的異議。至於中國特色的民主如何沒有人能預知未來;關鍵是中國如何”解放思想,解扣人治,建立法治”是中共統治下社會癥結的最大結構性挑戰;這也可能即是鄭和先生文章裡所謂的”不代表中國將永遠停留在一個境界”的絃外之音吧!換言之,中國政府/政黨應對學術,社會的信仰自由,包括政治信仰保持絕對的中立,如此,讓公民社會恢復學術與思想的活力,促進中國邁向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民主的境界,即由一個思想自由的公民社會起步!!!
鄭丁賢‧孔子身上發現中國 | 評論
opinions.sinchew-i.com
山東的定位是儒家之鄉,文化之都;孔子是中國的共同精神領袖,沒有另一人比他更能夠代表中國。
Thursday, November 17, 2011
中共是文明的捍衛者?
中共是文明的捍衛者? 李惠群
拜讀了鄭丁賢10.11.2011的評論“雅格和中國國情”;心中有不吐不快之感。文中提到的數點似乎有商確的餘地:
中共政權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捍衛者嗎?此話怎說?
引述老外學者的如此評估,有媚外之嫌:外國評論比較圓乎?
如果評論所言只限物質文明/文化遺產,這樣形容自1949年接管大陸政權以來的中共政權,異議爭議不大。換句話說,評論只放眼物質與文化遺產的保養與維修,精神文明不在評論範圍;那麼,鄭先生的說詞,的確是有根有據的。
如果精神文明是評論的著眼處,超越物質文明的建設,評論似乎犯上盲人摸象之謬誤,以偏概全。
●建議有關方面上去微博做個問卷吧!看看廣大的大陸民眾怎樣看待中共政權政府是否為“文明捍衛者”,特別是在未來十年勢將左右大陸如何形塑中國未來的後文革年輕一代。因為他們的觀點看法,必將左右中國如何重振文明之路。
小悅悅被撞十八名路人視而不見以致身亡的事件,黑心產品,溝渠油再循環等等,不勝枚舉的社會道德淪亡,人心冷漠,各地官員貪腐,商界不仁,社會不公,官商鉤結的金錢掛帥,人慾橫流的現象,矛頭直指在一黨專政下的黨政不分的中共統治階層以及他們的“朋黨”。這一點已經是昭然若揭了,不必再赘述。這些都再再標誌著文明的優良傳統文化與價值鏈的沈淪。
說白了,這一切都是文明精神淪喪的眾生相,與物質文化遺產的獲得保養與維修,背道而馳。簡直就是軟實力的直空。
根據中國社研院日前發表的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指群體性怨恨心態是當前諸多熱點事件背後的民眾情緒基礎,反映了官民衝突與貧富衝突愈來愈激烈。這種現象反映的是大陸社會普遍上患有文明失落的。有一位時造訪大陸的藝術界朋友,被問及大陸人為何如此功利,冷血,冷漠,他答覆的非常經典:“民眾只是反映領袖行為。領導都這樣,民眾只是有樣學樣。“
把話說在前頭,大陸普遍性的精神文明的失落,持續下去,總有一天,中國刻意保修的物質,歷史古蹟,會否變成一堆堆失去靈魂的廢墟垃圾!?不再具有任何人文意義與價值!?
此話並非危言聽,而是進行式的事實。
鄭和先生的評論,引述馬丁雅格的話,稱中國是個文明邦國,與歐美的民族邦國不同。的確是事實(日本人的歷史觀點說,中國之所以稱為“中原”,即有群雄鹿逐中原的廣義詮釋,即“中國”這個為文明兼地理區域,及歷史的名詞);問題是中國這個文明邦國是建立在悠悠五千年華夏的文明基礎上,與中共自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以來的所作所為沒有瓜葛。還記得香港一位著名作家在評論文明中國時一刀切入,直指“亡”中國者非滿清帝制王朝,而是自1949年即統治中國的中共。此話講得雖然有些過火,不過卻反映一個現象:中共掌權以來對傳統文明與精神的破壞截至鄧小平1978年推動改革開放之前,已經寫入史實。在此無須贅述。
文中另有一點必須清澄:所謂的“愛國人士”,與“大中華主義者”“只要聽到批評中國的聲音,就要氣燄得蹦蹦跳”;這樣的說詞,有“管中觀豹;原地踏步”之嫌。再說,今天即使仍然抱著如此大中華氣燄主義者,已經成長,不再以狹隘詮釋“大中華”。
其實,追根究底,這裡指的“大中華”,英文原文是GREATER CHINA,是一個跨區域,涵蓋大陸,台灣,港澳的中華市場的區域的經濟體的方便總稱,並不具有狹隘民族主義的思想,或大中國的構思;此概念式稱號,隨後被延伸至仍然處於概念的政治體的總稱,也是近年的現象。
鄭先生如此引用大中華的政治涵意,引用的出處;與文中文字表義的“大”有出入,實無民族主義的思想參雜在內。提出這一點旨在說明,大中華主義倡議者,與狹隘大中國思想只有一線之差,可是卻別之千里也。
最後,所謂的“文明與政權掛鉤”亦為含糊的說法。文明如何與一個統治階層組體系織掛鉤,文化文明是屬於整體中華民族的軟實力資產,五千年中華文明其實是一個匯集文明與多民族融為一體的跨民族界線的區域軟資產;退一步說,今天如果沒有一黨專政或中共,中華文明仍然是,歷史學家把中國比擬為一個並非單純的國家,而是類似歐洲的大洲(CONTINENTAL);鑑此,中國並非一個單純的民族邦國,或文明邦國,實為兩者的多元性熔爐體(a combined entity evolved from melting pot of diversity )。
這篇評論最中肯的部份是直指中國以欠缺理論建構,及沒有完整論述的“特色”,“國情”,來推搪展開改革體制之詞,的確讓人們“產生更大的疑惑及批判”。
大膽提出以上的觀點,希望能與鄭先生交流,交流。但願能獲得“星洲日報”採用,以示尊重輿論多元性時代的降臨,民主精神的精髓,維護異議者“說的權力”。
拜讀了鄭丁賢10.11.2011的評論“雅格和中國國情”;心中有不吐不快之感。文中提到的數點似乎有商確的餘地:
中共政權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捍衛者嗎?此話怎說?
引述老外學者的如此評估,有媚外之嫌:外國評論比較圓乎?
如果評論所言只限物質文明/文化遺產,這樣形容自1949年接管大陸政權以來的中共政權,異議爭議不大。換句話說,評論只放眼物質與文化遺產的保養與維修,精神文明不在評論範圍;那麼,鄭先生的說詞,的確是有根有據的。
如果精神文明是評論的著眼處,超越物質文明的建設,評論似乎犯上盲人摸象之謬誤,以偏概全。
●建議有關方面上去微博做個問卷吧!看看廣大的大陸民眾怎樣看待中共政權政府是否為“文明捍衛者”,特別是在未來十年勢將左右大陸如何形塑中國未來的後文革年輕一代。因為他們的觀點看法,必將左右中國如何重振文明之路。
小悅悅被撞十八名路人視而不見以致身亡的事件,黑心產品,溝渠油再循環等等,不勝枚舉的社會道德淪亡,人心冷漠,各地官員貪腐,商界不仁,社會不公,官商鉤結的金錢掛帥,人慾橫流的現象,矛頭直指在一黨專政下的黨政不分的中共統治階層以及他們的“朋黨”。這一點已經是昭然若揭了,不必再赘述。這些都再再標誌著文明的優良傳統文化與價值鏈的沈淪。
說白了,這一切都是文明精神淪喪的眾生相,與物質文化遺產的獲得保養與維修,背道而馳。簡直就是軟實力的直空。
根據中國社研院日前發表的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指群體性怨恨心態是當前諸多熱點事件背後的民眾情緒基礎,反映了官民衝突與貧富衝突愈來愈激烈。這種現象反映的是大陸社會普遍上患有文明失落的。有一位時造訪大陸的藝術界朋友,被問及大陸人為何如此功利,冷血,冷漠,他答覆的非常經典:“民眾只是反映領袖行為。領導都這樣,民眾只是有樣學樣。“
把話說在前頭,大陸普遍性的精神文明的失落,持續下去,總有一天,中國刻意保修的物質,歷史古蹟,會否變成一堆堆失去靈魂的廢墟垃圾!?不再具有任何人文意義與價值!?
此話並非危言聽,而是進行式的事實。
鄭和先生的評論,引述馬丁雅格的話,稱中國是個文明邦國,與歐美的民族邦國不同。的確是事實(日本人的歷史觀點說,中國之所以稱為“中原”,即有群雄鹿逐中原的廣義詮釋,即“中國”這個為文明兼地理區域,及歷史的名詞);問題是中國這個文明邦國是建立在悠悠五千年華夏的文明基礎上,與中共自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以來的所作所為沒有瓜葛。還記得香港一位著名作家在評論文明中國時一刀切入,直指“亡”中國者非滿清帝制王朝,而是自1949年即統治中國的中共。此話講得雖然有些過火,不過卻反映一個現象:中共掌權以來對傳統文明與精神的破壞截至鄧小平1978年推動改革開放之前,已經寫入史實。在此無須贅述。
文中另有一點必須清澄:所謂的“愛國人士”,與“大中華主義者”“只要聽到批評中國的聲音,就要氣燄得蹦蹦跳”;這樣的說詞,有“管中觀豹;原地踏步”之嫌。再說,今天即使仍然抱著如此大中華氣燄主義者,已經成長,不再以狹隘詮釋“大中華”。
其實,追根究底,這裡指的“大中華”,英文原文是GREATER CHINA,是一個跨區域,涵蓋大陸,台灣,港澳的中華市場的區域的經濟體的方便總稱,並不具有狹隘民族主義的思想,或大中國的構思;此概念式稱號,隨後被延伸至仍然處於概念的政治體的總稱,也是近年的現象。
鄭先生如此引用大中華的政治涵意,引用的出處;與文中文字表義的“大”有出入,實無民族主義的思想參雜在內。提出這一點旨在說明,大中華主義倡議者,與狹隘大中國思想只有一線之差,可是卻別之千里也。
最後,所謂的“文明與政權掛鉤”亦為含糊的說法。文明如何與一個統治階層組體系織掛鉤,文化文明是屬於整體中華民族的軟實力資產,五千年中華文明其實是一個匯集文明與多民族融為一體的跨民族界線的區域軟資產;退一步說,今天如果沒有一黨專政或中共,中華文明仍然是,歷史學家把中國比擬為一個並非單純的國家,而是類似歐洲的大洲(CONTINENTAL);鑑此,中國並非一個單純的民族邦國,或文明邦國,實為兩者的多元性熔爐體(a combined entity evolved from melting pot of diversity )。
這篇評論最中肯的部份是直指中國以欠缺理論建構,及沒有完整論述的“特色”,“國情”,來推搪展開改革體制之詞,的確讓人們“產生更大的疑惑及批判”。
大膽提出以上的觀點,希望能與鄭先生交流,交流。但願能獲得“星洲日報”採用,以示尊重輿論多元性時代的降臨,民主精神的精髓,維護異議者“說的權力”。
Subscribe to:
Posts (Atom)